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活性炭吸附——生物膜法的出现利用微生物膜处理废水的方法有洒滴滤池、浸填式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曝气和管式接触氧化法等,这些方法是依靠增大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处理效率。一般情况下,生物膜在固定的载体上吸附、生长,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氧化分解有机物。虽然普通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但只能作为二级处理方法。于是,有关人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物过滤系统铵态氮转化速率及生物膜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模拟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和挂帘式生物滴滤池两类生物过滤系统的6种不同填料反应器,对比分析了各反应器的填料挂膜效果、铵态氮转化速率和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与MBBR相比,挂帘式生物滴滤池挂膜速度快且生物量较多,其中碳纤维挂帘式生物滴滤池的脱膜后生物膜重最大,为45.97 g·m-2,8 h NH+4-N去除率(86.76%)高于其他反应器(61.96%~78.76%),并且NO-2-N累积少,16 h时NO-2-N浓度在0.5 mg·L~(-1)以下.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过滤系统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生物膜内的细菌、真核微生物群落构成有明显区别,无论是细菌还是真核微生物,挂帘式生物滴滤池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MBBR,但MBBR的细菌群落物种集中度更高.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及放线菌中的Nakamurella属在两类反应器的生物膜中均占优势,腐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在挂帘式生物滴滤池更多,而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更倾向于在MBBR中富集.在真核微生物属水平相对丰度上,挂帘式生物滴滤池中小杆目中的Rhabditida norank占明显优势,而MBBR中绿藻纲中的Chlorophyceae norank占明显优势.以上研究结果为挂帘式生物滴滤池在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综述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介绍其特性、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挥发性有机和无机物及臭味,可在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器和生物滴滤池中,经吸收或吸附和生物分解而有效地去除。其应用范围可扩大到较高浓度和流量,并可扩大可降解化合物的范围,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可使疏水性挥发物的处理更有效。因此,生物控制技术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将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商滤池法处理废气动力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物料平衡和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式,以丙酮,甲苯为处理对象提出了生物滴滤池处理废气气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2S和NH3的研究:生物相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作为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生物相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滴滤池中形成了由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生物过滤池中真菌为优势微生物.生物滴滤池的下层优势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球形芽孢杆菌等细菌,中层主要为梨形四膜虫属和肾形虫属,上层主要为钟虫和舟形藻属;生物过滤池优势菌种主要是聚多曲霉菌种.据对复合生物滤池的生物相机理探讨推论,生物滴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生物链的分级捕食和沸石的吸附-生物再生机理;生物过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真菌降解.因此,通过控制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复合生物滤池能高效地同时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   相似文献   

6.
合成洗涤剂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探讨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含合成洗涤剂废水的技术,求得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法能有效地处理含合成洗涤剂废水,在适当条件厂,CODcr去除率可达到80%~87%,CODcr容积负荷为35~5.gkg/m3·d。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化学凝聚组合工艺,可使CODcr去除率提高到92%~96%。  相似文献   

7.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NH3和H2S混合恶臭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复合生物滤池处理NH3和H2S酸碱混合气体,其中复合生物滤池由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组成.研究表明:在气体流量为0.9~1.4 m3/h,气体质量浓度为15 mg/m3,营养液喷淋量为4.56 L/h时,出气NH3和H2S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除臭效果好.研究还表明:复合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差别较大,在生物滴滤池内生长的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钟虫等细菌,而在生物过滤池内生长的微生物则为白曲霉菌、葡萄球菌等真菌.   相似文献   

8.
港口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回用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功 《交通环保》1999,20(5):14-16
系统地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反应特征,去除机理,及其在港口污水中水回用处理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膜-生物接触氧化法用于港口污水处理,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少,去除效率高等特点。经预处理后的港口污水再行由膜-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后可直接用作回用水。  相似文献   

9.
填料生物滴滤池处理餐厨废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生化处理餐厨废水的优缺点,采用生物滴滤池工艺处理相对较低污染的餐厨废水,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实验通过研究滴滤池内不同填料,考察了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中试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并稳定运行后,该生物滴滤池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5%、80%、60%和50%,结果表明了不同填料的生物滴滤池均能有效降解餐厨废水,且以松枝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韩沛  张少倩 《环境工程》1999,17(3):22-24
接触氧化法处理印刷胶片生产废水,实际处理效率只有设计效率的50%左右。通过可生化性验证、生化实验对比研究,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该废水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度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步提高有机负荷和盐浓度的方法,驯化出耐高浓度盐的微生物,试验表明:当水产品加工废水中的CI-浓度小于10 000 mg/L时,完全可采用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来处理,一段生物接触氧化的容积负荷可达3.0kgCOD/m3.d,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的容积负荷可达1.2 kgCOD/m3.d,此法抗冲击、耐盐度、无污泥膨胀,而且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80%、75%。  相似文献   

12.
生物滴滤池是一种古老的水处理装置.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厂节能降耗的大力提倡.该技术被重新得到重视和研究.在此就生物滴滤池的技术的原理,基本构成和研究现状等方面作简单综述,并针对生物滴滤池在处理污水和臭气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意见并指出这种组合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反应特征、去除机理,及其在港口污水中水回用处理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膜生物接触氧化法用于港口污水处理,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少、去除效率高等特点。经预处理后的港口污水再行由膜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后可直接用作回用水。  相似文献   

14.
有机农药精喹禾灵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度大,是当前废水治理中的难题之一。本工艺采用酸析气浮+分步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方法综合处理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硫酸酸析后经气浮去除部分有机物,剩余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可通过两段厌氧生物降解。最后再经好氧生物处理,使出水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富集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行动态挂膜试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填料上SS以及VSS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厌氧—好氧—吸附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偶氮染料废水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该类废水对驯化性污泥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废水经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处理,可去除50%-60%的COD,处理系统内形成颗粒污泥,BOD5/COD增加到0.42厌氧出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法,可去除60%COD,再经吸附,出水COD可降至150mg/L以下,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以阶梯环和鲍尔环为填料的生物滴滤池对含低浓度二甲苯废气的处理效果、过程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为20~30℃,进气中二甲苯浓度200~800mg/m3,容积负荷6.2~24.7mg/L·h,停留时间117s,投配液量40L/h,生物滴滤池对二甲苯的去除效率在74%~100%。负荷、停留时间和进气浓度是影响二甲苯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其反应器内的动力学研究较少。在调查某印染厂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内建立了该印染厂废水生化处理工艺的模拟系统。选取合理的动力学模型后,通过改变整个生化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负荷,研究了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微生物浓度、进出水基质浓度、微生物比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单位面积填料基质去除速率、饱和基质浓度时单位面积填料最大基质去除速率、接触氧化反应器内进出口的基质浓度、不可生物降解物质的浓度、饱和常数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验数据,确定并计算了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最终得到了厌氧水解反应器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内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9.
朱粮  孙玉琴 《交通环保》1995,16(3):10-16
本文上海远洋船舶修理厂污水治理工程中,对该厂污水由油污水、生活污水、化学清洗污水组成的综合污水,进行污染源调查和确定,多种处理工艺方案的试验和比较,最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综合治理的工艺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主要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三废排放标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完全适用于船厂综合污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原位生物反应带技术在污染场地修复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原位生物反应带的修复效果直接受注入试剂与污染物接触效率的影响。应用GMS 6.0软件分别模拟研究了质量缩放因子(SFM)和体积缩放因子(SFv)对接触效率(Ev)的影响。结果显示,Ev与SFM和SFv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当SFM>2.0时,SFM对Ev的影响较小;当SFv>1.5时,Ev的增加幅度降低,乳化油迁移性能下降。由此可见,研究质量缩放因子和体积缩放因子对接触效率的影响对原位生物反应带修复工程的设计、运行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