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淮河洪水调度及灾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冰 《灾害学》2004,19(1):54-57
2003年梅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本文概括了这次淮河汛情特点,总结了安徽各类防洪工程联合调度和科学防控的做法,就洪灾之后的治淮和防洪除涝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淮河 太湖流域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利华 《灾害学》1992,7(3):43-47
本文分析了淮河和太湖流域1991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认为这次灾害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洪涝灾害是淮河和太湖流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了解了这些成因,就可以为今后本区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研究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征,对降雨过程和暴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暴雨特性是梅雨时间长,梅雨量淮河以北多、淮河以南少,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通过淮河干支流洪水过程和淮河干流洪水特征值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洪水特性是水位高、流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干支流洪水并发,洪水组合恶劣.虽然淮河干流经过了大规模的治理,2007年洪水期间沿淮启用了蒙洼等9个行蓄洪区,但淮河中游仍然持续高水位,润河集至汪集段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表明淮河流域洪水灾害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科学调度沿淮行蓄洪区、如何协调淮河与洪泽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该流域的洪水管理.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淮河问题的由来及症结入手,由50多年的淮河治理引出了需求原则、协调原则、统管原则、投资原则、法规原则和科学治水原则。本文所指的"淮河整治"是:以水治水,顺其自然,兴利除害兼顾,治理开发结合,节流开源并举,利用保护并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淮河流域逐步建立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水旱灾害减灾体系、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系。"淮河整治方案"系指建构及运作淮河水系统的方案。这种建构及运作必须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互动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提出的"淮河整治方案要点"对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淮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选取淮河中游北岸典型区作为研究区,以统计分析为研究手段,在半定量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51-2010年的研究区降水、淮河干流流量和水位数据进行了内涝与外洪的遭遇分析,以确定研究区由于淮河干流水位高于支流水位造成的"关门淹"现象的严重程度。分析认为,历年来较为严重的6个洪水"关门淹"的年份按危害程度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1956,1968,2007,1991,2003和1954年。上述排序将为蓄滞洪区防洪除涝潜力分析在选择典型洪水年份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10年安徽省的各类灾害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徽是各种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旱、涝等气象灾害严重;生物、地质、环境和人为事故灾害等也经常发生并有加重趋势。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安徽上述五类灾害发生的情况,分析了这些灾害的相互关系,并对安徽未来l0年灾害发展趋势作出了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沿淮河干流展布的淮河构造变形带的断裂构造特征 ,分析了该构造变形带内中强地震与断层构造的关系 ,并结合淮河流域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分析 ,提出了中强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标志  相似文献   

8.
淮河上游洪水灾害可公度信息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华 《灾害学》1996,11(4):21-24
可公度信息系是一种源于天文学的预测方法,其实质是寻求事物发生的经验关系。本文应用此法对淮河上游的洪水灾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上游洪水灾害发生具有2a、4a、5a、7a、9a、11a、19a及71a等多种周期,并在1997年、2000年等年份的前后有可能发生大洪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安徽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呈同步活跃关系。本文对安徽的地震活动周期进行了划分 ,并用综合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安徽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研究 ,结果表明 :安徽目前正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震活动期 ,该活动期约在 2 0 0 6年前后结束 ,估计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为 5级左右 ,可能主要是 4~ 5级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91年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成因和减灾对策进行了概略分析,指出减灾的重要问题是坚持流域综合治理和区域综合开发战略,并推行现代集约农业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岩体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这些不连续面对岩体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具有较密集成组节理的岩体为研究对象,以Drucker-Prager准则和裂隙应力张开准则为基础,分别考虑岩块和节理面各自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岩体在各向异性强度准则下的理论方法,并建立了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用以描述节理岩体在强度方面的各向异性及其破坏特征。将该模型用于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工程中,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节理岩体围岩的破坏特征,与工程实践相符。研究成果对我国地下石油、核废料储存以及深埋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有的地震记录调整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的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较粗略的比例调整法、比较精确的调整傅里叶幅值谱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调整方法和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等。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谱拟和方法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难点;通过算例分析,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已有地震动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相差较大时,可先采用比例调整法粗调,然后再采用其他三种比较精确的方法继续进行调整;后三种方法都能快速地由实际地震动时程纪录得到拟和规范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时程,并一定程度上保留原始时程的非平稳特征;相比之下,时域内叠加小波函数的方法精度最高,调整完后不用进行基线调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西安市白鹿塬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塬位于西安市东南部,白鹿塬滑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白鹿塬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区域:白鹿塬的灞河一侧,河的古刘村一带,鲸鱼沟边。其中,灞河一侧几乎全为滑坡发生区,成群分布。在对西安市白鹿塬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地质与遥感方法总结了白鹿塬滑坡特征,认为白鹿塬边较大的地形差异、地层的二元结构、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人为的削脚是白鹿塬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遥感影像图上,滑坡区塬缘处呈现弧形陡坎状,滑坡区坡体较碎,坡体上冲沟发育,有双沟交汇现象;非滑坡区较平整,与塬面浑然一体。表明遥感影像在反映滑坡体方面很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利用蓄滞洪区的现有洼淀拦蓄洪水,实现其洪水资源化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以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例,建立了蓄滞洪区洪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对风险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了大黄堡洼7种洪水资源利用情景下的综合风险度、相对风险度、损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与综合风险度相比,相对风险度更为直观形象,便于决策者判断,据其能更及时地做出应对策略,了解损失、效益值受蓄水量和淹没范围的共同影响。最后综合分析风险、损失、效益计算结果,优选出合理的洪水资源利用情景,并分析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黄玉华  雷祥义 《灾害学》2005,20(4):47-50,56
结合野外调查,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对泾阳南塬塬边斜坡各评价单元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塬边斜坡进行了稳定性区划.  相似文献   

17.
英文学术季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简称JMS ,中文译名《山地科学学报》)于2 0 0 4年4月开始和读者见面了。JMS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山地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为人类提供了70 %的淡水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和优美的景观资源。全世界约有5 0 %的人口依赖山地资源而生存。同时,山地又是地球各圈层交互作用最为复杂、地球表生过程最为活跃、全球变化影响最为强烈、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层次最多的地区,具有生物多…  相似文献   

18.
上海杨浦大桥是当时世界同类型桥梁中最长的斜拉索桥,为了掌握大桥的运行情况,确保运行安全,每年用在该桥上的养护管理费用相当可观,且程序繁琐。如何找到既简单实用,又节约费用,就能起到一定的养护监测作用的方法?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强震观测资料,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得到大桥的随机振动中某些振型的频率及阻尼比,在地震、台风过后或经一长段时间车辆运行之后,看其相应振型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以达到维护监测的目的。从所得的结果看,此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用于大桥主塔等的养护。  相似文献   

19.
减灾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减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史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减灾活动以赈灾为主,帝王“祭天求恕”,“防灾吏制”,安抚于民。清末民初1800至1949年间计发生巨灾25起,死亡4993万余人,总灾亡则近亿,年均灾亡60万人以上,这段惨痛的灾况记下了十分难得的灾情史,泣血于残野。新中国成立后,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为减轻灾害损失,逐步建立了气象、水利、农林、地震、海洋、地质等专业的灾害科技与减灾工程,政府并组织社会兼事抗灾、救灾、应急减灾,国家减灾实力快速增长,已取得突出减灾实效,这个阶段比第一阶段灾亡人数下降了90%以上,但年均灾亡人口仍有1.2万人左右。该阶段的工作特点是以单灾种纵向体系为主,不同灾类的监测、预报水平尚高低不一,这与成灾机理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的强弱有关。21世纪初,随全球增温之势锐升,多类极端灾变遍及各洲,促使许多国家发动全社会人众共同探求“综合减灾”之路;我国政府已迅即开展全社会应急减灾行动,开启了“综合减灾”之先声,这是减灾事业步入第三阶段的先导。综合减灾应该是全社会相关部门和民众的统一行动。目前尚有3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多种自然灾害之间成灾机理相关性的研究,其对象是灾害群与灾害链;二是全社会减灾要素综合运作预案的优选;三是如何核算减灾投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正、负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罗彬 《防灾博览》2010,(2):54-59
<正>长江岸线资源是指长江沿岸规定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共同组成的地带,包括江心洲、外滩圩和长江主要支流入江口河岸等,属特殊的土地资源。随着沿江经济带的高速发展和沿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岸线资源在沿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岸线用途日趋多样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