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法由4个化工单元操作组成:旋流离心分离、絮凝、重力沉降和混合稠浆过滤。实验结果表明:第1级旋流离心分离效率在80%以上。第2级含固相细粒的旋流溢流采用絮凝预处理后,沉降速度提高近30倍,清液含固量在200×10-6以下。1、2级稠浆在混合比为1.5可达良好的过滤性能。本实验结果为磷酸废水封闭循环处理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以及操作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由沉降和离心分离试验结果的比较,考察了加热离心分离法处理炼油厂含油焦化废水脱除固体颗粒的效果。结果表明,加热离心分离法大大改善了含油焦化废水的脱水和脱固性能,在加热到60~80℃时,75%以上的固体颗粒可被脱除  相似文献   

3.
对锦西石化含油污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含油污泥黏度大、固液难分离的特点,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运用卧螺式两相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回收油可达到回炼要求,从而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某炼厂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用正交试验法对自理含油污泥的试验条件(破乳剂用量、提取剂用量、热水用量及加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先加污泥量1.0%破乳剂JP998搅30min,再加污泥量30%的80℃热水,再缓慢加入污泥量10%的提取剂在80℃下反应1h,最后在2000r/min下离心分离20min的实验条件和化学配方;据此化学破乳加机械三相离心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的原油回收率达90%,油回  相似文献   

5.
离心分离技术在重污油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三相分离卧螺离心机工作原理和重污油处理工艺,简述开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通过对处理前后重污油质量指标对比,说明离心分离对重污油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某炼厂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用正交试验法对处理含油污泥的试验条件(破乳剂用量、提取剂用量、热水用量及加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先加污泥量1.0%破乳剂JP998搅30min,再加污泥量30%的80℃热水,再缓慢加入污泥量10%的提取剂在80℃下反应1h,最后在2000r/min下离心分离20min的实验条件和化学配方;据此化学破乳加机械三相离心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的原油回收率达90%,油回收利用,水相重复使用或排入污水处理场,固相达标或掩埋  相似文献   

7.
缺陷假单胞菌M5R14粗酶液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性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廖敏  马爱丽  谢晓梅 《环境科学》2011,32(6):1793-1798
以分离于杭州农药厂污水排放污泥的1株可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菌株--缺陷假单胞菌M5R14为对象,采用直接离心分离提取和超声波破碎提取的方法获得菌株M5R14的胞外和胞内粗酶,初步探讨了该菌株粗酶液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酶为胞内酶,粗酶液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3种拟...  相似文献   

8.
油田污水中污泥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污水中污泥处理及离心分离技术的现状,针对油田污水处理现状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工作。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即旋流浓缩试验和离心机稠化试验。研究发现,旋流浓缩一级旋流器的脱水率始终保持在80%左右,两级旋流器的脱水率可以达到94%以上,离心机稠化污泥中含水量均在80%以下。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化学法综合治理草浆造纸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凝聚-离心分离法对黑液进行预除硅,酸析沉淀法回收黑液中的木质素,并重点研究了混凝法和催化氧化法除去经提取木质素后的黑液中COD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先除硅-酸析沉淀-混凝-催化氧化联合流程可有效地处理黑液,处理水COD小于300mg/L,同时回收了木质素.  相似文献   

10.
德国KHD公司开发成功废塑料分类回收技术,是利用废塑料垃圾的比重差进行离心分离。分离精度聚烯烃99.9%,聚苯乙烯99.6%,能高纯度地回收各类塑料,并将聚统乙烯分离出来。日本连原公司引进KHD公司技术,开发成功将清洗、分离、脱水三工序在同一台装置内完成的回收系统。德国塑料离心分离技术@洪蔚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污泥的性状 1.池底泥泥砂粘着油泥。大颗粒悬浮物,比重1.03~1.1克/厘米~3含水率约为99~99.8%。 2.浮选渣投加絮凝剂的空气浮选产生的浮渣,容重约0.97~0.99克/厘米~2.将东炼含水99.5%的浮渣,装入玻璃试管中离心分离(3000转/分),浮选渣即分为四层,上层为油占体积10%室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含油污水中难以处理的乳化油以及液-液旋流分离器目前存在的不足,根据只有物质分离剂(MSA)和能量分离剂(ESA)相结合才能使得分离进行得更完全的原理,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通过螺旋管加气的液-液旋流分离设备。研究表明:经过改进的新型的分离设备,在气液比为8.5%时,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加入的螺旋管可对旋流器内的流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甘蔗渣快速热解工艺并提取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采用热重分析和热裂解-气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蔗渣热解过程及其热解产物.结果表明:甘蔗渣热解过程可分为干燥失水、快速热解、炭化三个阶段;快速热解为甘蔗渣热解的主要阶段,试样失重高达75%,提高升温速率有利于加快热解反应;甘蔗渣在600℃终温下热裂解特征产物共82种,主...  相似文献   

14.
液体吸收-活性炭吸附净化苯乙烯废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液体吸收-活性炭吸附净化苯乙烯废气的原理.当吸收液中石油类物质占总体积的40%时吸收率最佳,小试液体吸收段对苯乙烯废气的吸收率在74%-97.6%之间,在工业净化装置中使用该吸收液,对苯乙烯废气的吸收率在60%-97.4%之间.活性炭对苯乙烯的吸附率为自重的30%.工业净化装置中,两种方法并用苯乙烯废气的净化效率在94.8%以上.该方法关键是寻找高效的吸收液和设计实用的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15.
霉菌TM-3的成球条件及其对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霉菌TM-3培养条件的研究,考查了培养条件对霉菌菌丝球产量、菌球特征及菌球吸附脱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霉菌在以蔗糖为碳源,乙酸胺为氮源时,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125mL,1%接种量(孢子悬液浓度10^4),pH6,34℃,150r/min摇床培养60-72h时,可形成直径在1.O~2.5mm范围内的菌丝球,生物量可达150~200g/L(重)。球体白色光滑均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对10mg/L的酸性大红和200mg/L的刚果红吸附脱色达80%以上。培养条件的改变对菌球的特征、产量影响较大,对菌球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5%乙醇-水溶液作为吸收液,直接进样1μ1,气相色谱仪分析,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分析空气和废气中吡啶,检出限:0.01mg/L;吸收效率:98%;标准偏差:8%;曲线相关性:r=0.9993。均符合该物质便捷、准确、快速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唐山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为实验材料,对淡水藻类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探索,大致分为以下九种:培养基筛选法、稀释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毛细管分离法、小滴分离法、pH值分离法、温度分离法、抑制剂分离法。同时探索淡水藻类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郝凌 《环境保护》1989,(10):7-8
在许多机械设备及其部件的制造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液通常是2%左右的重铬酸  相似文献   

19.
吸收CO2新型混合化学吸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吸收剂吸收速率和再生程度为指标,在小型实验装置台上研究了3种混合吸收剂不同配比的吸收和再生特性,以确定其吸收剂主体和添加剂的合适配比.结果表明,在甲基二乙醇胺(MDEA)中添加哌嗪(PZ),当混合吸收液CO2负荷为0 .2 mol·mol-1时,MDEA∶PZ=1∶0 .4(m∶m)混合液CO2吸收速率比MDEA∶PZ=1∶0 .2(m∶m)混合液提高了约70%.再生40 min,PZ相对浓度为0的吸收液再生程度为91 .04%,PZ相对浓度为0 .2、0 .4和0 .8时,混合吸收液的再生程度分别降低为83 .06%、77 .77%和76 .67%.综合比较,MDEA∶PZ=1∶0 .4(m∶m)是该混合吸收液合适的配比,吸收速率和再生特性都有较好改善.在10%一级胺中添加2%三级胺既能保持高吸收效率,又能略微降低再生能耗.在10%二乙醇胺(DEA)中加入2% 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混合液表现出DEA/AMP混合吸收剂中较好的吸收和再生特性.3种配方中,在一级胺中添加少量三级胺吸收速率最高,二级胺和少量空间位阻胺混合吸收剂的再生性能最好.而综合吸收和再生2个指标,三级胺和中量活化剂的混合液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万小岗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9):152-156,173
实验研究了放射性含乳化机油冷却液的处理方法.实验先采用盐析加混凝的方法对冷却液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高岭土对残留液进行固化.实验结果表明,盐析剂选用CaSO4除油率大于74%;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高岭土固化残留液,固化体浸出率小于1.1×10-6 cm/d,优于单纯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体,可以作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