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除含有SO_x外,还含有NO_x.一般的排烟脱硫及脱氮技术,通常是分别净化SO_x和NO_x,在经济及技术上往往不尽合理.假如在净化烟气的SO_2过程中,一同将No_x除去,那是极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低浓度SO2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确定了由NaH_2PO_4和Na_2B_4O_7组成的缓冲溶液作为废气脱硫的吸收液.考察了吸收液中NaH_2PO_4浓度、吸收液中NaH_2PO_4/Na_2B_4O_7值、吸收液中SO_2含量、吸收温度和液气比等因素对SO_2脱除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喷射塔中用该吸收液脱除废气中SO_2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催化剂,应用于SO_2的净化处理.采用XRD、SEM、TGA和N2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热法所制备的MOF-5,具有规则的立方体结构,尺寸在2—3μm左右,且比表面积可达1024 m~2·g~-1,孔容可达0.65 cm~3·g~(-1).系统考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MOF-5催化剂对SO_2的吸附能力,表明在200℃以下,MOF-5催化剂对SO_2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25℃时MOF-5催化剂对SO_2的最大吸附量为4.3 mmol·g~(-1).吡啶吸附和CO_2-TPD分析表明溶剂热法制备的MOF-5晶体具有较多的酸性活性位和碱性活性位,有利于SO_2的吸附氧化及存储.运用in situ FTIR系统研究了SO_2在MOF-5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行为,表明MOF-5催化剂表面的主要生成产物为硫酸盐,特别是双齿双核硫酸盐居多.进一步对MOF-5催化剂吸附储存SO_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烟气脱硫作为净化大气、遏制酸雨的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在工业应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炭法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商业化应用,能够100%脱除烟气中的SO2.国内、外在炭法烟气脱硫的工艺研究和机理探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以多孔炭为物理吸附剂,通过变温吸附来获得纯SO2;以多孔炭作为催化剂,将SO2催化氧化变为硫酸.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35S同位素标记法和两种常规化学分析、一种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SO_4~2-的优劣.用本法和BaCrO_4分光光度法研究土壤对SO_4~2-的吸附-解吸特征,表明两者测定结果接近,且所得规律一致.酸雨研究中,在样品数量多、SO_4~2-分析任务重且仪器、设备条件具备时,本法为便捷、准确、较理想的SO_4~2-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负载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脱硫性能。为研发适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低温脱硫的活性炭,以椰壳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镍浸渍法制备载镍活性炭,使用模拟烧结烟气开展了炭基和载镍(0.5%、1%、2%、3%、4%)活性炭(0.5Ni/AC、1Ni/AC、2Ni/AC、3Ni/AC、4Ni/AC)脱硫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炭基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炭基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时,炭基活性炭脱硫效果最好,反应温度越低对物理吸附越有利,反应温度越高对化学吸附越有利;分析表明炭基脱硫机理为SO_2、O_2和H_2O被活性炭吸附成为吸附态,主要在微孔条件下形成硫酸。载镍活性炭脱硫反应温度、空速和SO_2入口质量分数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时,1Ni/A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硫率,其保持100%脱硫率的时间长达120 min;脱硫剂的脱硫率随空速的升高而不断下降,低空速有利于反应的进行;SO_2的入口质量分数在0.1%~0.3%时,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分析脱硫前后催化剂表征结果可知,脱硫反应后会在活性炭孔表面出现大量脱硫产物,堵塞了活性炭孔道,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中断了催化剂脱硫反应链。当焙烧温度大于900℃时,镍全部以单质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中;600~800℃焙烧温度条件下,脱硫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镍的主要存在形态为Ni O。当Ni的负载量为1%时,脱硫剂具有最好的脱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烧结烟气低温脱硫及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用土壤硫形态连续提取和微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石灰土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硫(TRIS)、有机硫含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类群和数量,目的是阐明西南酸沉降地区土壤中硫化物积累和SRB的分布特征。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要的无机硫形态。石灰土中检出脱硫叶菌属和脱硫弧菌属-脱硫微菌属类群。石灰土剖面中SRB数量与TRIS含量增大的深度对应SO_4~(2-)-S含量降低的深度,指示石灰土中存在SO_4~(2-)异化还原反应。石灰土较高pH值和较低的黏粒含量不利于SO_4~(2-)吸附,生物滞留后剩余SO_4~(2-)主要通过淋溶迁移出石灰土剖面。有机硫是石灰土中大气酸沉降输入SO_4~(2-)的主要硫滞留方式,在硫沉降输入通量显著降低后,石灰土中有机硫矿化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导致大量SO_4~(2-)输入流域水体,与SO_4~(2-)淋溶输出有关的流域土壤和水体物理化学组成变化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喷雾干燥吸收去除烟道气中的SO2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秀菊  肖佩林 《环境化学》1993,12(2):105-110
本文报道了处理量为2000m~3/的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试验的结果。化学计量比、烟气绝热饱和温度值、喷雾轮切向速度等因素,对脱硫的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以石灰为吸收剂,当趋近绝热饱和温度值为24.5℃,化学计量比为1.2—1.8时,吸收塔的脱硫率为66—79%。而烟气中SO_2浓度增大时,脱硫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酸性条件下,借助过渡金属的催化氧化性,可以将烟气中的SO_2转化为S(Ⅳ),以Fe~(2 )为能源,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将Fe~(2 )转化为Fe~(3 )的T.f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引入脱硫吸收液以维持Fe~(3 )浓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对T.f菌的驯化以及微量营养物质的加入,是T.f菌发挥其功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孙英  周金龙  魏兴  雷米  曾妍妍  马俊  尹鹏 《环境化学》2019,38(11):2601-2609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平原区为研究区,对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由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地下水属于总溶解固体、总硬度偏高的中性-偏弱碱性水,地下水中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SO■为主.采用Piper三线图对2014年和2017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SO_4·Cl-Na·Ca型和SO_4·Cl-Na型过渡到以SO_4·Cl-Na·Ca型和SO_4·Cl-Na·Ca·Mg型为主.通过Gibbs图解法、离子比值法和饱和指数法等对地下水水化学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部分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大气降水、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湖南第四纪红粘土及其发育的旱地和水田表层土壤对SO_4~2的吸附.结果表明这三种土壤吸附SO_4~2的顺序为;红粘土>旱地红壤>红壤性水稻土.而且随介质pH的升高,SO_4~2吸附量减少,吸附机理也发生改变:当介质pH6.5以后,解吸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慧良  谭龙 《环境化学》1990,9(4):71-75
本文通过对麦草碱性亚硫酸钠制纸浆的废液进行湿裂化处理,把废液中的硅化合物变为SiO_2固体分离除去,以排除硅化合物在碱回收过程中造成的传热性能差、液体不易流送等干扰.对处理后的液体(黄液)进行汽提.燃烧、吸收等试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汽提可除去绝大部分S~(2-),燃烧可防止有机化合物的循环积累.黄液中的NaHCO_3及Na_2CO_3在吸收SO_2过程中可顺利地转化为Na_2SO_3直接用于蒸煮,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本地产‘红提’葡萄果实为实验材料,运用SO_2两段释放处理结合冷藏的商业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保鲜剂SO_2对鲜食葡萄果实采后抵御病菌感染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使用SO_2保鲜剂可使‘红提’葡萄的贮藏期延长,在60 d贮藏期内SO_2处理组葡萄果实好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贮藏期间,葡萄果皮中次生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升高,次生代谢产物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升高,其中SO_2处理组各指标的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多酚氧化酶活性在SO_2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均降低,但SO_2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表明SO_2保鲜剂能够增强‘红提’葡萄果实次生代谢途径,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壁结构防御能力.SO_2处理组葡萄果皮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说明SO_2处理能增强果实的抗病防御应答,提高果实抗病防御能力.本研究表明SO_2能介导‘红提’葡萄采后贮藏期间抗病防御应答,促进果实保鲜,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监测论证了锅炉烟气湿式碱法脱硫净化装置耗碱量与锅炉实际二氧化硫排放速率的关系,分析了净化器循环水pH值变化与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并推导出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泰莱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现场调查以及测定盆地各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成份,初步研究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泰莱盆地各地下水中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主要水化学类型有HCO_3-Ca型、HCO_3·SO_4-Ca型、HCO_3-Ca·Mg型、HCO_3·SO_4-Ca·Mg型和SO_4-Ca·Mg型,部分地区NO-3较高.研究区地下水中,离子基本以牟汶河为中轴线,由盆地边缘基岩出露区向盆地内部,呈逐渐上升趋势.盆地内地下水中,离子含量主要受水—岩作用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区域内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岩和石膏等硫酸盐岩的共同溶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湘南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对NO_3和SO_4~(2-)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红壤对NO_3~-的吸附在浓度低时为负吸附,浓度高时为正吸附,吸附机理为非专性吸附,红壤对SO_4~(2-)的吸附等温式以Freundlich方程最好,在达到最大吸量(X_m)之前,SO_4~(2-)以置换羟基(—OH)的配位吸附为主;而在达到最大吸附量以后,以非专性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简单的携带式采样技术、用浸渍三乙醇胺的分子筛13X装填的固体吸收剂采样管采样、用淋洗液(0.003M NaHCO_3/0.0024M Na_2CO_3)把定量吸附在分子筛上的NO_2和SO_2提取出来。提取液为含NO_2~-、NO_3~-、SO_3~(2-)和SO_4~(2-)的混合液,加入过氧化氢把SO_3~(2-)氧化成SO_4~(2-),继用离子色谱法测定NO_2~-、NO_3~-和SO_4~(2-),以NO_2~-和NO_3~-的离子浓度之和换算出样品中的NO_2浓度。文中讨论了固体吸附剂的制备、影响固体吸附剂吸收效率的因素、固体吸收管的吸收容量以及吸收剂的稳定时间,并与几种液体吸收剂作了对照。  相似文献   

18.
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与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烟道气中SO2的微生物转化方法,为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进行了烟气脱硫菌株的筛选和影响烟气脱硫效率有关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菌株中,5-2-1菌株的脱硫效率最高.培养12 d后,脱硫率达67.20%,与单一菌株相比,混合菌株有更好的脱硫能力;重金属、有机物、氟化物质对菌株脱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液中添加Fe3 、Mn2 不仅能促进菌株生长,还能提高生物菌株的脱硫能力;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生物菌株脱硫能力大小的因素顺序为:Fe3 >Mn2 >联苯>SO2 浓度>Cr3 >pb2 >pH,通过F显著性检验得知,Fe3 、Mn2、联苯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太原市2013年5、6、12月和2014年1月大气中SO_2、NO_2及PM_(2.5)中水溶性离子SO_4~(2-)、NO_3~-浓度,分析了大气中硫和氮的转化率(Fs、Fn),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气中SO_2、NO_2的浓度夏季(5、6月)分别为89.98、64.73μg·m-3,由于燃煤供热冬季(12、1月)SO_2显著升高,SO_2和NO_2分别为119.09、63.92μg·m-3.PM_(2.5)中水溶性离子SO_4~(2-)、NO_3~-夏季分别为16.54、6.87μg·m-3,冬季显著降低,分别为12.79、5.53μg·m-3.参照硫和氮气固两相转化模型,Fs夏季(0.13)高于冬季(0.07),Fn变化较小,夏、冬季分别为0.08、0.06,与南方城市相比,Fs较高,Fn较低.硫、氮转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且不同季节主导因素不同.温度和O_3浓度对整个采样期间的硫转化起主要作用,冬季SO_4~(2-)与PM_(2.5)和湿度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显示SO_4~(2-)主要来源于均相气相反应,冬季部分源于非均相反应.夏季相对湿度和O_3浓度可明显促进氮转化,而冬季NO_3~-生成还与PM_(2.5)和温度有关,说明夏季氮转化以均相液相反应为主,而冬季NO_3~-主要源于非均相反应.此外,NH+4与SO_4~(2-)、NO_3~-的线性分析表明,大气氨有助于气相中的硫、氮向颗粒相转移并转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武汉市大气SO_2污染.根据武汉城区1984年至1988年的大气例行监测数据,分析了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监测点的SO_2一次值、六个功能区的SO_2点日均值、城区SO_2点日均值和年日均值的率频分布特征并比较了城区和六个功能区SO_2污染水平及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