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燃煤锅炉硫氧化物的来源及特点煤中的硫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硫包括黄铁矿硫和硫酸盐硫,有机硫包括硫醇和硫醚。燃烧时大部分硫与氧化合生成SO_2随烟气排出。在高温条件下,当有氧存在时,其中一部分SO_2转化为SO_3,SO_3占SO_x的比例仅有0.5%~5%,排入大气中  相似文献   

2.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测定了家用蜂窝煤炉烟尘及燃煤电厂飞灰上存在的硫的化学状态,鉴别有SO_3、SO_4~-、SO_2和SO_3~-几种不同的硫化合物,讨论了燃烧条件对硫的化学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柠檬酸钠法回收制硫尾气中 SO_2工艺是国内外较新的脱硫技术,我国已于1984年建成第一套工业化装置,目前已有数套装置在硫酸厂建成。此法可处理尾气中 SO_2含量范围为0.3%~12%,回收率一般为96%~99%,当尾气中 SO_2含量大于5%时,吸收率可达99%以上。通过对此法回收硫回收装置尾气中 SO_2制液体 SO_2可行性及其优缺点的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尾气治理工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威尔曼-劳德(Wellman—Lord)烟气脱硫(FGD)系统是将烟道中的低浓度SO_2转化成硫酸、元素硫或液SO_2的回收法烟道气脱硫系统。虽然由使用化石燃料的电站和大型动力锅炉排放出的SO_2是大气中SO_2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地每年向大气人为排放的SO_2高达1.46亿吨,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3%左右,但它们在烟气中的浓度一般都很低,通常只占烟气总量的0.2~0.4%(体积百分比),最高不会超过1.0%。以采用硫含量4%的煤为燃料的500MW燃煤发电装置为例,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硫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燃煤中硫的燃烧氧化机理,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统计和分析,计算出硫的转化率,从而导出烟尘和SO_2排放因子.提出了一个简捷、可靠、科学的硫平衡计算方法.此研究成果在我国北方燃煤锅炉集中地区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邱泰等人在美国第8届烟道气脱硫会议(1983)上发表的论文指出,在多段混合炉的火焰区中喷入Ca(OH)_2或CaCO_3可直接脱除SO_2。试验表明:CaCO_3对硫的亲合力较Ca(OH)_2低,活性Ca(OH)_2对烟道气中的高浓度SO_2有较高的脱硫能力;如往火焰较外层用空气喷入上述添加剂,可得到最好的脱硫效果。对高硫燃料硫的脱除更有效。对SO_2含量为2385、1810和7712mg/m~3的燃煤  相似文献   

7.
徐正中 《环境工程》1992,10(5):15-20
通过煤中硫在燃烧过程排放率的实验研究,得出硫排放率与飞灰中钙镁铝铁含量的加权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建立了燃煤硫排放系数与灰中碱性物含量的关系式及图表,对确定煤燃烧所引起的SO_2污染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硫磺回收工艺虽然硫的转化率和收率得到不断提高,但终究不能将原料酸性气中H_2S 全部转化成元素硫并且得到回收。例如一般采用掺合法的两级转化器的硫磺回收装置硫收率为90~94.0%;采用间接加热的两级转化器的硫收率为93~96.9%三级转化器的硫收率为95~97.8%,所以尾气中必然存在 H_2S、SO_2等有害气体,一般硫化物浓度约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国内炼厂硫回收装置的处理量,随着催化裂化掺炼渣油,来用加氢精制过程的增加而加大,有的硫回收装置单套处理量可达年产硫磺7500吨左右。在采用合成氧化铝催化剂等措施后,硫的收率可达93%左右,即每小时尾气排放的总硫量还有65·6公斤,相当于SO_2 131·2公斤。不少装置尾气烟囱高度只有60米,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     
一、概述齐鲁30万吨乙烯装置有两台超高压蒸汽燃油锅炉和一台燃油蒸汽过热炉。正常生产运行中,这三台锅炉燃烧的燃料油含硫为1.2—1.6%(wt)每小时平均耗油量约为29吨,产生400000m~3的烟气,其中SO_2的含量可达0.1%(体积)。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在乙烯装置引进时,从国外引进了一套年产1.6万吨硫铵的SO_2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11.
大同市二氧化硫污染特征与环境容量核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同市是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再加之不利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形成比较严重的结构型大气污染,特别是市区SO2污染十分突出。针对大同市大气SO2污染的特殊性,采用修正的高斯模型,分别计算该市SO2总量控制区的现状和规划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市总量控制区SO2环境容量不及该目标区域现状(2000年)排放量的一半,而规划环境容量则是现状环境容量的约1.5倍。因此,大同市的SO2污染防治应采取源排放削减,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力优化布局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利用北京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北京市城近郊区近20年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SO2、降尘、B[a]P浓度显著下降,而NOx、CO浓度和O3超标情况显著上升,空气污染处于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年内变化显示,采暖期污染比非采暖期严重,尤其SO2在采暖期浓度是非采暖期的5.7倍.从空间分布上看,TSP、降尘、O3表现为近郊区污染重于城区;SO2、NOx、CO表现为城区污染重于近郊区.空气污染源增加的压力与环境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北京市近20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的清洁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等对保护环境空气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能源重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环境整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不同风速出现频率条件下的箱式扩散模型对龙门能源重工业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计算,SO2的环境容量为21097.72ta,TSP的环境容量为63293.15ta。运用资料收集法和成果参照法分别统计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量和计算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量,SO2为13728.79ta,TSP为68555.97ta。小风及静风条件下SO2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71.2%,TSP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108.1%;大风条件下SO2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30.1%,TSP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109.6%。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污染情况有所不同。SO2主要是有组织排放,其容量相对剩余量为7368.93ta。TSP已经超容量,大风条件下,煤堆起尘、裸露地面扬尘是主要的污染源;小风条件下,大气污染由无组织扬尘和有组织排放共同作用。针对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大气环境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华北区域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9,他引:47  
通过对华北地区城市间大气污染监测资料分析发现,城市之间存在着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和输送问题,大气污染是一个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治理和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需要考虑周边地区影响,并实施综合性的污染控制和治理对策。使用二维欧拉统计模式,以SO2,SO42-,PM10为模拟对象,模拟其远距离输送和沉降过程。对2002年的区域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模拟区域包括了所要研究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区。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式计算结果的检验显示,二者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 55。对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北京大气环境中20%的PM10及23%左右的SO2都是来自北京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以燃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工,商业大城市,大气污染以煤烟污染为主,燃煤排放的烟尘达到19.8万t/a,SO2为39.6万t/a;市区的燃煤密度相当高,在市区135个街道地区的燃煤密度>2.0万t/km^2·a,占26%。为此,本文提出在实施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措施,制定燃煤污染防治和定量管理目标考核方法,修订烟尘污染管理方法,并建议制定《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煤炭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煤炭城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染、大气污染、生物资源损害以及噪声污染.从而从城市规划,管理,科学技术研究等角度分别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燃煤烟气脱硫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燃煤脱硫采用钠碱吸收与石灰再生在经济上最有优势,但一直停留在理论可行的阶段。对该工艺进行应用性研究,确定了反应条件、脱硫效率、吸收终点和再生效果等。  相似文献   

18.
焦作煤矿区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煤矿区在其开发建设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焦作煤矿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矿区大气环境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其中以TSP、降尘污染较为严重;矿区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破坏显著;同时,矿区土地沉降、固体废弃物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问题,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最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气东输工程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效应研究是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的新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其实施同时也有助于减少东部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利用较成熟的中国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评价模型(AIM-LOCAL/China模型),从用气项目的SO2和CO2排放的常规情景(BAU)和利用天然气后的情景(NGS)两方面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在用气项目的范围内,NGS情景下的SO2排放相比BAU情景明显减少,同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也大幅减少.2003-2020年,累计可以减排约312×104 t SO2和3 475×104 t CO2,分别比BAU情景减排40.5%和17.9%.从4个用气部门来看,不论是SO2还是CO2,电力部门用气项目的减排量都占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煤炭矿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和探讨煤炭矿区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本文以山西省阳泉矿区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选用CALPUFF模型模拟了2013年阳泉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分析污染物超标原因并优化了污染源布局,最后对远期规划实施后不同布局下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CALPUFF模型可应用于煤炭矿区大气环境质量模拟,矿区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研究区内的PM10和N02浓度均达国家二级标准,但是部分地区的SO2浓度超标.通过优化布局可有效提高环境质量,使得现状及远期规划实施完成后的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均稳定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