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铝离子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高宝玉  李翠平 《环境化学》1993,12(4):268-273
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铝离子与聚硅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借助于微电泳技术测定了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水解沉淀物的表面ζ电位变化情况;借助于透射电镜手段及静置观察方法考察了铝离子含量对聚硅酸胶凝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硅酸对铝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络合)和吸附作用,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作用关系,而是聚硅酸对铝离子的作用量随着铝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铝离子影响聚硅酸的胶凝时间,适量的铝离子的存在可延长聚硅酸的胶凝时间。聚硅酸的存在影响铝离子在不同pH值下的水解沉淀物的ζ电位值,使得达到零电位状态时的pH值向低pH值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
电子显微镜分析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形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向聚硅酸中分别引入铝盐、铁盐和硼砂,制得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它们的形貌.结果发现: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形貌均为枝杈状聚集态,并带有分形特征,完全不同于聚硅酸的球形或椭圆形.与聚铝、聚合铝铁相比,聚集体的枝杈变粗,枝杈密度变高,同时沿中心核分形密度改变.这说明向聚硅酸中引入铝盐、铁盐及硼砂后,带正电的铝离子、铁离子及其水解产物与聚硅酸、硼酸分子相互作用和影响,改变了硅酸的聚合速度及聚合物的形貌,生成了新的聚合度更大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新型聚铝硅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宋永会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7,16(6):541-545
本文初步制备了两种新型聚铝硅复合絮凝剂:聚铝硅(含活化硅酸聚合铝,PACSi)和聚硅铝(聚硅酸硫酸铝,PSiAS),研究对比了PACSi,PSiAS与PAC的絮凝性能。考察了硅酸聚合程度,硅、铝含量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硅酸聚合程度或硅、铝含量的增加均有利于增强絮凝性能,且随(Si)/(Al)比值的提高,其絮凝性能也明显增加,在铝含量相同情况下,聚铝硅和聚硅铝的絮凝性能均优于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4.
聚硅酸溶胶和凝胶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艾子萍  高宝玉 《环境化学》1994,13(2):119-12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硅酸溶胶的聚合过程。在pH值与Na2O·nSiO2模数一定时,其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聚合快。聚硅酸溶胶粒子主要是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粒子由于聚集变大,硅酸凝胶具有毛刷结构,其间隙被水填充。反应时,聚集、聚合和溶解同时进行,最后聚集起主要作用,凝胶形成。  相似文献   

5.
聚硅离子与聚铝离子在稳定胶体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唐永星  杨琨 《环境化学》1997,16(1):60-63
稳定胶体态的硫硅聚铝和氯硅聚铝是性能优良的絮凝剂,体系中含有聚硅离子和聚铝离子。红外光谱测试固有的Si-O特征峰随聚铝离子的引入逐渐衰减,变成较宽的带,聚硅离子与聚铝离子间存在着一种非离子性的键合作用,电镜摄像观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含硼聚硅酸硫酸铁锌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含硼聚硅酸硫酸铁锌复合絮凝剂(PSFZB),研究了硅酸钠溶液浓度、硅酸聚合时间、Fe/Si、Zn/Si、B/Si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PSFZB絮凝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较佳的处理效果,适用的pH范围广,是一种较PAC、PFC优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7.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制备和絮凝性能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栾兆坤  宋永会 《环境化学》1997,16(6):535-540
本文对制备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条件及其絮凝除浊除色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酸化pH条件下,进行硅酸与金属离子聚合反应,可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的PSMS。低浓度PSMS可以保持较长稳定时间,与传统铝、铁盐凝聚剂相比,PSMS可显著提高并改善絮凝除浊除腐植酸的效果,这种PSMS絮凝剂更适合于水厂现场制备投加。  相似文献   

8.
聚铝铁硅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及其混凝效能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栾兆坤  刘振儒 《环境化学》1997,16(6):546-551
采用硅酸钠碱化聚合方法制备聚铝铁硅絮凝剂,研究它们的pH弛豫规律及其稳定性,并通过流动电流测定了其电动特性,最后进行了混凝除浊(富里酸)效果对比研究。初步得到了稳定性及絮凝效果均较好的聚合铝铁硅絮凝剂的工艺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实际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透射电镜研究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的形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宝玉  岳钦艳 《环境化学》1998,17(2):170-173
由水玻璃、硫酸和硫酸铁制备聚硅酸硫酸铁(PFSS)混凝剂,用透射电镜观察PFSS的形态,研究了PFSS的形态随硅酸聚合时间,SiO2/Fe摩尔比和熟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硅酸聚合时间,SiO2/Fe摩尔比及熟化时间对PFSS的形态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物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单和Al13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单和Al13的含量,而PASC中Al其它的含量大于PAC中Al其它的含量,其差值随着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铝盐混凝剂去除水溶液中HPAM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大鹏  曲久辉 《环境化学》1997,16(6):552-559
本文在聚合物采油污水混凝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铝盐混凝剂去除水中聚丙烯酰胺的过程与机理,通过分析铝盐作用下HPAM水溶液的水质组成变化,以及反应沉淀物的形态结构,提出了HPAM在羟基铝离子作用下的交联反应模式,并研究了铝盐的形态对HPAM去除的影响。为混凝技术在油田聚合物采油污水处理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铝铁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ALCL3,FeCl3,Na2SiO3和盐酸为原料,采用NaOH作为碱化聚合剂,合成了具有不同碱化度(B),不同Al/Fe/Si摩尔比的铝铁硅共聚物(简称PAFSC),通过PH滴定法测定分析了铝、铁在其水解共聚合过程中PH值的变化,然后通过透射电镜和混凝实验对共聚物的晶形貌像和絮凝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模拟具有色悬浊水样的絮凝实验,并与现有的其它无机絮凝剂作比较后可以看出:在同样投加量情况下,PAFSC处理的水具有更低的剩余浊度和色度。  相似文献   

14.
聚氯硫酸铝铁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聚氯硫酸铝铁(PAFCS)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对该絮凝剂的X-射线衍射图和透射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该絮凝剂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除浊效果和沉降效果要优于聚合氯化铝(PAC).  相似文献   

15.
朱孟强  潘纲 《环境化学》2005,24(5):497-501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气相中锌离子各种水合和水解形态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以及水合和水解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和焓变.结果表明,除了水合锌离子外,锌离子各种水解络合物的配位数均小于6;对于深度水解产物Zn(OH)3^-和Zn(OH)4^2-,内层无水分子的键合.水合作用和水解作用互相抑制,水合作用阻碍了水解产物进一步水解(Zn(OH)2除外),水解作用使得水合变得困难.内层键合水分子数的增加降低了水合形态中Zn上的电荷,使得水解形态Zn上的电荷升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单和Al13的含量低于 PAC中相应Al单和Al13的含量,而PASC中Al其它的含量却大于PAC中Al其它的含量,其差值随着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 )与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相比较,PASC(复)具有较高的Al单和Al13含量,较低的A l其它含量.这说明制备工艺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宗来  何琴 《环境化学》2012,31(4):563-564
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处理饮用水时,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酰胺被摄入人体后,会被胃肠道快速吸收并广泛分布于体液中,且能够透过胎盘屏障.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影响生殖细胞和减弱生殖功能.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丙烯酰胺列入2A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相似文献   

18.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实际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a和Al b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s和Alb的含量,而PASC中Alc的含量却大于PAC中Alc的含量.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与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相比较,PASC(复)具有较高的Ala和 Alb含量,较低的Alc含量.这说明制备工艺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细胞生产L—苯丙氨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惭烯醇(PVA)凝胶包埋固定假单胞菌E4-106细胞,最佳ρ(PVA)为80g/L;最适湿细胞包埋量为每ml凝胶0.3g;转阔顺收率为78%,连续反应21批次后,固定化细胞酶活力为初始最高活和固定化细胞进行间歇式批次反应,结果表明其酶活性半寿期为4个月;制得的固定化细胞为直径约3mm的珠减颗粒,机械强度良好,间歇式批次反应10个月,固定化细胞凝胶颗粒无溃破。  相似文献   

20.
聚硅硫酸铁(PFSS)的混凝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宋永会  岳钦艳 《环境化学》1997,16(6):600-605
本文研究了聚硅硫酸铁的混凝性能和稳定性,试验了它对煤矿洗煤水,矿井水,以及城市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结果发现,随Fe/Si摩尔比的增大,聚硅硫酸铁的混凝效果明显提高;与聚硅酸相比,聚硅硫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除浊脱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