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研究世界大洋(包括洋、海、河口)化学污染的生态学后果和研究防止化学污染对地球生态学影响的措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苏联的研究表明: ——石油和有机氯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污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具有全球性; ——这些物质在大洋中改变了海洋表面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随着海洋船舶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石油及其产品的大量运输和由此产生的油轮事故的不断发生,以及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世界海洋遭受了严重的油污染。为了保护世界海洋环境,有必要建立快速有效的、海水中碳氢化合物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目前,测定海水中石油产品浓度的方法主  相似文献   

3.
桡足类是海洋生物中的主要类群,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海洋受到石油的污染,故有关石油对挠足类的影响和危害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Barnett等(1975)测定了柴油、煤油、汽油和苯对潮间带水坑桡足类(Tigriopus californicus)的毒性。Lee(1975)指出海洋浮游桡足类能对海水中的石油烃进行吸收、蓄积与代谢。Berdugo等(977)报导了石油烃能降低河口桡足类(Eurytemora affinis)的繁殖能力。Lee等(1977)比较了大洋性浮游动物和沿岸性浮游动物对石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大量资料报导表明,石油烃类已成为当今污染海洋的重要污染物。由于陆地石油资源的短缺,各国竟相开发海底石油资源,加之海上运输的不断发展,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石油污染海洋,除了石油本身的毒性直接影响海洋生命外,危害性更大的是破坏海洋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如影响海水的光学性质、限制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平衡以及使海水严重缺氧等。  相似文献   

5.
石油的海洋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近年来,海洋的石油污染已充分引起人们的童视。右油作为全球性的污染物,正以大大超过其它污染物的量进入海洋。1975到1978年间,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其同组织了一次全球性海洋石油污染监测(MAPMOPP),证实了大洋的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于油轮及其它航速。含油污水的排放及近岸石油化学工业对沿海影响较大。油轮事故则对局部海域产生严重污染,往往使该海域的生态系几年内得不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厦门港天然微生物种群对烃类物质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上石油开发和石油运输事业的发展,石油对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6亿吨以上石油烃化物进入海洋,虽然世界各国已应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油,但残留的油仍对海洋造成污染,那末,这种污染可否通过海洋微生物降解而自净呢?对此,近几年来,有关科学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例如,Herbes(1981)曾用六种放射元素标记的多环芳香烃分别与沉积  相似文献   

7.
石油烃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石油工业、海上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油田泄漏、船舶溢油事故不断发生,陆地含油废水等合油污染物也大量流入海洋,石油烃已成为海洋最主要的污染物。而海洋浮游植物是石油烃污染物进入海洋食物链的起点,研究石油烃污染物对其影响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分析石油烃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变化和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并对石油烃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为国内对海洋石油烃污染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资料介绍     
据海洋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海洋研究与开发》一书介绍,每年由各种污染源和以不同途径进入海水中的石油碳氢化合物约有600多万吨,约占世界石油年产量的0.23%。石油碳氢化合物的来源与途径很多,了解它们在入海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对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海洋执法管理,防止石油污染海洋环境是十分有益的。该书介绍的石油碳氢化合物的来源与途径共分八类:船上排入海中的污水(包括冲洗和船舱污水)占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用不会影响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处理剂,将更好的处理海洋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0.
应用雷达可以侦察和监视海洋的石油污染。这项工艺是在研究从海面返回的雷达能量的特性时发现的。复盖在大洋表面的石油油膜对大洋波产生一种平滑的影响。因而,从油面上反射回来的雷达能量就比周围海面上反射回来的雷达能量小。人们发现当雷达在地图上标出油污染区时,石油溢出区的海面和周围没有污染的区域相比要暗一些,无污染区要亮一些。在现有的照相技术下,用雷达监视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有几个优点:雷达能穿透云层,雾层,在夜间也能监视,不受气候、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海洋石油污染概况 近10年来,我国先后在各海域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洋环境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各调查区都已不同程度地受到石油污染。 在我国污染调查的主要海域的海水中,石油平均浓度都已超过国家标准(50 mg/l),这说明在我国海域石油污染的状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现状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作为海洋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不仅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的安全,也会通过海产品间接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对海洋石油污染进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中,笔者就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国内外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以及对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旨在为更好地进行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由“全球海洋站系统”(IGOSS)规定的紫外——荧光光度法,已是国内外用于石油污染监测的较为普遍的方法。对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样品处理中pH条件的选择却不一致。本文就pH对荧光法分析水体中分散石油烃的影响作了探讨。选用最易造成海区污染的船舶常用油品,即重油(20~#重柴油)、燃料油(1000~#燃料油)、润滑油(11~#柴油机油)进行研究,并以大洋海水作为无污染本底。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随着海上石油开发和海洋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许多国家为防治石油污染造成的危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制定各种法律、法规,研究各种石油污染防治技术。本文简要介绍加拿大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中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表明,我国近岸海战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呈继续恶化趋势。陆源污染、养殖业污染、围海造地和石油污染等是目前海洋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入海河流的全流域综合环境管理,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实施环境功能分区管理、对较封闭海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海水养殖、科学控制养殖规模、实现海水养殖清洁生产,以及加强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等措施,是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及防治技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海洋石油污染研究情况 (一)近年来海洋石油污染研究情况 近十余年来石油污染研究工作有较大的进展。最重要的进展是进入海洋的石油在其入海速率和入海量数值方面的可信度增加。其次,在石油的化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中所用的分析测试方法更为先进。因此,对石油在海洋中的各种过程有更清楚的认识,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有更确切的了解。今按入海石油的来源、归宿以及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三个方面分述于下。 1.入海石油的来源研究 由于分析方法的改进,使测得数据的可信度增加。毛细管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以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最大的内海——地中海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正在变成“肮脏的海洋”。近些年来,每年倾入地中海的废水达30亿立方米,垃圾1亿吨。这两个数字到2000年将分别达到60亿立方米和2亿吨。沿岸的5个石油港口使地中海成为世界上巨型油轮航行最多的海洋,给海水带来严重的石油污染。沿岸约60家炼油厂和上百座燃油热电厂及其它工厂,每年要向地中海倾入90万吨工业粘着物质,160万吨可氧化物质,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8.
大辽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大辽河水系的3条干流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PHs)和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Hs总量分布范围为61.37~229.42 μg·g-1,PAHs总量分布范围为61.9~840.5 ng·g-1.石油烃含量远远高于已报道的世界其它河流和海洋沉积物中的含量,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石油烃污染严重;而与世界其它河流和海洋地区相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相对偏低.石油烃分布特征为太子河>浑河>大辽河;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为大辽河>太子河>浑河.烃污染来源诊断表明,石油烃污染以陆源植物和人为污染输入为主,多环芳烃污染以石油燃烧热解为主,工业和生活污水是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2020年渤海14个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表层海水污染要素监测结果,结合主成分综合评价法、相关性分析及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分析了渤海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贡献。结果表明:渤海中部油气区邻近海域水质状况优于辽东湾和渤海湾;位于辽东湾湾顶的油气区1号邻近海域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最差,位于辽东湾湾口的油气区4号邻近海域结果最好,这可能与二者受陆源输入和水动力条件影响差异较大有关;此外,与汞(Hg)相比,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镉(Cd)含量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大,油气平台排海污染物对海水中污染要素贡献较小,其携带COD、石油类的贡献率分别低于陆源输入的0.02%、6%,Hg、Cd远远低于陆源输入的7%、3%。  相似文献   

20.
海洋石油污染在整个海洋污染事件中所占比例很大。有人估算,目前全世界因人为活动而带入海洋的石油已达1000万吨以上,约为世界总产量的5‰。因此,石油污染海洋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海洋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沿海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及其产品对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如渤海、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