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生物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天津大港油田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为菌源,原油为唯一碳源,采用限制性底物大剂量冲击驯化方式,共驯化、筛选分离出四株对原油有一定降解能力的优势微生物,初步认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此优势菌株为始发菌株,聚乙烯醇为载体,采用包埋法进行微生物固定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固定化后微生物的活性相对稳定,可以认为聚乙烯醇是一种比较好的包埋载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种有机磷杀虫剂(杀螟松、甲基1605、乐果)废水生物处理模拟试验和微生物呼吸耗氧特性试验,表明三者均可被微生物降解;三者对未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驯化培养后的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有机磷杀虫剂的浓度,pH值,菌种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微生物菌群的生态演替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都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降解苯酚废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驯化微生物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研究,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菌种投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废水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浓度大于500mg/L时开始表现出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浓度高于700mg/L以后微生物降解效果不理想;当苯酚浓度为500mg/L时,微生物接种量大于400mg/L可获得最大降解速率;适量添加葡萄糖可促进微生物对苯酚的降解,但浓度超过0.2g/L以后由于底物竞争会对苯酚的降解形成抑制;生物降解苯酚的适宜pH值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5~6.5和30~35℃.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液相曝气方式驯化培养污水厂活性污泥,获得具有降解甲硫醇能力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同时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床去除甲硫醇恶臭气体的工艺过程。液相曝气培养研究表明:降解甲硫醇的微生物菌群适宜的pH值为5.2~9.0,最佳pH条件为弱碱性。已驯化微生物的离心浓缩回收率为71.2%,颗粒填充床生物脱臭塔运行实验表明:在空塔停留时间不大于13s,对低浓度甲硫醇气体(〈12.9m  相似文献   

5.
好氧颗粒污泥法降解苯胺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控温摇床上采用好氧振荡的方法,在含有苯胺和硝基苯混合废水处理厂的好氧污泥中,驯化降解苯胺的混合微生物.在驯化过程中发现混合微生物逐渐形成了颗粒污泥,采用此颗粒污泥(混合微生物)进行苯胺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微生物在以苯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降解苯胺的能力,且最适宜的温度为28℃,最佳的pH值为7.0,当苯胺的起始浓度为600mg/L时,此条件下在18h内被完全降解,混合微生物降解苯胺的速度达到33.6mg/(L·h).  相似文献   

6.
利用驯化筛选的苯胺优势降解菌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anthropi)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内处理含苯胺废水,以自行研制的纤维颗粒为载体,研究了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苯胺降解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反应器抗废水浓度负荷冲击的能力并考察了反应器对含苯胺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4d内微生物开始附着纤维载体生长,反应器经过30d驯化启动即进入稳定状态;对废水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由此证明了优势菌种与生物流化床结合处理毒性难降解苯胺废水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温环境下,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活性会受到抑制,处理污染物效能低的问题,在反应器中投加甜菜碱来增强微生物活性的方法,进行甜菜碱对低温下MFC处理硝酸盐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对培养驯化完成的MFC投加甜菜碱时,MFC对进水中的COD和NO-3的处理效果增强,最佳投加量为0.7 mmol/L,此时与未投加甜菜碱的反应器相比,COD的降解率增加了18.1%,对NO-3的降解率提高了41.2%。  相似文献   

8.
厌氧污泥降解氯酚的驯化及其在驯化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种厌氧污泥经4种氯酚的实验室半连续投料驯化试验的结果表明,通过氯酚的驯化可以明显地提高厌氧污泥对氯酚的降解活性和降解速率,消除利用氯酚的滞后期;驯化污泥降解活性的高低与原污泥的活性、菌群类型及氯酚的种类等因素有关;添加微生物易利用有机物,有利于获得高效降解氯酚的驯化污泥;并提出了氯酚在厌氧污泥驯化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聚烃基烷酸转化对强化生物除磷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刘燕  行智强  陈银广  周琪 《环境科学》2006,27(6):1103-1106
通过丙酸和乙酸C-mol比为0.5和2的合成废水驯化微生物的SBR反应器(SBR1和SBR2)批式实验,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烃基丁酸(PHB)和聚烃基戊酸(PHV)的转化对磷吸收/释放及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磷的释放/吸收和去除率与PHB和PHV的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0).回归系数表明,特定废水驯化的污泥,磷的吸收和释放主要受PHB转化的影响,但磷的去除率却主要依赖于PHV的合成与降解;对于不同比例丙酸/乙酸废水驯化污泥,SBR2比SBR1污泥的PHB合成和降解能力增强,PHV合成和降解能力减小,生物除磷效果平均增加16.69%.因此,进水丙酸/乙酸比例及驯化影响聚磷微生物的PHB/PHV转化量,进而影响对磷的吸收/释放和除磷效果,PHB与PHV的转化量应作为生物除磷系统的关键调控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10.
乐果对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已成为不少国家评价农药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该文就乐果对土壤中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乐果对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的影响较大,中性磷酸酶受影响小些;脱氢酶的变化趋势虽与酸性磷酸酶相仿,而受影响程度更大些;乐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总之,乐果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恢复较快,这有利于乐果在土壤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11.
张超杰  周琪  陈玲  袁园  余慧 《环境科学》2006,27(9):1841-1845
利用活性污泥法考察了间氟苯酚的好氧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100 mg/L间氟苯酚经16 h降解,溶液中基本检测不到间氟苯酚,有机氟原子几乎全部降解为无机氟离子.间氟苯酚可以用作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间氟苯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色质联机技术研究了间氟苯酚的好氧生物降解途径,研究表明间氟苯酚首先羟基化生成中间产物氟邻苯二酚,羟基化中间产物通过邻位途经裂解开环,然后环化脱氟.  相似文献   

12.
中央空调系统中微生物控制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央空调系统中微生物新的控制方法。在控制中央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源头的基础上,再通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来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微生物加以控制.新的控制技术能较好地控制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既保护了管道系统又净化了室内空气。  相似文献   

13.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降解硝基苯的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电站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10,31(1):147-152
采用三角瓶在摇床上好氧振荡的方法,用硝基苯(nitrobenzene,NB)废水处理厂的好氧污泥驯化培养能够降解NB的混合菌群,发现在此培养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形成颗粒化(颗粒污泥),采用此颗粒污泥(混合菌群)进行降解NB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菌群在以NB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情况下降解NB的效果最好,该混合菌群降解NB时最适宜的温度为28℃,能够适宜于pH 9.0以下的弱碱性环境,且最佳的pH值为7.0,当NB的起始浓度为600 mg.L-1时,混合菌群适应期较短,在6 h以下,混合菌群在24 h内能够完全降解NB,降解速率最大,达到28.8 mg.(L.h)-1,由此表明,好氧颗粒污泥法用于含硝基苯类化工废水的处理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慎义勇  米永红  韦朝海 《环境工程》2007,25(2):30-32,38
利用筛选的3种微生物,在初步研究其对某些化合物降解能力的基础上,考察其降解油制气废水过程中一般因素如温度、pH值、供氧条件、废水浓度以及营养因素如磷源、碳源对微生物降解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各菌种可在自然环境条件范围内,保持对废水CODCr降解效果的稳定性。葡萄糖、乙醇的加入,可将各菌种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6.9%~26.5%、17.6%~25.6%。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对装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微生物作为自然环境中的组成物质,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和分布;而装备在运输、存储和服役的各个阶段,都与这些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微生物与装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接触。一般情况下,各类微生物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侵蚀破坏装备及材料。介绍了微生物对装备及其构件材料的影响现状,着重阐述了微生物对装备及材料的腐蚀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苯并噻吩脱硫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对二苯并噻吩(DBT)进行高效脱硫的微生物菌种,初步鉴定为红串红球菌USTB-03(RhodococcuserythropolisUSTB-03).该菌种可以按特异性脱硫途径(简称4S途径)将DBT转化为2-羟基联苯(2HBP)和亚硫酸作为最终脱硫产物.在葡萄糖、甘油和乙醇分别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时,葡萄糖是支持该菌生长和提高其脱硫比活性的较好碳源,使培养出的微生物对DBT的脱硫比活性达到了68.63mmol2HBP/(kg·h).该菌株还可以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进行脱硫.  相似文献   

17.
含酚废水光催化降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主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灯为光源,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对苯二酚光催化降解。建立了简单的符合拟一级的动力学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其他因素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TiO2的用量以及酸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氯代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8种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年取的未驯化污泥对所选氯代芳香化合物表现出抑制作用,氯苯,邻二氯苯,间二氯苯驯化污泥,除对二氯苯外,其驯化产生微生物均能有效降解或诱导降解所选基质,但对二氯苯仍难于降解,对二氯苯驯化的污泥可有效降解所选全部有机物,且其降解速率常数相应大于其他污泥的耗氧速率常数,在这几种驯化污泥中,对二氯苯驯化污泥对所选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碳源类型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氧化亚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源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释放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试验以不同碳源(葡萄糖、乙酸钠和淀粉)条件下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源类型对于N2O释放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N2O释放主要发生在好氧段,且释放总量受碳源影响,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反应器产生的N2O最多,释放速率最大,其次为葡萄糖,淀粉最少,N2O转化率分别为7...  相似文献   

20.
铝絮凝剂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铝絮凝剂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影响 ,结果表明 ,在投加量较高时 ,游离态的Al3+对活性污泥的影响高于聚合态的铝。随着絮凝剂与活性污泥接触时间的增长 ,抑制作用增大。但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提高 ,微生物的耐受力有所增强 ,即活性污泥对铝絮凝剂有一定的适应性。二次暴露实验的结果还表明 ,铝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是非急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