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湄潭县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介绍了湄潭旅游资源的现状,从缺乏旅游精品、资源整合不足、文化挖掘不深、旅游宣传不力、旅游设施滞后、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从茶文化、乡村休闲度假和浙大西迁文化和湄江山水四方面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从低碳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和体验式生态旅游规划两方面规划了绿色服务产品,并提出从旅游者、从业者和政府三个层面构建管理型生态旅游;最后对湄潭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谷艳慧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8):162-164,172
旅游是世界性的"朝阳产业".生态旅游是建立在资源的持续利用基础之上,集旅游、娱乐、教育、生态保护于一体,代表旅游发展方向的新的旅游形式.在认真分析莱芜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发展生态旅游是莱芜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制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莱芜市发展生态旅游要高起点规划设计,加强管理,整合资源,扩大宣传,丰富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努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形成生态旅游热点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生态旅游内涵及辽宁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辽宁省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未来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芜湖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态旅游高速发展,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主流.为了能使芜湖市的旅游业稳健地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芜湖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效益功能进行定量分析。总结芜湖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发展潜力大;品位低,特色不突出;开发程度低,规模小;经济环境较好,通达性强。由此提出芜湖市的生态旅游发展应该是,不同区域采用相应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北部为自然和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东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西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模式;南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芜湖市旅游发展前景,对芜湖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实际和发展态势,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自诞生以来的概念发展进行了梳理.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的泛化现象,提出将生态旅游的概念彻底泛化的想法,其泛化原则就是将旅游资源同生态旅游资源等同起来,即任何旅游资源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在该泛化原则下,本文将生态旅游的各组成要素分别作了比喻,将旅游资源比作客车,旅游者比作汽油,旅游经营者比作车主,当地居民比作乘客,地方政府比作交警.最后在这个比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生态旅游概念模型,以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有个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旅游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斌 《环境保护》2002,(7):27-29
本文根据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及其判定准则,分析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和自然观光旅游的区别,纠正了将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误为生态旅游的认识,以期能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加,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已经蓬勃发展起来.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自然文化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依托丰富具有特色的自然文化资源,黑龙江省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着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推进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予盾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资源退化情况。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系统角度,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自诞生以来的概念发展进行了梳理。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的泛化现象.提出将生态旅游的概念彻底泛化的想法,其泛化原则就连将旅游资源同生态旅游资源等同起来,即任何旅游资浑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在该泛化原则下.奉文将生态旅游的各组成要素分别作了比喻,将旅游资源比作客车,旅游者比作汽油,旅游经营者比作车主,当地居民比作乘客,地方政府比作交警。最后在这个比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生态旅游概念模型,以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有个奎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用地是土地的一种利用形式,随着旅游用地的持续开发和利用,经常出现对生态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也使得旅游用地与生态环境的联系日益紧密,旅游用地的建设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完整和保护,同时生态环境的质量也直接反映出旅游用地的层次,决定着旅游活动的成败。然而旅游用地与生态环境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呢?从这一问题入手,深入理解旅游用地和生态环境的含义,探寻旅游用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针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矛盾等问题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实现两者之间共同的发展提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态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伟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03-105
生态旅游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带来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显露出不容忽视的生态、社会问题。讨论了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利弊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但不合理的开发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质面临污染等等。在分析腾冲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但不合理的开发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质面临污染等等。在分析腾冲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许多城市周边都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但有些地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忽视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导致出现众多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对乡村旅游开发常出现的固体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植被破坏、人文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时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并以安徽省蒙城县坛城镇乡村旅游规划为实例进行探讨,以期望为中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仅保护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还为旅游业的后续开发提供条件。分析了大理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森林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当前森林生态旅游中突出表现的问题,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森林旅游是现阶段旅游界关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且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森林生态旅游也在随之高速发展.但在充分满足人们"返璞归真"愿望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项目,也是当前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做好森林生态旅游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和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在中国已形成很大的发展趋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旅游的环境管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状态的中国来说,旅游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主导性力量之一,并且越来越多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开发利用,为提高当地经济水平起到了奠定性作用。然而基于调查却发现在此期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在进行旅游规划设计时过于强调经济效益,明确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再加上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特点,极容易为生态环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而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充分引起自身对该方面内容重视程度,促使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实现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岛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旅游开发将对海岛带来环境影响.为保护和利用海岛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以蜈支洲岛旅游开发为例,采用矩阵法识别海岛开发生态影响因子,建立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滩、植被、保护动植物、珊瑚、珊瑚生态、景观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预测和类比分析等方法预测、分析和评价旅游开发活动的生态影响,并提出减缓对策,从而避免旅游开发造成岛屿的生态破坏,维护岛屿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