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蜜酒精废水厌氧可生化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球形反应器对糖蜜酒精废水进行厌氧可生化性研究.实验持续了40 d,CODcr从38 652 mg·L-1下降到6 094 mg·L-1,总去除率达84.23%.说明糖蜜酒精废水的厌氧可生化性较好;硫酸盐浓度由最初的3 860 mg·L-1下降到470 mg·L-1,去除率为87.82%.同时,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高峰期比其硫酸盐延迟了2~4 d,说明可以通过控制运行反应条件和参数,对该废水采用两相厌氧处理工艺,在产酸相提前去除大部分的硫酸盐,减弱高浓度硫酸盐对厌氧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印染废水为主的城镇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差。为提高该类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HUSB反应器对环太湖城镇的实际混合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GC-MS等手段对废水中的有机组分在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表征,评价了废水可生化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废水B/C值从0.251提升至0.423,废水中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含有不饱和键的芳香类及环烃化合物含量有所下降,说明该类废水经过HUSB反应器处理后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生物处理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废水处理系统,传统上这类处理系统一直是基于经验数据进行设计和运转控制的。近年来,为了建立更为合理的生物处理系统设计和操作方法,各国有关研究人员对于生物处理系统中的生化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反映这一动力学过程变化规律的基本生化动力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5.
壳聚糖在活性污泥中的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对象,研究了壳聚糖溶液的COD和BOD5分别随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变化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作用.由壳聚糖溶液的BOD5/COD及其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步得出壳聚糖在活性污泥中是不可生化的. 相似文献
6.
制药废水的厌氧生化性评价及UASB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山东某一药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首先采用间歇式实验对山东某一制药厂各主要车间生产废水及综合废水进行厌氧可生化性评价。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两级中温UASB,以某一时期排放的厂区综合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缩短HRT,考察在COD容积负荷的逐步升高下,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变化。进水COD稀释至10 000 mg/L左右,p H维持在6.8到7.1。在单级UASB最大工程设计容积负荷6 g COD/(L·d)的条件下,经过两级UASB的串联处理,总COD的去除率能达73.5%,出水COD能基本稳定在2 600 mg/L。在这个系统运行时期,产气稳定,出水p H值稳定在7.4到8.0之间,VFA在500 mg/L以下。实验结果表明,两级UASB处理该制药厂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生物氧化法处理废水(简称“生化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种处理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节省,效果较好,所以目前更加广泛采用。本文试图对生化处理的各种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权衡它们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利弊,以供选择方案时作参考。生化处理方法种类繁多但基本类型可分为三大类,一为自然氧化法;二为生物滤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印染厂废水处理的概况,并就该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调试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和调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选矿废水中低浓度黄药和金属离子共存的工程实际,采用摇床振荡培养法,利用对黄药有降解性能的菌群,研究了共代谢基质、氮源、碳氮比及金属离子(Fe3+、Zn2+和Pb2+)对菌群降解黄药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共代谢基质化学结构不同,其对降解的促进作用依次是:多糖 > 二糖 > 单糖;氮源中氯化铵和尿素的促进作用较其他氮源(酵母膏、硝酸钠、亚硝酸钠)好;高碳氮比有利于黄药的降解。0~20 mg/L的Fe3+可促进微生物对黄药的降解;10 mg/L的Zn2+对黄药降解有促进作用,20 mg/L时影响不显著,在浓度为30~50 mg/L的范围内表现出抑制作用;4 mg/L的Pb2+已经对黄药的生物降解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水氧化法改善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难生化有机污染物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或羟基萘磺酸的高浓度水溶液(4777-28244mg/L),经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其可生化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和羟基萘磺酸处理前的BOD5/CODcr,分别为8.4%、1.56%、1.56%和2.73%。经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它们的BOD5/CODcr可分别达到23.2%、55.1%、50.2%和38.8%。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COD去除率的上升,可生化性越来越好。这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不仅可以用来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也可以用于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为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经济有效地处理山东某一化工厂的3,4,5- 三甲氧基苯甲醛生产废水,首先采用间歇式实验对车间生产废水进行厌氧可生化性评价。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单级中温UASB,用二沉池的污泥为接种污泥,保持水力停留时间(HRT)不变,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的方式,考察在COD容积负荷(OLR) 从 1.0 g ·(L·d)-1 逐步升高至 10.0 g·(L·d)-1的情况下,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变化。在140 d的连续实验过程中发现,最优的OLR在 6.0 g ·(L·d)-1(进水COD 6 000 mg·L-1 左右),COD去除率能稳定在60.3%,出水pH 值稳定在7.4 到8.0之间,VFA 在500 mg·L-1左右。实验结果表明,UASB处理该制药厂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对含己内酰胺综合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锦纶帘子布的聚合工序中,产生含有高浓度己内酰胺单体及其低聚物的有机废水,采取对其单独厌氧预处理,提高可生化性后,与生活污水混合,再进行A^1/O生化处理,达到了良好的除碳和脱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福平废水的絮凝和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福平生产的废水COD高达6万,用PFS、C-PAM脱稳,密集网捕式絮凝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7%,BOD5/CODcr从0.19上升到0.32,絮凝前后水质和色谱分析表明,絮凝后5种有机物去除效率均在22%以上,使生化处理成为可能,进生化池废水经稀释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9天后,COD从1.5万降至COD〈300mg/L,达到治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