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2.
3.
策研究,开发多种数学物理模型研究港口水域纳污能力等。参5(怡东)X55 9500376海洋环境中三丁基锡的降解/陈甫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4,2(2)一19~25 环信X一4 综述三丁基锡在海洋环境中降解的研究概况。三丁基锡的降解可分为非生物途径和生物途径,其中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海洋环境中三丁基锡的持久性。海洋中不少藻类、微生物和动物能够通过顺次去丁基和/或非顺次去丁基降解三丁基锡,该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一般为4~19天。表l参88X55 X192 9500374油种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  相似文献   

4.
X55 200500244 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徐宁…(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04,23(2).-20-24 环图X—14 以国内外7个典型海湾为例,分析了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陆源污染物排入及海水养殖业自身污染是近岸海域营养物质输入的主要来源。水体富营养化的不断加剧是  相似文献   

5.
X55 200502767 烷基糖苷对赤潮生物的抑制与灭杀作用的实验/ 龚良玉…(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05,24(1). -1-4 环图X-14 以赤潮生物具齿原甲藻0201-01(Prorocen- trum dentatum 0201-01)和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为材料,研究了烷基糖苷对不同起始密度藻细胞的抑制和灭杀作用。结果表明;烷基糖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这两种赤潮生物的生长有  相似文献   

6.
X5520050329南极海洋食物网底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at the base of the Antarctimarinefood web[刊,英]/Amy L.Chiuchiolo…∥Environ.Sci.&Technol..-2004,38(13).-3551~355国图在2001~2002年南方暖冬和夏季中期,在南极半岛西部的派尔玛长期生态研究(LTER)区域采集的冰海藻类、大量水生浮游生物以及幼年和成年的磷虾,测定了其体内的不同种有机氯农药和溴代联苯醚类(BDE-47、-99和-100)的含量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与使用量最大的有机氯农药六氯苯(HCB)相比,BDEs在冰海藻类体内的含量水平要高100…  相似文献   

7.
x552(X)201586基于水质模型的海湾填海岸线选择/倪晋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l,21(6)一684一688环图X一9 在应用水动力学模型预测海湾余流分布的前提下,讨论了深圳湾北岸填海后污染物迁移规律的一些变化,并采用水质模型分析了海湾的水质变化。根据浓度场的迭加原理,计算了各种岸线方案下海湾可利用的环境容量。通过对不同环境要求的各种岸线方案之比较,给出了协调诸要求的相对较优岸线。图3表2参6本次赤潮为短角弯角藻(Euc田刀piaZc司iacus)赤潮,总生物密度高达1…  相似文献   

8.
X55X132200600228海水中CO的光致生成和生物氧化的研究进展/张永(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005,5(3).-60~64环图X-142综述了海水中CO的光致生成和生物氧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海水中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成分、光学性质、光化学性质、海水中CO光致生成的产量和影响因素、海水中CO生物率常数KCO。指出了当前研究的问题点所在,进而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参38X55200600229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物源/张宗雁(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但为揭示这种现象及在发生漏油后强化这种过程,则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作者在Exxon的油轮在Valdez海上事故之后,由阿拉斯加威廉姆王子湾的有油海滩上得到微生物,对原油的生物降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证明了威廉姆湾中的确存在着许多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原油中不同类型的分子都由这些微生物便之降解;油的降解可能是由氮控制的;肥料对激发强化微生物降解是有效的;文中说明了亲油性肥料InipolEAP22在净化石油中的作用。总之,实验室研究提供了生物救治漏油的重要资料,也为将来处理漏油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图1表2参12(齐玉龙译)X55 9402851石油…  相似文献   

13.
入匀)、200101494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的多元分析/黄秀清…(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一2000,19(4).一1一5环图X一14 就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发生过程(1990年6月9日一15日)的环境因子与赤潮生物量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潮发展与维持期的环境因子呈相似性;赤潮消亡时,水域环境因子向正常水平恢复。相关、变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影响本次赤潮形成的重要因子是气压、水温、盐度、pH、N几一N、PO.’-一P与F…  相似文献   

14.
X55 9403264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要素的结构分析/王寿松(中山大学数学系)…l/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一1994,25(2)一146一151环情P一8 根据1990~1992年期间对大鹏湾所发生的夜光藻赤潮的大量研究资料,从气象、海况、化学、生物等4方面筛选出大鹅湾夜光藻赤潮发生环境的22种基本要素,并利用演绎结构模拟(I SM)方法,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关系,推导出大鹏湾夜光藻赤潮发生要素的整体关联结构图,从6个先后层次_L直观地反映出赤潮发生的全过程,为建立赤潮发生机理的动态数学模型打下基础,且可为研制赤潮预测预报系统提…  相似文献   

15.
X55 9600364用细菌清除近岸海域油污染的研究/李水棋…(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生物毛程进展/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一1995,15(2)一24~17,57环信Q一19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细菌清除近岸海域油污染的有关研究进展。以实事说明目前油污染仍然是海洋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清除海上油污染,生物(主要是利用烃类氧化菌)法可以清除海表面油膜和分解海水中溶解的石油烃。从?0年代起,开展的细菌消除油污染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筛选能够氧化石油烃的细菌菌株,研究加速其消除油污的生态环境条件,通过添加营养盐加速细菌繁殖以提高消油速率。二是通过…  相似文献   

16.
X55 9600962浅海原油净化过程的模拟实验一一分散油的挥发降解过程/王永辰…(青岛海洋大学化学系)//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一1995, 26(4)一389~396环信P一8 于1989年3~7月在青岛海洋大学进行“河口”原油和“东营”原油实验室模拟实验,以了解海上溢油进入海水中的分散(溶解和乳化)油的挥发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分散油的蒸发速率除与原油本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环境温度、水体盐度和水面风速有关。水体中油含量随时间变化可表示为:C二coe一Kv’,温度、盐度和风速增大时,均有助于分散油的挥发,其中风速变化对Kv的影响最大,而盐度变化的影…  相似文献   

17.
X55 9602254中国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概况和溢油应急反应的战略设想/劳辉(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交通环保/交通部水运环保科技信息网一1995,(6)一5~10环信X一95 介绍了中国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概况,包括船舶防污立法情况;中国加入有关国际海洋防污公约情况;中国现有的立法和加入的国际海洋防污公约对船舶防污作出的明确规定;船舶重大油污事故及处理情况;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监督管理情况,港口溢油应急计划情况。叙述了中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的战略设想,包括海运溢油应急反应立法问题,协调和监督管理间题,有关部门职责问题,清除油污组织、油污灾害基金和…  相似文献   

18.
1996,(1)一73~83环信P一30 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数百万吨。石油在海洋环境中有三种存在形式:1.漂浮在海面的油膜;2.溶解分散态,包括溶解和乳化状态;3.凝聚态的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溢油处理及回收技术有:一、物理处理法:1.清污船;2.围油栏邓.吸油材料;4.磁性分离。二、化学处理法:1.浮化分散剂,2.集油剂,3.凝油剂。三、生物处理法。在海上发生溢油后,首先应撒布聚油剂,然后用围栏拦截,再使用机械回收装置。对厚度为。.3~。.05厘米的液态油可用凝油剂使之固化,再用网袋回收。油层厚度在。.05厘米以…  相似文献   

19.
X55 200501500 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及其对养殖生物的影响/ 曹西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25(5).-148-152 环图X-5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DTMA)对东海原甲藻的去除效果及其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并利用该表面活性剂对天然粘土进行了有机改性。实验发现,HDTMA对东海原甲藻有较强的灭杀效果,添加粘土能显著降低HDTMA对对虾幼体的毒性效应。室内模拟实验表明,有机改性土用量为0.03g/L时对东海原甲藻的去除率为100%;对赤潮异弯藻有效抑制时的有机改性土用量为0.09g/L。同时结果显示,在有效去除东海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的剂量下,有机改性土对水体中的对虾幼体的存活没有明显影响,存活宰为100%。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4 -5月在我国东海海域赤潮多发区进行了船基围  相似文献   

20.
X55200502135强电离先进氧化OH·治理赤潮试验/白敏冬(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4,10(5).-626~630环图X-27采用强电场电离H2O、O2方法,在分子层次上加工成高浓度OH·溶液,喷洒在有赤潮生物的海面上,当海水的羟基比值浓度达到0.68mg/L时,致死洛氏角刺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等29种赤潮生物效率达到99.89%,致死细菌、弧菌效率达到100%,致死膝沟藻孢子、多甲藻孢子效率达到100%;赤潮生物叶绿素a含量低于检测方法低限值;剩余OH·分解成H2O、O2;尸体将分解成CO2、H2O和微量无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