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建立了溴甲酚紫(BCP)-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SDMBA-Cl)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实验表明,最适合的pH值为8左右,λmax=588nm,在1.0ml1.6×10-4mol/LSDMBA-Cl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在0~5.0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为4×104L·mol-1·cm-1.用此法测定河水和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对标准偏差<3.8%,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3%.  相似文献   

2.
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振光散射(RLS)技术研究了以阳离子染料维多利亚蓝B(VBB)为探针,灵敏快速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在pH3.0的Britton 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VB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RLS增强效应,RLS强度的增值与SDBS的浓度成正比.据此提出了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0.021mg/L,线性范围0.10~2.40mg/L,相关系数r=0.998.不需萃取和分离,使用普通的荧光分光光度计,简单、快速、灵敏.已用于地表水中实际水样的测定,测定的结果和回收率满意.  相似文献   

3.
1主要测定步骤 :取 1 0 .0 0 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用液 ,加 2 5 ml亚甲兰溶液、1 5 ml三氯甲烷 ,激烈振荡 30秒。静置分层 ,轻轻拍打分液漏斗使附着在内壁上的三氯甲烷液珠降落。将三氯甲烷层放入预先盛有 30 ml洗涤液的第二个分液漏斗内。激烈振荡 30秒静置分层。轻拍分液漏斗壁使附着在壁上的三氯甲烷液珠降落。在 65 2 nm处以三氯甲烷为参比 ,采用直接流入 3厘米比色皿进行测定。 2与标准方法相比 ,绝对吸光值提高1 0倍 ,灵敏度提高 2 .5倍。 n=5时变异系数为5 .8%。低浓度阴离子洗涤剂亚甲兰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方法改进@郝永红$邯郸市环…  相似文献   

4.
使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法分析环境水体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过程中用到的三氯甲烷会带来次生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人员的健康。结合现有仪器设备,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高海拔条件下测定环境水体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该方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定量标准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使用归一化法定量。经验证,在0.02~2.00 mg/L浓度范围内,所建立校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在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出能力(检出限为0.01 mg/L)和抗干扰能力,重复性范围为1.3%~6.2%,准确度范围为2.1%~4.0%,回收率范围为80.0%~116%,相关验证参数均能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检测过程避免了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减少了对实验人员健康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且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省饮用水中Cd,Pb,Cr^+6,Be,As,Hg,U等元素含量的分析调查,表明全省饮用水除个别项目超标外,基本没有受到有毒,有害元素的污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6.
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各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一些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阐述了索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固相萃取等几种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性能及应用,论述了吸附柱层析法,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样品净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煤矿废水的净化处理与工艺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废水主要含有硫化物,悬浮物,有机物等,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建废水净化站,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完善,优化净化工艺,做到了达标排放和废水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碳酸钠分光光度法王玉平,王娟,陈涛,杜萍萍,张玉坤,顾小珍,陈继榴,王丽萍,张青新(辽宁沈阳市环境监测站等)靛蓝二磺酸钠(IDS)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臭氧,与现行同类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稳定,干扰少等...  相似文献   

9.
氨气检测管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条件优化试验,研制出氨气检测管,检测管显色长度与氨气浓度呈线性相关,对氨气标气7次测定的变异系数为11.9%,平均相对误差为7.2%,小于15%,一次测定最大相对误差为22%,小于25%,符合国家标准GB730-87的要求,与化学法比较,2种方法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检测管检测范围为70-500mg/m^3,有机胺产生正干扰,酸性气产生负干扰,检测管寿命为1a。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大气溶血菌的污染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地区采集761份样品中、分离出297株溶血菌,分为9个属。其菌数分布,以省建职工医院,街心花园和兰医二院较高,甘肃农业学林较低;春,冬较高,夏,秋较低;一年内3,4和元月分较高,7,8月份较低,一日内20时,8时和10时较高,凌晨4时,2时和深夜6时及下年16时较低,不同高度溶血菌的变化,以24m处为最高,12m处为最低。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在配制氰化钾标准储备液时,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锌,经过一年时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氰化钾标准储备液不宜长期保存的问题,同时经加标回收实验和国家标准样品检验,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用分光光度法标定标准溶液的概念和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石油类测定质量自控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中石油类测定中自控标准样品的配制方法,按1∶1∶1的比例配制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混合标准溶液,对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值在保证值范围内。配制的20.0 mg/L和1.00 mg/L高、低两种质量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7 d随水样同时测定的相对误差≤7.0%,RSD在1.3%~6.7%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精确配制一定浓度标准溶液的快速方法。利用双三角解析法称量标准物质和配制标准溶液,实验过程快速、准确。在环境监测分析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不确定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准确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环境监测准确度控制的概念以及常用方法,提出了标准溶液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并对质控样控制的合格判断、加标回收率计算修正以及定性加标的应用提出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分别从实验室分析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不确定度、质量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实验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方法研究等方面,讨论了实验室质量控制过程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出现的误区和问题。对如何做好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从多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在使用分析校准用标准物质及水质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过程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分析误差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对计量、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水质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以及标准物质的规范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时萃取液初滤液弃去量进行了探讨。经试验,应弃去前二杯10mm比色皿所接的滤液,将第三杯滤液用于比色,其结果准确可靠。另外,对不同部门生产的标准溶液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采用国家环保部生产的标准样品进行量值溯源、考核、比对或仪器校正等也均应采用其相同标准溶液配制系列所做的曲线方程进行结果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复杂基体重金属检测准确性,在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浸提液时,进行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3种定量校准方法比对。3种方法报出结果经过加标回收率换算后的样品原值具有明显一致性,使用统计学方差齐性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了该一致性成立,表明内标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无显著性差别。以3种方法样品原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样品最佳估计值评价各方法实际报出结果准确性,标准加入法准确性最好;稀释后的样品内标法加标回收率明显优于标准规定,受稀释倍数影响不大,工作效率高,满足HJ 781—2016质控要求,建议可作为该标准的补充;建议批量样品检测时优先采用内标法。3种方法样品原值一致性的验证,有助于执法、科研中对于复杂基体重金属物质含量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9.
对比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水质悬浮物的质量标准、排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探讨大陆目前现行的与水质悬浮物相关标准的修订需求。提出,现有的质量标准修订时,应增加悬浮物指标,且可参考台湾的质量标准,适当放宽标准限值要求;现有的排放标准修订时,对于悬浮物指标,可参考台湾的排放标准,适当收紧标准限值要求;现有的检测方法标准修订时,可以增加称量恒重载体的种类,使用自身质量更轻的铝盘等载体,使检测结果更为稳定,分析过程更易掌握;增加质控样品的配制方法,提出质控要求,提高悬浮物测定项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是评价、考核空气质量状况的基本依据。为了保证在不同时空、不同环境状况下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各个国家或组织在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标准状态(温度和压力)进行了定义。但是,由于标准状态定义不同,即使是同一环境状况下的同一实测结果进行标化计算后的污染物浓度也不相同,达不到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建议中国在未来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所采用的标准状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