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教授最近撰文,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能源资源与布局我国经勘探证实的煤储量为9363亿吨,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其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储量的84%集中在中国北部。石油资源量为614~9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60万亿立方米。但探明可采储量较少,分别为32.6亿吨及1.127万亿立方米。此外,我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可供开发。水能资源丰富,预计全国经济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为2.9亿千瓦,大部分集中于西南地区.据估计,我国铀资源可以满足40…  相似文献   

2.
陕北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选择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是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农业的粗放型经营、能源无序和掠夺式开发是陕北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强化制度建设是充分发挥陕北地区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形成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增长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是我国北疆的绿色屏障,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草场保护与草地资源利用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几年我区的过度放牧和养殖,使草地面积退化,而且草地建设严重滞后。我区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和水资源,但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水资源和草地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如何充分认识与利用资源空间有机组成,充分利用生态承载力,实现生存与生态良性发展,则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要结合我区的风、水、土、草等资源的分布条件,探讨我区走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颜昊 《陕西环境》2002,9(5):12-16
西部大开发,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切入点,以生态环境建设来带动大开发,是促进西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生态环境脆弱是西部地区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落后,其中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是一项重要的因素。生态环境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和落脚点。西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着内部、外部条件的制约,一是贫困人口多,低素质人口比重大;二是自然…  相似文献   

6.
樊杰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4):349-356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7.
常琪  梁文忠 《陕西环境》2000,7(1):11-12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讲话;预示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将给我区的开放开发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榆林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近20年的改革发展也将成为我们在西部地区大开发中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内在有利条件。然而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基本区情,也将是我区未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7月22日,省检察院与省环保局、发改委、监察厅、公安厅、国土资源厅等十一个主管部门举行联席会议,通报了近期河北省检察机关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情况,并下发了《关于在查处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以促进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政管理,加强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9.
绿色文档     
广西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1月1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强调:人口、资源、环境是关系经济、社会的大问题,不仅对长远发展有影响,对目前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曹伯纯说,一定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要求,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整顿矿山资源开发秩序,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继续抓好天然林和…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的资源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近年来,在其社会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的同时,区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体化特征。同时,长三角作为1个资源能源高需求并主要依赖区外供给的地区,其资源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研究分析区域发展趋势与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方面,探讨长三角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并提出解决长三角区域环境问题的一些基本对策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及其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论文在分析系统构成、系统特征尺度和系统功能实现多势效性的基础上,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构建了包含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运行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地区为对象,开展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为本地区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水平的决策,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内蒙古作为以资源型开发为主要工业结构的自治区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为了使内蒙古自治区借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机会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到2009年间环境质量。通过综合得分分析得出内蒙古环境质量逐年好转,而且环境质量整体优化速率逐年加快,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大气污染和工业污染是在不同领域影响自治区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主要归因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结构以资源能源型为主、沙尘天气频繁出现以及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所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沙地区是广州城市空间“南拓”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南沙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南沙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详细分析了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为南沙开发建设中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外点滴     
国外点滴地球上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国的一个环境保护组织“全球资源保护”进行的调查表明,地球上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是南美洲和澳大利亚,那里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未被开发。在欧洲,只剩下16%的陆地面积尚未被开发,多位于欧洲北部苔原地区。在南亚和东南亚,未...  相似文献   

15.
表征丹东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由资源、环境、经济三部分组成的丹东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EEDB),它的提出既考虑了该区域资源经济结构特点,又考虑了生态环境功能退化的现状,体现指标的科学性,可获得性、可操作性与简洁性,还探讨了该指标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看我国西部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严惩,且运离目前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从这一点上看,与当初美国西部开发有许多相近处。我们可以吸取美国当初的教训,少走弯路,在开发我国西部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问题严重。文章分析探讨了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分析新疆现行的能源矿产资源补偿机制、其补偿作用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新疆建立能源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建立和完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益补偿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新疆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央对新疆的开发建设十分重视,明确表示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因此,我们新疆人,特别是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保护环境工作的环保工作者来讲,更是倍受鼓舞。兴奋之余,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推动自治区经济的大发展,尽快改变新疆经济欠发达地区面貌的过程中,努力改善我区的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在大开发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的思路与模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黄河三角洲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沙资源与海洋资源。经过近20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诸如土壤盐碱化加重、植被生态系统成逆向演化、海岸蚀退、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对以往资源开发“外延式”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适度开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建设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和链式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讨了水土资源、能源等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占地球表面对%的海洋是未来的能源、资源宝库,重点讨论了通过海洋勘探来认识海洋,寻找海洋中的丰富资源和能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