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氯杀螨醇在兰州地区蔬菜土壤中和解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氯钉螨醇在兰州地区蔬菜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动态,并讨论了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肥含量、向生物和光照对降解动态的影响;得出三氯杀螨醇在田间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7、8天,大约需56天可基本降解完 毕。微生物、光对其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肥含一的增加则会减缓降解过程,在耕种灌淤土中的降解速率明显大于淡灰钙土。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了燕麦畏在土壤、麦秆和麦粒中的残留量。样品用异辛烷和异丙醇混合溶剂提取,方法的回收率在82~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  相似文献   

3.
代森锰锌在柑橘橘肉、橘皮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了柑橘橘肉、橘皮及土壤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反应后恒温处理以及代森锰锌工作曲线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消除了由于CS2-代森锰锌的质量转换系数不确定所带来的困难.结果表明,柑橘样品中代森锰锌平均回收率为86.46%~95.82%,变异系数为1.04%~7.69%,最小检出量为1.8×1010g,最低检测浓度为0.025mg/kg.  相似文献   

4.
三氯杀螨醇在“苹果梨”中残留降解动态及安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氯杀螨醇是有机氯农药中的氯代苯类,是专用杀螨剂,不仅对成螨高效,而且对若螨和螨卵有很好的触杀效果,目前在果树上使用较普遍,但在果树上残留降解的动态尚未见报导,本文对该农药的残留降解作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郊蔬菜基地土壤及蔬菜中有机农药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州市郊蔬菜基地土壤及蔬菜中,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对其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采集了镇江地区69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后使用GC(ECD)法测定样品中的BHC和滴滴涕的含量。结果表明,镇江地区土壤中的BHC的检出率不高,但是滴滴涕的检出率比较高;冲积平原的检出率高于林地和滩涂;蔬菜和水稻种植区域的污染比草地、灌木丛和林地严重。  相似文献   

7.
采集兰州西固区土壤样品,采用GC/μECD方法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残留,并分析调查区土壤中OCPs污染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8种OCPs异构体在兰州西固区土壤中的检出率均为100%,总质量比范围在18.34μg/kg~125.34μg/kg之间,平均值为54.84μg/kg;土壤中BCHs和DDTs残留质量比分别为0.742μg/kg~29.3μg/kg和10.9μg/kg~98.6μg/kg。OCPs残留以p,p'-DDT和β-BCH为主。不同采样点土壤样品中OCPs的残留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路边样绿化带样树根土样菜地样。对DDTs与BCHs异构体残留组分分析发现,调查区土壤中残留的BCHs主要源于历史应用,而DDTs源于近期污染。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硅胶柱、氟罗里土柱净化前处理方法对浙江某地区土壤样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分析,并与现行的GB/T 14550-1993浓硫酸净化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柱净化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8%~121%,两种前处理方法所得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表明利用柱净化前处理方法能满足痕量有机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流域土壤中有机氯杀虫剂的残留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4年5月采集了洞庭湖流域45个土壤样品,用AES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笨、滴滴涕(DDTs)、氯丹、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氟和灭蚁灵.结果表明,六氯苯、滴滴涕的检出率为100%,氯丹和灭蚁灵的检出率很低,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未检出.总有机氯杀虫剂残留量平均值216.24μg/k,其中滴滴涕214.7μg/kg,占总OCPs的99.3%,且有些土壤样品中w(DDT)/w(DDE DDD)值较大,说明DDTs曾作为湘江流域的主要杀虫剂在洞庭湖流域土壤中广泛施用过,并且近期内仍然有输入.六氯苯的残留量虽然较低,但其施用范围广泛.总OCPs在棉田中的残留量很高,在茶场土壤中最低,表明棉田土壤曾因为各种原因施用过大量的有机氯杀虫剂,茶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存量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农田土壤中HCH和DDT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6月采集了湖南省农田土壤中的160个样品,采用ASE萃取技术,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六六(HCH)、滴滴涕(DDT)。结果表明:HCH和DDT的检出率为100%,说明湖南省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03和36.26μg/kg,范围分别在0.20~17.89μg/kg和5.05~45.96μg/kg。与国内不同区域的同类研究相比,湖南省农田土壤的有机氯残留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状况有所差异,HCH在水稻土中残留量最高,而DDT在棉花田最高。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典型农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在蔬菜中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贵州省遵义县4个镇典型农业区,研究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特征以及在蔬菜中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由于贵州省重金属本底值普遍较高,遵义县虾子镇、永乐镇、新舟镇和喇叭镇土壤Cd、Hg、As均有超标,Cd的超标率分别为64.3%、31.3%、23.5%和6.3%,Hg的超标率分别为37.5%、11.8%、12.5%和28.6%,As的超标率分别为6.3%、23.5%、31.3%和28.6%;从蔬幕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来看,辣椒、西红柿对于Cd有较强的富集作用,豇豆对As的富集系数略高于其它蔬菜,黄瓜、豇豆对Hg的富集强于对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12.
采集了湖北省武汉、宜昌、襄阳地区的45个菜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检出有机氯农药,但大多数点位的污染物含量均低于相关标准限值,通过数据统计和因子分析法得出p,p’-DDT、p,p’-DDE为主要污染物。计算特征比值后发现,该地区滴滴涕污染可能源于传统工业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的混合源,既有早期污染也有新污染的输入,六六六污染主要源于林丹,氯丹残留主要源于早期污染。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残留的三种有机磷农药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甲胺磷.乐果及甲基—1605残留量。选择甲醇—丙酮混合溶剂为萃取剂,振荡后取未经净化及浓缩的上清液直接进样。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7%,93.4%,92.0%;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1mg/kg,0.005mg/kg,0.005mg/kg。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及橘园土壤中乙撑硫脲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柑橘及橘园土壤中乙撑硫脲残留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5.3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橘园土壤、橘皮、橘肉样品的检出限(以鲜重计)分别为0.006 mg/kg、0.008 mg/kg、0.006 mg/kg,样品测定的RSD≤5.1%,加标回收率为82.9%~92.8%.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1995-1996年首次对黄河兰州段氯化物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监测及在一年中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6个监测断面年均33.3mg/l,枯水期高于丰,平水期,均值46.5mg/l。丰,平水期浓工很接近,分别为27.8mg/l和25.2mg/l,最低断面年均值17mg/l,最高的断面年均值为71.7mg/l。  相似文献   

16.
色谱、光谱及联用技术在多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多农药残留检测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色谱法、光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光谱联用法、多维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及在多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指出多农药残留检测在今后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两种有机氯农药在污水灌溉区蔬菜中的残留及生物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污水灌溉区种植的6种蔬菜中均检测出有机氯农药(OCPs),六六六(HCHs)含量高于滴滴涕(DDTs).6种蔬菜对OCPs在不同程度上有富集作用,蔬菜种类不同,对HCHs、DDTs各异构体的富集能力不同.各类蔬菜均为微污染.  相似文献   

18.
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及短期宏观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城区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及短期宏观预测的研究朱延盛,孙凤安,侯喜福,张英俊(甘肃兰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730000)1.污染变化规律分析三年来各种污染物的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如图1的点划拆线所示。由变化曲线得知,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变化规律,都有这样一些共同...  相似文献   

19.
20.
高密度电法在原位修复土壤过程中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上海市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原地修复进行研究,通过持续监测药剂注入前后电阻率的改变来推断药剂和污染物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药剂扩散的影响半径介于2 m~4 m之间;其影响深度根据注药点和土壤渗透性差异而有所不同,在16 m处注药的影响深度大于监测深度20 m,ERT技术在监控原位注入修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