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诠释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基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论证了“新四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协同发展状态下的“新四化”互动关系模型,分析了“新四化”之间的协同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指出政府部门在“新四化”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从中国整体绿色发展转型进程和状态看,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维度的绿色转型发展较快较好,社会维度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在社会生活和消费领域推动绿色转型是中国政府应关注和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国合会2018年主题是“创新引领绿色新时代”,本项目作为“创新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课题下的专题研究,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下如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从许多地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看,科技人员创业需要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然而,这个风险投资又从哪里来呢?它是唯一的资金来源吗?   现在社会各界都有很重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问题。但是,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不少论点把高技术产业融资的方式看得过于单一,以为仅仅限于风险投资。二是对风险投资的特点把握得不够准确,以为可以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机构或事业单位兴办。实际上在高技术企业创业的各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是不同的,融资方式也就因时因企而异。   为了完善高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需要根据高技术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多种多样的融资形式。在新技术产品的早期开发阶段,往往需要慧眼识英才的“天使投资商”对萌生中的小企业提供小笔“种子资金”。为了发展这种“天使投资”,需要鼓励各类投资者进入,还要提倡社会团体建立此类基金。……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人与自然发生矛盾时产生的。它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木变革传统模式本身,单靠对环境问题采取“亡羊补牢”式的治理,环境问题永远不可能根本解决。当务之急是解决人们思想领域里的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而思想领域里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是顺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的一种全新观念,其基本含义是“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经跨越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3000美元的门槛,正在建立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新机制和新体制,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定位,迈出新的步伐。催人奋进的发展背景,需要教育直面新的问题与机遇,进行新的改革,尤其是对教育的核心——课程框架与教材内容结构进行新的构筑,以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更好更快为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上海将以“先一步、高一层”为目标,率先完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任务。经过三年多的理论观念层的先行研究,二年多的行动研究,和一年…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类对于气候改变、气候失常、空气污染和臭氧耗竭等的关切,对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环球同此凉热”,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人类持续生存和各国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对环境保护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能否避免等问题,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的。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私有制为社会基础的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私有者在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所追求的是剩余价值。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或私有者集团是不会甘心去购买那些生产不出  相似文献   

8.
杨学军 《绿叶》2013,(11):66-7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概念,并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过去我们说得更多的是“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与之相比.一字之差.却体现出理念上的巨大变化。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通过切实措施把它落到实处?这是一个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杨学军以一个学者的视角,展开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保持人类的生存环境。经济的“量”增长应向“质”的发展转化,而经济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协调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盲目用科学手段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应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10.
“自然植被”这个词如今常被人们提及,它指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前不久听到一位艺术大家说出了“精神植被”一词,眼前忽然一亮,这不仅是一个新概念,更是一个新境界。自然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个民族需要传统文化的承袭,同时又需要不断的创新,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人都该像百川入海一样,为本民族努力注入文化新元素,使创新成为一种新的理论结晶,这时候,新的传统便会诞生。先进的文化不是照搬,借鉴也不是套用,不是克隆。我们日常听到的“媚俗”,那便是自身文化发展的反悖。这个“媚俗”其实只是低俗的审美满足,感官满足。充斥舞台的美媚靓妞,把《上甘岭》唱得像“我家后院的自留地”;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绿色社会的最小单元,加快推进“绿色家庭”创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从绿色生活宣传、激活创建活动、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努力。绿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定的社会基础。当前,各地正在以绿色家庭创建为抓手,通过发挥家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绿色家庭创建活动,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主动成为绿色生活、减污降碳的拥护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的概念出于董仲 舒,本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涉及本体 论的命题。在理学中,“天”既是“人” 的开始,也是“人”的终点,即从 “天”、“人”开始,经过主体自身的 认识与实践,以实现二者的合一。今 日环保主义者在新的视角下,重新 阐释了这一概念:“天”即自然界, “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 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 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于孔 子,发展于孟子,经董仲舒理论化、 系统化后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博采众长, 融各家学说于一炉,对“天人合一” 有其独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绿色书架     
《中国环境政策报告——生态移民》新吉乐图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20.00元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系统或者以防患于未然为目的,停止地区居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把地区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即为“生态移民”。“生态移民”的实施状况如何?它能否实现其初衷?围绕这一主题,这本论文集主要从生态、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牧民家庭迁移之后的收入在降低,而发展集中饲舍牧业需要大规模的灌溉,这导致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在有的地区,“生态移民”导致了新的草原开垦。此外,这本论文集对文化多样性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书中指出: “生态移民”政策将使多种多样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单一化,使“异质”的文化走向“均质”;环境问题和文化问题互为表里,游牧文化消失的代价正是沙尘暴的肆虐;“以人为本”可理解为“以文化为本”,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萍 《青海环境》2011,21(2):73-7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呈高峰态势,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环境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环境保护工作方法远不能满足科学化环境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青海实际,阐述了青海省环境信息化发展现状,并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十二五”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郭嘉  罗晔 《环境技术》1993,(6):33-35
磁光盘存储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光学信息存储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本文针对磁光盘测试过程中所需的宽温环境,进行了高温状态和低温状态的设计,实现了测试系统对环境所要求的各项功能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第七次情报会议提出“科技情报工作,要适应我国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方针,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一、情报研究成果商品化在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还不算很长,人们的情报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对情报的方向、任务的认识,尚停留在“概念”“传统”性阶段,缺乏深入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成为今年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在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这昭示着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神州大地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我们人类依赖着唯一的生物圈维持生存和发展,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就是说,持续的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  相似文献   

19.
高校文书档案立卷改革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立卷程序繁琐复杂,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效果也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已不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必须转变观念,把工作重点由“重藏轻用”转移到“简化管理、强化检索、重在利用”的新思路上来。新的规则取消了案卷,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简单、易学、实用,有利于档案的保护、查找和利用。在新规则的实践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也需灵活掌握,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志华 《绿叶》2010,(8):71-77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