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氯化浸出钯后,浸渣中的银以氯化银状态存在,用铁粉置换使氯化银转变成金属银,经过滤,洗涤后用硝酸浸出,氯化钠沉银,然后还原得银粉。  相似文献   

2.
每升COD废液中加入1N HCl溶液35ml,可将其中95%的Ag~+以AgCl沉淀形式回收,以Fe-HCl体系还原AgCl为金属银,得到纯度为99%的银粉,回收率95%以上。回收的银粉可再用于COD测定,降低COD试验费用约70%。  相似文献   

3.
银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用途十分广泛。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从工业废料回收的银的数量越来越多。再生银已成为工业用银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传统的回收工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回收工作的需要。因此,寻找新的银回收途径和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十分瞩目的课题。回收银的传统工艺是采用硝酸造液,除杂后以盐酸沉淀,生成的氯化银用还原铁粉还原出银粉。这中间需要控制一定的酸度。由于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因此还原完毕后,还需要将银粉以盐酸煮沸数次,反复洗涤除铁后,才能制备成较纯净的银粉(含银在99%左右)。若需制备高纯银还要将银粉…  相似文献   

4.
用硫化钠从废定影液中以硫化银的形式回收银,高温灼烧硫化银得纯银,再制备成硝酸银。硝酸银纯度达99.5%,银回收率为93%。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作者在文献中论述了COD分析用硫酸银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可以降低分析费用,节约贵金属,防止环境污染,同时介绍了国外近几年开展研究情况。本文试验在COD废溶液中加入NaCl或HCl溶液,以AgCl沉淀形式回收废液中的Ag~+,再用Zn-H_2SO_4、Zn-NaCl和Fe-HCl还原体系转化AgCl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监测水体悬浮有机物的数量,文章采用密封法测定COD,研究了池塘水体悬浮物及固体干物质样品的COD值与燃烧热值及灼烧减重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池塘水体悬浮物及固体干物质样品的COD值与燃烧热值及灼烧减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池塘水体悬浮物的COD值与燃烧热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回归方程为,燃烧热值(J/L)=12.34COD(mg/L)+329.9。给定燃烧热值与有机碳的量以及与有机物量之间的换算系数,就可以推算出池塘悬浮有机物的数量。研究提出了一种池塘水体悬浮有机物的间接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以硅藻土及颗粒硅藻土作为吸附剂处理油田采出水生化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一级硅藻土及硅藻精土对COD的最佳吸附时间均为60 min;一级硅藻土对COD的去除率约为29.3%,最佳投加量为300 mg/L;硅藻精土对COD的去除率为40.6%,最佳投加量为200 mg/L。经1 000~1 200℃灼烧所得颗粒硅藻土对COD有较强的吸附效果,经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可达到一级A标准。颗粒硅藻土饱和后经500~600℃灼烧2 h可实现有效再生,在同样进水条件下出水可达一级B标准。颗粒硅藻土对难降解有机物质吸附性能良好,装置出水中丙酮、二氯甲烷、甲苯、正十一烷、四氯化碳、苯等含量均小于1μg/L。  相似文献   

8.
研究从COD测定的废液中回收银的工艺.在废液中分离出氯化银,经洗涤后加锌置换,还原为银.该工艺简便易行,原材料普通易得.适用于实验室及工业生产的应用.回收银的纯度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
试验了微波消解法测定废水中COD的方法,讨论了消解时间、Ag2SO4的用量、氯离子的干扰和混酸介质配比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用该法测COD时的最佳试验条件。该方法测定的废水COD值与回流法测得结果吻合,具用精密度较高、操作费用低、消解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总有机碳(TOC)相对于化学需氧量(COD)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而且TOC测定仪操作简单,数据准确,用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有利于实现监测仪器化、自动化。通过对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COD与TOC监测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理论值范围方程,为地表水的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1.
SBR法处理化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序批式生化反应器(SBR)作为高浓度化工废水的中心处理单元,采用中和预处理-SBR生化处理-沉淀过滤后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了一组SBR反应器的运行参数,通过近2a的现场运行表明,该工艺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除COD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2.
CMFC连续微滤装置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应用试验,在试验中分别研究了运行压力和反冲间隔时间与膜通量关系,不同的混凝剂对处理后的出水COD、NH3-N以及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0.12~0.15MPa,反冲洗间隔为18min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吨水能耗仅为0.45kW·h/m3。此时对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5.71%、40.26%和94.49%,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浊度均明显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该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用于污水回用具有较高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哈希DR2500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COD的分析性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用哈希DR2500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COD,操作简单,方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文章从消解液量程,空白以及比色方向这三方面对其分析性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提高仪器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办法。结果表明。在正确掌握了其分析性能的基础上,用DR2500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COD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一种新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可以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及甲烷的产生。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加装了活性炭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气情况及COD,pH值、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趋势。试验证明添加活性炭做载体的反应器不仅有助于垃圾降解及渗滤液中COD。浓度的降低,而且填埋气中甲烷含量也较高;但是简单的两相型反应器却不利于甲烷气体的产生和CODCr的降解,这是由于其水解速度慢,水解反应时间长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联合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确定最佳的混凝和氧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一阶段中,确定PAC为最优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10 mL/L,PAC和助凝剂PAM投加量配比为2∶2,pH=7,温度为35℃时COD去除率最高;Fenton氧化阶段中,Fe2+/H2O2为2∶5时,COD去除率最高;在混凝二阶段中,PAC和PAM投加量均为70 mL/L时,COD去除效果最好。该处理方法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有效降低废水的COD、SS和色度,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最后产生的SS可以作为淀粉蛋白回收,为后续产品生产所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去除率高、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电镀废水膜法回用后浓水达标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电镀废水经物化预处理--反渗透回收处理后的膜浓废水作为对象,将微电解--芬顿破反应处理方法作为破络合反应,对重金属、COD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pH4,双氧水加药量3‰,反应时间60 min,是比较好的破络合反应条件;经破络处理后的废水中,进行pH调节后,投加硫化钠浓度50 mg/L,重金属捕捉剂10 mg/L可以将反渗透膜浓水中较低浓度的重金属及COD处理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底泥预处理对磷等温吸附特征及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校园河流底泥为材料,研究了通过不同预处理对有机质去除后,底泥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以及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的转化.结果表明,对底泥曝气预处理强化了底泥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Smax)达到714.3mg/kg.不同底泥灼烧后,最大吸附量为天然底泥的1.64~2.25倍,且明显高于未灼烧底泥.对底泥曝气与对水曝气预处理使易被生物利用态磷向难被生物利用态磷转化,易被生物利用态磷较预处理前分别减少了7.02%和0.23%,而空白试验底泥的易被生物利用态磷则增加了4.85%.底泥灼烧后,SMT法不适合分析磷的赋存形态.底泥预处理后,酸性或碱性均促进了磷的释放.底泥灼烧后,在pH5~6条件下,磷的释放量低于未灼烧底泥.  相似文献   

18.
废水中总氮测定的预处理一般采用经典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消解,其缺点是消解时间较长、操作较为繁锁。经多次试验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可以用COD消解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和微波炉代替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消解。在保证测量准确性和精度的前提下,可以节约时间、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HBCOD-Ⅰ型在线分析仪的概况,对大庆石化公司污水进行在线监测分析并与化学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在线分析试剂消耗少,操作方便,可以快速连续自动完成COD分析,能够实现COD的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中的C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改用小样本恒温箱加热,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的 COD,与标准重铬酸钾法,库仑法比较,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水、电,及同时分析批量样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