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土地资产经营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6年上海市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土地发展中心后,全国各大城市已纷纷效仿它的成功经验。截止2001年8月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大小不同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669家。实践证明,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在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障城市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成绩卓著。然而,实践过程中,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的运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引进公司制度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合理运营城市土地资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借鉴会计学复式记账核算的优点,在国际资源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需求,提出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的复式记账体系和报表编制框架。研究认为,基于复式记账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和报表编制要以“摸清家底、反映自然资源负债、提供土地资源审计和绩效考核信息”为目标,明确区、县级自然资源局为土地资源资产受托管理和进行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与报表编制的核算单位。在界定土地资源资产、负债和权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资产属性变化的核算内容和每次土地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化必须遵循占补平衡的基本原则,进行过程核算。以YC县土地资源资产变化为例,对土地资源资产变化进行了基于复式记账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与报表编制实证研究,确定核算的事项类型和特征及其借贷核算流程,编制出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同时进行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的报表编制,结果表明:YC县土地资源资产实物量1485 km^2,2018年末价值量5639874.22万元、经济权益5271874.22万元、生态权益367991.6万元,土地资源负债8.40万元,通过土地资源资产用途调整,土地资源资产价值量增加21319.42万元,但在调整过程中,形成了土地资源负债0.07 km^2(8.4万元),在以后土地整治中需要增加园地。  相似文献   

3.
资源权益维护协调了矿产与"山水林田湖"的资源组合匹配关系,关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涉及资源认知、形成、勘查、开发、配置、使用、储存、保护、综合利用和恢复治理等生态循环过程,权益价值测度十分必要。铁矿资源权益价值由铁矿资源地质勘查投入、绝对收益和级差收益三部分构成。地质勘查投入具有特殊性,为价值形成提供前置条件;绝对收益由资源稀缺性和所有权垄断形成;级差收益由铁矿资源所有权价值和不同禀赋条件的资源价值组成。本文依据铁矿资源属性、特性以及勘查开发规律,充分考量铁矿资源禀赋、开采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因素,构建铁矿资源权益价值测度模型,并提出持续关注铁矿资源权益价值形成与分配、建立规范铁矿资源权益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构建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和加强铁矿地质勘查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物期权在流域生态补偿机会成本测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核心问题之一,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中机会成本的测算是个难题。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的专用性,以及自然资源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导致生态补偿额中机会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有的机会成本测算方法中没有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金融学中的实物期权理论给出了使投资者考虑未来不确定因素,把握投资机会价值,使项目价值最大化的方法。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中的二项式实物期权模型,考虑由于流域生态环境效益价值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机会成本实物期权测算模型。以新安江流域为例,重点考虑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效益中渔业效益与旅游效益未来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测算了机会成本价值,并与已有的实证调查法与对比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如果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完全可逆性,那么就不会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正是由于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显著的不可逆性,沉淀成本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需要考虑期权价值对生态环境资源定价的影响,从而发现资源定价的根本原则在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中需要包括期权价值,特别是资源消耗导致未来资源消耗的减少.否则,由于期权价值没有进入生态环境资源价格里,很容易造成过度或掠夺开采生态资源.因此,合理的生态环境资源定价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补偿机制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也是市场完善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机制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旅游实践发展的需要,提出“旅游资源资本化”--一种新的以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性、所有性和收益性。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将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一起投入到旅游开发活动中,进行市场化的开发、经营、运作和管理,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旅游资源实现价值增值,而旅游资源的所有者也从中获得经营收益。深入探讨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本的内部机制、外部条件、实现途径、方法模式等问题,指出旅游资源资本化有利于拓宽旅游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管理的水平,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源和环境的存在价值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与环境的存在价值为独立与人们对资源的现期使用的价值。在资源,环境的代际问题中,存在价值会成为重要的决策参数。本文对存在价值的同予以分陈、归纳,并以反映其特点的结构进行表述;其次对存在价值与其它类别的价值尤其是期权价值,准期作出区分。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分析和解释,研究了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开发收益分享的含义、制度安排以及相关利益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研究认为,外大陆架沿海国应善意履行缴纳费用或实物的义务,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制定公平分享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开发收益的标准和指导外大陆架沿海国履行义务的指南。中国在国内层面应进行立法和政策设计,为履行相关国际义务做好准备;在国际层面,应积极参与相关谈判,利用发展中国家和地理不利国身份,分享应有的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开发收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在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的背景下,揭示土地发展权受限的数量及其价值,对于完善中国空间治理体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尤其是区域差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北省为"生态资源优势区"代表性省份,首先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各生产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中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以及土地资源在两部门的边际收益,揭示土地发展权受限的客观现实和成因;然后基于缩小湖北省与"经济发展优势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同情景,测度2009—2018年湖北因处于生态资源优势区而使土地发展权受限的数量与价值。结果显示:(1)土地要素投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2009—2018年,湖北省非农部门经济增长仍依赖土地要素投入,且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难以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2)高额的机会成本是土地资源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重要潜在驱动力。2009—2018年,湖北省非农部门的土地边际收益是农业部门的17.03~44.14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规划管制的存在导致了土地发展权受限。(3)规划管制背景下,对受限的土地发展权进行补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10%~100%的不同情景下,2009—2018年湖北省土地发展权受限数量处于0.53×104~5.35×104hm2之间,对应的价值量占同时期"经济发展优势区"总GDP的比重较低,为0.02%~0.19%。基于此,应开展土地发展权受限补偿的制度建设,从土地发展权产权确认和利益分配机制改革两方面量化和落实土地发展权,并以对土地发展权的底线补偿情景为起点逐步提高土地发展权补偿水平,直至实现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加快使农地资源价值显化问题凸现出来,但在现行的政策与制度框架内,农地价格严重扭曲,不能完全表达农地的真正价值。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农地资源能合理配置并达到可持续利用,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农地价值核算体系与农地价格体系,并对现行扭曲的农地价格进行矫正。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利用边际成本定价的方法探讨体现农地真正价值的农地完全价格,并通过这一价格将农地的资源价值纳入整个绿色GDP核算体系中,这也是本文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之一。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choice of computing formulas (estimators) for estimating average concentration ratios and other ratio-type measures of radionuclide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 transfers between ecosystem component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ree commonly used estimators (arithmetic mean of ratios, geometric mean of ratios, and the ratio of means) are obtained when the multivariat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is assumed. These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explain why these estimators will not in general give the same estimate of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ratio. They illustrate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discrepancies depends on the magnitude of measurement biases, and on the variance and correlations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measurement errors. This paper also reports on a computer simulation study that compares the accuracy of eight computing formulas for estimating a ratio relationship that is constant over time and/or space. Statistical models appropriate for both controlled spiking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al field studies for either normal or lognormal distributions are considere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either type of study the geometric mean is generally preferred if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applies. However, the geometric mean has the disadvantage that its expected value depends on n,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taken. Ricker's estimator, R?rt, appears to perform worse than the other estimators studied when the observations are lognormal. All eight estimators appear to be equally accurate for the controlled spiking study when data are normally distributed. For observational field studies when data are normally distributed the ratio of means or slight modifications thereof are preferred to other estimators investigated. Before one chooses a computing formula for estimating a concentration ratio, thought should be given to what target value needs to be estimated to satisfy study objectives, and to whether the normal or lognormal distribution is a more realistic model. The geometric mean performs well for lognormal distributions, but comparison of geometric means or of a geometric mean with environmental limits can be misleading if n is small. The arithmetic mean of ratios is a conservative choice in that it will always give a larger estimate than will the geometric mean. It may also be severely biased when data are lognormal and the variances of measurement errors are large. The ratio of the means is a reasonable choice if the distribution is normal. The median of the observed ratios, R?md, is useful estimate since it is easily obtained and has an easily understood interpretation as the point above which and below which 50% of the observed ratios lie. Also, it is appropriate no matter w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bserved ratios may be. Confidence limits on the median are also easily obtained. Finally, while this paper emphasizes applications in radionuclide research, our results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since many contaminants have approximately lognormal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总结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当前人口食物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现实生产能力 ,同时为预测芜湖市 2 0 0 0、2 0 0 5、2 0 10年人口数量、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及粮食单产发展趋势而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系统 GM(1,1)模型 ,通过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其精度 ;并结合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四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最后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粮食单产与质量及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为芜湖市建立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现行耕地征收补偿仅对耕地的农业经济价值以及部分就业保障价值进行补偿,忽视了耕地的其他价值,导致了耕地征收中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产生.因此,合理制定耕地征收补偿标准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耕地资源具有十分熏要的意义.论文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角度出发,将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构成分解为农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三部分,并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替代法和支付意愿法对他们进行量化测算,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农民将比现行征地补偿多获得6.6倍的补偿金,而且由于新的征地补偿能有效将耕地的外部性价值如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等内部化,清除了耕地征收中的市场失灵,更有利于耕地资源非农化配置效率提高.此外,由于新的征收补偿标准远低于现行的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因此,该标准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社会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多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评价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是有效进行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以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为例,以区域自然与人为因子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构建多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单元耕地、园地和林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适宜度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繁昌县59.38%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能进行开发,能够开发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后备土地资源为387.03hm2;(2)繁昌县生境环境较为良好,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较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评价中后备土地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值最大值为0.966 5。其中,耕地适宜性最高,林地次之,园地最低;(3)多宜性评价表明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中耕地适宜性面积最大,林地次之,园地最小;(4)限制繁昌县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因子主要为:排水条件、pH值、障碍层深度。为改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境条件,今后应重视土地质量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其适合开发利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概念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制度创新,但其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源类别未能达成共识,对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界定不清晰,价值核算还不准确等。此外,其编制工作也进展缓慢。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理论和方法都尚不成熟,需要重新诠释概念,并引入新的核算方法,使其中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更加清晰,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可以另辟蹊径,借鉴生态足迹的思想,从三方面做出改进:第一,将资源类别界定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能源矿产和非能源矿产七类,以避免重复核算问题。第二,进一步明确土地和矿产两类资源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含义,可以引入生态足迹方法,用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衡量土地资产、土地权益和土地(过载)负债,使得土地过载负债的核算成为可能,且在土地权益核算时能够同时考虑土地面积和质量;可以用已消耗的矿产资源衡量环境负债,以避免环境负债价值的系统性偏误问题。第三,可以将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以估算土地的资产、权益和负债价值,以避免土地价值估算的系统性偏误问题;可以用改进的市场价格法核算矿产或环境的三种价值,避免环境负债价值核算的随意性。引入生态足迹方法可以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更加清晰易懂,并使得资源的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方法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可信。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围绕土地“三位一体”管理理念,强化土地利用生态管理是当今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综合思路,研究湖滨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镇为实证研究区,通过构建数理量化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2005~2015年间研究区湖滨土地利用状况,并差别化探讨了湖滨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多样化系数和均衡度在时序上变幅较小,在空间上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但总体上处于均衡状态。(2)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体为波动上升趋势,以2012年为拐点,安全状态由较安全向安全阶段转变,总体呈较安全状态。(3)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主要受种植结构优化合理度、人口密度、地均牲畜量、水环境污染负荷、水土流失占比、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的影响,其中人口密度与预期方向相反,种植结构优化合理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余的综合净效应为负。(4)针对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生态安全保护需求与区域发展趋势,差别化地提出退耕还湖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复合农业与生态种植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与教育体验发展模式三类湖滨土地利用模式。综上提出了加强湖滨水土资源保护、优化湖滨农业结构布局和规范湖滨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土地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度及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韩国工业化在加速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整个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耕地减少与GDP、工业化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不同的:土地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在工业化加速阶段的相对弹性影响度系数很强,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影响度则比以前明显减弱;即使到了工业化后期.如果不能继续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而过分强调平抑地价.降低土地供给成本.那么农地资源消耗速度仍将持续走高,不会自动进入农地资源消耗的平稳期。虽然不同国家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结论和启示。对我国强化土地管理.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地区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对于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地区粮食生产任务促进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系统的核算方法.本文根据虚拟水和虚拟土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构建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真实存在且可以量化,黄淮海地区各省市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存在差异,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省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总量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并提出了建立粮食安全补贴完善粮食安全价值实现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