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加强对环境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测。其中,生物监测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监测收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环境的受污染程度,帮助人们更全面地奉献环境污染状况。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环境中污染因子的监测也越来越重要.而生物监测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监测技术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其方法本身、技术的原因, 限制了其应用..随着水环境污染状况的日益加剧,对水体环境的监测以及水体安全的及时预警响应要求极为迫切,水环境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对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从技术、方法、应用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应用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工业迅速的过程中,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对水环境的监测就显得至为重要。生物监测技术利用了生物学原理,借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受污染的水体环境进行监测,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的优点,本文从实践工作经验出发,对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做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监测作为水质监测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生生物在受污染的水环境下生物特性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受污染及污染程度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水生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相关应用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水生生物监测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生物生理生化变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标记4个层次来论证生物监测对污染环境的监测作用,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生物监测技术,以弥补化学、物理监测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的畸变分析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遗传毒理学方法,可用来探讨诱变物对生物遗传系统的影响。目前人们多利用鼠类、赤麂及人的培养细胞来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其它材料很少见,蜚蠊(俗称蟑螂)是一种重要的卫生昆虫,也是一种较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其分布广泛,与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能否利用它作为一种污染的监测因子呢?我们利用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Burmeister 1838)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健康监测是针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污染特征和水平,对人体及相关生物健康的影响,及其两者间关系开展的系统监测。文章介绍了环境健康领域在我国的监测评价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在环境健康综合监测中的应用;总结了毒性测试技术的特点、在化学品、工业废水、环境水体、饮用水等各类水体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为加快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议开展生物测试技术的应用,以更好支撑环境与健康风险的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用疣荔枝螺性畸变监测海洋有机锡污染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选取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的疣荔枝螺为海洋有机锡污染的指示种 ,对疣荔枝螺性畸变的调查方法、分析方法和性畸变程度评价指标等作了初步探讨 ,并以厦门港疣荔枝螺性畸变的调查结果为例讨论了疣荔枝螺性畸变在海洋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以期建立我国海洋有机锡污染的生物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恶臭污染所引起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相关监测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恶臭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嗅觉感知法和仪器测定法,其中嗅觉感知法是通过对气味特征和感官的刺激程度来进行恶臭判断,仪器测定法则是应用色谱、质谱和光谱等分析监测仪器获得异味气体的物质组成及浓度;重点归纳了嗅觉感知法和仪器测定法的适用条件、研究现状和应用场景等相关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不同除臭方法的作用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通过对不同的恶臭监测方法进行客观对比,讨论其实际适用范围,并对未来恶臭监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科学》2015,(5):103-107
随着水环境污染状况的日益加剧,对水体环境的监测以及水体安全的及时预警响应要求极为迫切,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技术作为有效的水质环境监测评估和预警手段得到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水环境中生物监测的方法及特点,对近年来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生物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污染物监测内容已从单纯检验污染物的含量水平,发展到利用生物监测;最近又开拓了污染监测的新领域——病毒监测;它比前两种监测技术更能客观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然而,由于该方法测定程序复杂,不仅不能进行现场测定,而且必须在实验室培养一周以上的时间,费时费力,远远不能适应水体监视监测技术的广泛传播。最近,英国应用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数年持续不懈的探索,终于研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以及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生物监测技术的优越性。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工作,提出利用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ojapoice)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监测指示生物的可行性,并对更为灵敏的生物标志物的策略和实验方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海洋环境中金属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理机能,组织形态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和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海洋生物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污染环境中,会引起多种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对不同海区采集的生物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根据生物的组织病变化(各种炎症、组织增生、肿瘤、畸型及器官形态变化等)来监测海区的污染程度及对生物的危害程度。这些工作可以弥补化学监测的不足。在我国,应用生物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手生物监测技术的实施原理及特点,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究,总结出生物监测技术在监测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方法,为我国今后的生物监测技术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对水质内含有危害物质进行监测。本文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进行概述,并对氨氮监测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其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检测方法可有效对地表水的氨氮含量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经济性、综合长期性、敏感性、连续性以及非破坏性等优势,因此在早期对环境污染的预防、突发事件的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环境风险的评价以及环境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辽河流域12个不同断面的河水为诱变剂,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断面的河水均能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产生染色体断片、核突起和核碎裂。所有样点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组。根据采样点水质污染指数分析可知,福德店水质属重度污染,东辽河、条子河、红庙子水质属中度污染,招苏台河水质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8.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中石油烃总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人们评价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不仅探讨水体中石油污染程度,也同时研究海洋生物,海洋底匝的石油影响。海洋生物是海洋污染的直接受害者.生物群对污染物的反应是直接的.敏感的。这些污染物,通过食用海产品危害人类健康。据E.D.戈德堡主编《海洋污染监测指南》介绍,海洋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有三:(1)许多被监测的生物作为食物对人类有直接重要性,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能够对人类缝康产生危害。(2)由于大多数污染物质被海洋生物浓缩,所以海洋生物可以用作污染物质空间和时间分布的指示物。(3)生物界可能是污染物的重要储存场所和传递介质。所以海洋生物监测在确定世界范围内污染物的质量平衡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生物监测的特点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生物监测具有如下特点。 1.能反映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效应当今世界上已知的各类物质达数百万种之多,其中仅人工合成的物质就达数十万种。这些物质中的绝大部分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环境污染物的成份极为复杂,即使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化检测技术和手段,要对如此繁多的污染物全部进行监测分析,无论是在技术上或经济上都不可能的。加之环境因子的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生物监测的方式来辅助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已经在各国广为使用。生物监测主要通过使用生物分子以及生物细胞等对环境进行检测,体现出环境的污染程度,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