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低温下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汐流人工湿地是将湿地按时间序列周期性地充水和排干,使得湿地内部形成好氧-厌氧交替过程,从而实现并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新型人工湿地形式.该研究主要考察了低温条件下(9~13 ℃)潮汐流人工湿地与传统连续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处理的效能差异,以及运行工况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各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 m3/(m2·d)条件下,采用3个周期/d的潮汐流人工湿地,出水ρ(DO)为0.61 mg/L,高于连续流人工湿地的0.22 mg/L;NH4+-N,CODCr及PO43--P的去除率达到48.57%,68.96%及29.02%,分别比连续流人工湿地提高了约30%,20%和20%.同时,通过对各反应器内微生物呼吸作用和脱氢酶活性等的对比研究发现,3个周期/d的潮汐流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具有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浓度较低的特点,提出了厌氧池-两级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对厌氧池-人工湿地的组合、两级人工湿地的选用、环形人工涅地的设计以及湿地设计中相关参数的系统研究,从工艺组合和水力学的角度对厌氧池-两级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厌氧池-两级复合型潜流人工湿地结构设计合理,符合水力学要求,处理效率高,出水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X52 200402758 人工湿地在植物生长停滞期处理农田排灌余水的中试研究/向长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2003,22(6).-681—684 环图X—15 采用中试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人工湿地系统在滇池流域旱季植物生长停滞期对农田排灌余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发现,在植物生长停滞期,植物种类对氮、磷的去除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实验的初期磷存在明显的释放现象;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表面流系统,各种类型湿地系统在这期间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但对氮的去除效率在40%以上,有着比较满意的去除效果,对磷的去除效果在此期间不理想。图8参10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和优点.人工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的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植物吸收、离子交换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重金属废水的高效净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和相对较低的基建投资与处理成本,该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根据人工湿地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有着建设及运营成本低、水质净化效果好等显著优点,在河道水质净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效果不佳,制约了人工湿地在北方的推广应用.通过构建"物化预处理(高效沉淀池)+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工艺模式的多级复合人工湿地(3万t/d),探究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结合冰封保温措施对龙河水质...  相似文献   

6.
黄翔峰  沈捷  闻岳  刘佳  陆丽君  周琪 《环境科学》2010,31(2):338-344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人工湿地2种工艺流程处理油田某联合处理站经隔油、混凝处理的采油废水,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采油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HRT=20 h)好-氧(HRT=10 h人)-工湿地(HRT=2 d)与水解酸化(HRT=20 h人)-工湿地(HRT=4 d),2种工艺的出水水质都能达到COD≤80 mg/L、NH+4-N≤15 mg/L.GC-MS分析结果表明,水解酸化能显著改善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好氧及人工湿地对含苯环类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评估混合种植人工湿地中植物组成的变化规律,以及物种竞争对湿地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湿地净化功能的影响特性,基于芦苇、香蒲混合种植的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实验,开展了连续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种植人工湿地中,芦苇从进水端开始侵蚀香蒲生态位,芦苇的生长密度和生物量在5年后分别达到了香蒲的11.5和6.1倍,但香蒲...  相似文献   

8.
X751.03200600414Fenton试剂降解选矿废水中残余黄药/徐劲…(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环保/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2005,25(2).-125~127环图X-32X751.03200600415为处理矿区废水建造的人工湿地中污染物(Zn,Pb,Fe和S)的积累和归宿=Accumulationandfate ofcontaminants(Zn,Pb,FeandS)insubstratesofwet landsconstructedfortreatingminewastewater[刊,英]/AislingD.O’sullivan…∥Water,AirSoilPollut..-2004,157(1/4).-345~364国图分析了在爱尔兰一个运转的铅-锌矿场(塔拉矿山)上建造的湿地处理的物质中五年…  相似文献   

9.
基于LCA的稻秸合成甲醇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年产5万t甲醇的稻秸气化合成甲醇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环境-经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稻秸合成甲醇系统的环境影响成本是284.99元/t(以甲醇计),且主要集中在生产转化过程和下游甲醇燃料消费2个单元阶段.在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中,温室效应是生命周期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由于稻秸固碳作用产生的环境成本是-152.79元/t,生产上游温室效应影响负荷为负、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每t稻秸甲醇的真实成本比煤基甲醇低76.84元.  相似文献   

10.
铁矿酸性排水的人工湿地处理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在排放酸性重金属废水的铁矿排土场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面积130m~2,废水流量0.5m~3/h,经过两个月的运行测试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能有效地处理酸水.酸水pH值由2.6升高到6.1;铜离子由25.79×10~(-6)减少到0.099×10~(-6),去除率为99.7%;铁离子由36.50×10~(-6)降到0.031×10~(-6),去除率为99.8%;锰离子从393.6×10~(-6)降低到107.20×10~(-6),去除率为70.9%.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北方大规模人工湿地在冬季对TCS(三氯生)的去除效果,在山东省境内4个典型的大规模人工湿地(即武河人工湿地、大沙河人工湿地、新薛河人工湿地和洸府河人工湿地)内于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1月)进行取样,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工湿地进出水中ρ(TCS),并分析不同湿地对TCS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TCS在4个人工湿地系统进出水中均有检出,由于各人工湿地系统均承接当地污水处理厂尾水,冬季进水中ρ(TCS)偏高,为(800.81±83.37)~(1 151.00±47.13) ng/L,并以武河人工湿地为最高. 虽然人工湿地对TCS的去除率达22.44%~78.82%,但经由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TCS残留,经由人工湿地出水进入下游水体的TCS日释放量仍较高,其中洸府河人工湿地出水中高达92.60 g. 因此,冬季各人工湿地对TCS的去除效果在低温影响下有所降低,并且对下游水体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现状,识别降本减碳协同效应并开展系统优化分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碳足迹和经济成本.结果表明,1GWh容量的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分别为-2.33×107kgCO2eq和-33613.15万元.结合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二维指标开展减碳效率评估和情景分析发现,相对于现实系统,汽车生产商主导的优化情景减碳效率较低,提高梯次利用比例的优化情景具有最优减碳效率.通过提高梯次利用比例和采用先进资源化技术均能够显著提升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减碳效率.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产出水的人工湿地构建与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煤层气田产出水排放所存在的环境隐患,在山西省沁水盆地建立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比产出水经该系统处理前后的水质,研究人工湿地系统对煤层气产出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产出水中污染物发挥了较为稳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可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其中,人工湿地对于产出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悬浮物去除率达99.13%,重金属去除率达90%以上;对产出水的pH值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使出水水质趋于中性。研究人工湿地系统的沿程水质变化,发现悬浮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阶梯式人工湿地,湿地系统对全盐量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该湿地系统由于处理成本低廉,可为野外处理类似高盐度的采矿废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人工调控措施,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总体处理效率和针对性指标的处理能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湿地系统中对微生物人工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调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质量浓度的NH3-N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内的去除过程进行考察,并且对比分析了去除率和硝化强度,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ρ(NH3-N)及植物种植等因素对人工湿地中AOB(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5d的情况下,模拟低污染水ρ(NH3-N)分别为0.6~0.7和4.5~5.0mg/L时,芦苇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1.9%和62.2%. 较高的ρ(NH3-N)和种植芦苇有利于提高湿地硝化强度和AOB群落多样性. 系统运行50d时,处理高ρ(NH3-N)和低ρ(NH3-N)低污染水的芦苇湿地的硝化强度分别为0.164和0.103mg/(kg·h);AOB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系统运行90d时)分别为2.32和1.75. 处理高ρ(NH3-N)的低污染水时,空白湿地和芦苇湿地的硝化强度分别为0.082和0.164mg/(kg·h);AOB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系统运行90d时)从1.95增至2.32.   相似文献   

16.
X710.31 200500425 热带气候下的两个试验性综合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农业废水=Treatment of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in two experimental combined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in a tropical climate[刊,英]/S.Kantawanichkul…//Water Sci.Tech..-2003,48(5).-199~205 国图X712.05 X720.5 200500426 几种农林废弃物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王树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中基质的种类和填充方式会影响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丰度,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通过在温室内构建空白-人工湿地(CW0)、铁矿石-人工湿地(CW1)、生物炭-人工湿地(CW2)和铁矿石+生物炭-人工湿地(CW3)这4组湿地,研究不同填料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和温室气体排放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8.
处理低污染水的复合人工湿地脱氮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人工湿地处理低污染水的脱氮过程,以洱海流域邓北桥湿地为例,采用水质分析、细菌数量分析与硝化/反硝化强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低污染河水过程中的氮转化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在氧化塘-表流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中,ρ(NH3-N)和ρ(TN)呈逐级降低的趋势,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53.24%和48.21%. 氧化塘和表流湿地的硝化强度显著高于潜流湿地,二级表流湿地中硝酸菌数量和表层硝化强度均为各工艺单元中最高的,分别为93.00×105g-1和8.42×102mg/(m3·h);潜流湿地中ρ(DO)较低,其反硝化作用强度为各单元最高的,其中表层反硝化强度为32.70×102mg/(m3·h),深层反硝化强度为32.09×102mg/(m3·h). 该复合型人工湿地中反硝化的主要单元为潜流湿地.   相似文献   

19.
潮汐流-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潮汐流-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的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构建了潮汐流-潜流湿地组合实验装置对人工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采用PCR-DGGE技术对组合工艺实验装置中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植物(香蒲)的人工湿地组合NH_4~+-N、NO_3~--N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70.22%、28.42%和38.30%,未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组合NH_4~+-N、NO_3~--N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55.15%、65.26%和61.70%.两组湿地内优势微生物种类共有44种,潮汐流单元微生物种类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小,系统内多为好氧微生物.潜流人工湿地单元微生物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上层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中下层以缺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种植植物可以提高湿地系统中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潮汐流-潜流组合工艺在系统内实现了硝化-反硝化的组合,比一般的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TN去除率提高了20%~30%.  相似文献   

20.
风车草和香蒲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磷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风车草和香蒲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差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风车草湿地为例, 对养殖水体中总磷(TP)、颗粒态磷(PP)、溶解态正磷酸盐(DIP)、溶解态有机磷(DO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92%和43%,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 风车草湿地处理系统对TP 和DIP 的去除率显著(P<0.05)高于香蒲湿地.而对于DOP 的去除效果,香蒲湿地处理系统要明显(P<0.05)优于风车草湿地系统.在运行80d 后,风车草人工湿地出水DOP 浓度要高于进水浓度,表明该湿地系统出现DOP 净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