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欧拉-欧拉模型研究生物质在回转干燥窑中颗粒-颗粒,颗粒-载气,颗粒-墙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特性,并运用Taguchi正交实验法分析生物质粒径大小,干燥窑回转速度,初始填充率等不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质在回转窑中的运动特性和净通量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粒径大小与回转窑旋转速度对生物质净通量及轴向混合影响较大,初始填充率对生物质径向混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年产出的铅渣(包括废铅蓄电池、各种含铅污泥、含铅烟尘等),数量非常大,现在大多采用高温还原熔炼加以回收。在高温熔炼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十分严重,金属回收率较低,产品为粗铅,此方法将逐渐被淘汰。 本工作主要进行用固相电解法从铅渣中回收金属铅和用湿法冶炼工艺以铅渣为原料生产五种铅化工产品的研究。 固相电解是把各种铅渣放在阴极上,在碱性电解液中,一步电解成金属铅。固相电解金属回收率达95%以上,电铅质量为99.99%,固相电解技术经过十多年反复改进,已日臻完善。 湿法冶炼工艺以各种铅渣为原料,生产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红丹、黄丹等五种化工产品。产品质量均达国标一级品,金属回收率达96%以上,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3.
铅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形式之一,并且随着工农业生产铅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铅污染来源复杂,如何准确、快速地识别污染源并弄清其迁移转换机制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关键。随着同位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铅同位素示踪逐渐成为重金属污染溯源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文阐明了铅同位素示踪机理和组成特征,参考了国内外铅污染源示踪应用实例,分析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剖析了其迁移速率和迁移路径的机理以及污染程度和污染源的定量解析,最后针对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应用中的不足,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为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污染源解析与污染治理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据资料表明,氨浸渣工艺是处理铜锌渣的最有效方法,南方冶金学院提供专门的试验报告,指出铜、锌的出率可达85%以上,而且产品的纯度高,效益好。由于氨浸工艺需要大量的投资,靠一、二家单位无法解决。所以铜锌渣利用项目尚未得到推广“应用。需要物资、金融、环保、城建及厂矿企业等各部门联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铜锌二次渣的综合利用问题。6.铅渣的开发利用技术中科院研究的“含铅废渣制取化工产品”项目,采用湿法冶炼工艺,首先把各种铅渣转化成碳酸铅,然后经过溶解~沉淀十合成~干燥等过程,生产三盐基硫酸铅、黄丹、红…  相似文献   

5.
硫酸烷基化酸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炼油厂硫酸烷基化酸渣,加水分离出稀硫酸和聚合油,稀硫酸与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溶液反应,生产沉淀法白炭黑;聚合油经过水洗、一次皂化分离出油溶性聚合油和水溶性聚合油,分别再经过二次皂化、减压干燥,过滤、生产油溶性石油防锈剂和水溶性石油防锈剂。该方法可将硫酸烷基化酸渣中的硫酸和聚合油全部得到充分利用,不仅解决了酸渣处理问题,而且酸渣成为一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铬渣处理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含有Cr~(6+)的铬渣用废硫酸浸取,然后过滤,经干燥后,滤饼与适量的FeSO_4混和,球磨粉碎,直到其颗粒小于140目。经上述处理后的铬渣10克,溶解于100ml水中,其中水溶性Cr~(6+)含量小于1ppm。处理后的铬渣可用来制造一些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7.
废铅酸蓄电池的再生利用及其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铅产业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同时也伴随铅污染和健康危害等问题。文章结合再生铅回收的生产方法,通过调查国内一家再生铅生产企业,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并根据铅的物理特性和袋式除尘器的特性,提出了对含铅废气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石英纤维滤筒采样,采用硝酸-氢氟酸消解体系,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铅的分析方法。分别对两种方法的波长选择、干扰因素、标准曲线、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铅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铅锌弃渣是有色金属工业排出的大宗固体废物之一。其中有铅冶炼系统排铅烟花炉渣,锌系统排锌回转窑渣。铅锌弃渣一般含有多种超过排放标准而目前又尚无成熟工艺提取的有价值和稀贵金属元素。这些废渣的堆存直接影响自然景观,并有可能对环境如土壤、水体和作物等造成危害。因此,考察铅锌渣的有害特征,研究其水浸出行为与规律,对解决铅锌弃渣对环境污染,寻求同行业固体废物的治理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GAC-石英砂生物过滤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探讨了颗粒活性炭(GAC)-石英砂生物过滤对湘江微污染源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具有良好的去浊特性,浊度的去除是传统吸附截留和生物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微污染源水中的有机物、NH4+-N、Fe和Mn,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生物过滤对于分子量小于1000和分子量在3000~60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晓芳  谭全银  刘丽丽  李金惠 《环境科学》2018,39(12):5717-5722
针对我国目前应用的回转窑焚烧法、热解法、高温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这5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这5种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估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最优和次优备选方案排序权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回转窑焚烧法和热解法是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果表明,高温蒸汽灭菌法用于医疗废物处置时在社会、环境、技术和经济4个因素方面综合效益与其他4种方法相比最优,化学消毒法次之;灵敏度分析表明,导致备选方案排序变化的准则层各因素变化点分别为社会因素(0. 2100)、环境因素(0. 3500)、技术因素(0. 1200)、经济因素(0. 2400),子准则层各因素对备选方案权重排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泥回转窑的生产工艺及环保处理流程的特点,对水泥回转窑监测结果换算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1台设计生产能力为1200t/d熟料的湿法回转窑监测为例讨论回转窑监测结果换算问题,并提出了对监测结果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泥回转窑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泥回转窑量大面广,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固体废弃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对可入窑焚烧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了水泥回转窑与常规焚烧炉的焚烧过程和焚烧条件,分析了水泥回转窑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友好性,以及焚烧过程对大气环境、水泥产品重金属浸出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取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为研究区,针对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设计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同时,在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的基础上,率先尝试从经济学角度预测8种不同非点源污染措施在控制氮、磷和泥沙流失的效果及所获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并将各单项措施的控制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3种措施中,25°以上荒草坡还林措施效果最好,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15%,最高可达30%以上,且经济效益最大;25°以上坡耕地还林效果次之,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5%,最高可达12%;15°~25°坡耕地变果园措施最差,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一般为4%~8%.坡度为0°~15°坡耕地在土壤侵蚀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坡耕地植物篱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类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相近,削减的污染损失占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3%,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针对畜禽养殖污染设计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其经济效率在10%左右;测土施肥技术可减少氮素流失、节约大量化肥,且削减的污染损失达到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9%.作为综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河岸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拦截氮、磷和泥沙的流失,对泥沙的控制效果最好,为83%,对氮的控制效果最低,仅为27%;而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缓冲带减少氮素流失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约为该措施总经济效益的56%,泥沙次之,占28%;植被缓冲带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总经济效率最高,可达35%,折合经济价值约1.69×106元.  相似文献   

15.
彭菲  於方  马国霞  杨威杉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2):1993-1999
为了评估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效果,利用“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清单,结合巡查期间279家“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调查数据,利用污染物治理成本法,对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和塑料加工行业是“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重点行业,这两种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别占“2+26”城市6.2×104家“散乱污”企业的35.2%和15.9%.②京津冀地区“散乱污”企业中砖瓦窑行业企业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的产值利润率为2%,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行业企业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的产值利润率为负值(-2%),均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散乱污”企业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企业利润,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企业盈利能力很低,需要升级改造或予以淘汰.③规模越小的“散乱污”企业,环保治理设施与投入越少,这些企业也基本不缴纳税收,导致微小型“散乱污”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规模以上企业.④“2+26”城市“散乱污”企业中砖瓦窑行业企业就业职工数占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职工总数的9.1%,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行业就业职工数占规模以上家具制造行业职工总数的50.3%.“散乱污”企业的取缔整改,将对“散乱污”企业集中分布地区的劳动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研究显示,“散乱污”企业过去总体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黑色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可同时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泥回转窑处置污泥时须先对污泥进行干化使其含水率达到要求.污泥受热干化时会释放恶臭物质,易引发恶臭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以污泥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为对象,基于目前国内外恶臭污染相关规定,综合考虑污泥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中物质浓度、嗅阈值、阈限值、气味安全级别以及饱和蒸气压,通过指标权重评分方法筛选出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以恶臭污染潜力为评价目标,风险指标和臭气排放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模型,形成适合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与水泥固化,稳定化对废物中重金属的固定机理不同,固定效果因而有所差异.针对含As、Cd、Cr、Cu、Pb、Zn等重金属离子的上述2类试样平行开展浸出实验及连续提取实验,以重金属浸出浓度及化学形态为指标,比较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与水泥固化/稳定化对废物中不同重金属的固定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As、Pb、Zn等重金属离子,水泥窑高温煅烧及后续水化作用有助于其更稳定化学形态的形成,固定效果优于水泥固化,稳定化,说明含Ag、Pb、Zn的危险废物能够在水泥窑得到有效处置.Cr3 在水泥窑煅烧过程中易被氧化为迁移性和毒性更强的Cr6 ,因而含Cr的废物不适合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式.该研究能为不同种类重金属危险废物处置方法的选取提供依据,并为水泥窑协同处置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许红霞  赵东波  丁琼 《环境工程》2017,35(9):102-105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主要途径之一是作为生产水泥原料。飞灰中富集了高浓度的汞、镉、铅等重金属。新型水泥窑的工艺特点导致高挥发性的汞无法固化在水泥熟料中,汞主要随烟气外排。当水泥窑处置飞灰规模较大、飞灰中汞含量较高时,如不采取控制措施,会导致水泥窑排放烟气中汞浓度超过标准限值。分别从机理分析、数据统计演算及实际检测结果多方面进行了验证,提出应加强对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过程中汞污染的认识及监督管理,探索有效的汞排放控制途径,确保汞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分解影响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了各因素在不同时点、不同提前期对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冲击特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具有提高企业生产率以及提升企业产品清洁度的双重效果,产生的创新补偿效应降低了污染排放.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煤炭消耗产生不容易累积的烟煤型污染物,使得能源结构引致的污染效应在当期最为明显,且持续期较短.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同时也呈现了一定的反弹效应.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增强、经济规模扩大对于环境污染的冲击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合理控制结构因素和规模因素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成为了降低污染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溶解性有机质特性分析与来源解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一类包含了复杂结构及交互作用的溶解性有机混合物,其表生行为和环境效应十分丰富.其在水体中滞留时间长,存在状态时刻处于变化中,与多种营养物质存在耦合效应,并影响着污染物的水环境归趋,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建立于DOM分析技术与特性解析基础上.为了得到纯化的溶解性有机质,往往需要综合膜过滤、非离子大孔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冷冻干燥、真空旋转蒸发、吸附剂富集等技术.光谱、色谱技术、高分辨率质谱等仪器的综合使用为研究溶解性有机质吸附、结合、络合、光诱导等环境行为提供了技术保障.DOM的表观特征广泛应用于研究其在水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和环境行为,也是监测水处理过程中有机质去除效果的重要手段;其微观形态、分子量分布、化学键组成等内部特征的解析是认知其分子和结构、解释其作用机理和预测其环境归趋的基础.DOM来源复杂,单一指标很难判断有机质的来源,甚至会产生不同的研判结果,而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是DOM来源解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