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工程》2012,30(6)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2012,(Z2):594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5.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6.国内外工业环保技术信息(最新的发明创造或新建工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会讯、展讯的报道。二、对稿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程》2012,30(5):149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5.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6.国内外工业环保技术信息(最新的发明创造或新建工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会讯、展讯的报道。二、对稿件的要求1.格式可参照本刊。一般包括题目、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2013,(2):52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环保工作是从“三废”处理起步的,所以说工业污染防治是个老话题。20年来,环保工作的绝大部分力量也是放在工业污染防治上。防治工业污染一直是环境管理的焦点。回首20年,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成绩是显著的。不但在控制污染上,而且在为此而进行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的建设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但是,环境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总体上我国环境的大走势仍在趋向恶化。其直接原因,一是工业污染不断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2011,29(4):130-130
《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欧盟工业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欧盟关于工业污染防治政策的新发展进行了综述。最佳可获得技术、综合污染防治以及可持续能源等政策是目前欧盟环境委员会及其成员国环境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文中根据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现状,借鉴欧盟工业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创工业污染防治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是11年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总结.他认为,11年来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这表现在: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日趋成熟;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队伍逐步扩大;工业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加强了工业污染源监测,摸清了工业污染底数;工业污染发展趋势有所控制.他说,工业污染防治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宏观调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根本手段;采用先进技术,结合技术改造,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求得自身发展、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工业污染的必经之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企业行为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是控制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解局长指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污染十分严重;二是有些地区、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存在;三是老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多数不畅通,治理资金数量不足;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过度缓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欧盟关于工业污染防治政策的新发展进行了综述。最佳可获得技术、综合污染防治以及可持续能源等政策是目前欧盟环境委员会及其成员国环境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文中根据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现状 ,借鉴欧盟工业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上海市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根据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的精神,提出了进一步防治工业污染的具体措施。通过更新观念、转变战略,严格控制重点工业污染源,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强以经济手段防治污染,发展环保科技研究和环保产业,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等途径,将工业污染防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X3 9402053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创工业污染防治新局面/解振华(国家环保局)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4,13(l)一2一13 环情X一100 文章总结了我国11年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加强宏观调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根木手段;采用先进技术、结合技术改造,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工业污染的必经之路;运用经济手段控制企业行为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是控制工业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工业污…  相似文献   

15.
当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确立了今后我国工业污染防治要大力拓展“清洁生产”途径的“新座标”后,摆在广大环保科研人员面前的便是一个紧迫命题——怎样适应工业污染防治新形势,研究和开发出累累“清洁生产”科研成果。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环保科研的注意力,大都放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末端处理”上,即针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污染物,研究和开发出诸多治理工艺和技术,推广应用到污染点源治理中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为深入的探讨了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投资方向及投资结构。结论是环保投资应向环保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工业污染防治等方向倾斜;投资应以水、气污染治理为主,其他污染治理为辅。  相似文献   

17.
荣获“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十佳企业”称号的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庞庄煤矿,积极拓展开采、洗选。处理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防治新途径,通过“中间转化”和综合治理,变废为宝,不仅使全矿73个污染源(点)基本得到控制,而且还获得经济效益6419.56万元,是投入的5.2倍。最近,该矿被评为省、市级环保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莫秀蓉 《环境》1994,(4):14-15
近年来国家推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笔者经过五年的实践认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对防治工业污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排污许可证在工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目的是防治工业污染,而防治工业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施排污许可证  相似文献   

19.
一、中心概况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依托上海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平台,主要从事环保技术研发,环保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同时,还承担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物理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的科研任务。中心目前设综合办公室和水、大气、物理、公用配套、污染治理设施运营5个专业部,现有在册人员39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46%,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7人。中心现有咨询、环保、公用设备(给排水、电气,暖通)、结构、建造师等注册的执业资格工程师23人。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确定了工业污染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这是工业系统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战略转移,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对此,环保工作须在思想观念上和工作方法上都要作出相应的转变,要把过去那种只重视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扩大到对生产全过程的关注,探讨如何防止和减少物料的流失,控制污染物质的产生于生产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