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路径探索,文中介绍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包括完善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的管理,提出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的培养,主要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的成绩、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建设案例和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问题,最后提出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思想培养路径,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意识要深入大学生心中,生态环境意识与大学生的行为结合和生态环境意识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是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的重点.生态环境研究中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将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将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伴随人类的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消耗已经超出其自身恢复能力,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改变,探索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出发,阐述了以市场为中心和以政府为中心两种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央、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本文阐述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定义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并阐明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的建设思路。建议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创新,构建面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管理业务与支撑体系“大融合”,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建筑施工质量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介绍了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和建筑施工质量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然后对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进行探讨,探讨了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现状和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的预防,通过对建筑施工中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分析,可以得到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就要加大投资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用水是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概述了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法律保护的进展,即明确了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地位及用水顺序,分析了生态环境用水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我国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保护必须进一步加强。具体建议是:不仅应确立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分配的责任主体,也要明确生态环境用水保护的责任主体;应加强生态环境用水信息公开,实现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低成本或零成本,完善生态环境用水公众参与机制;应强化监管依据的系统性,加强监管主体之间的联动,完善生态环境用水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设良好的机场生态环境,实现军用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明确了军用机场生态环境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军用机场组成和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军用机场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以及军用机场生态环境系统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实现军用机场生态系统评估,这对指导军用机场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组建,由政府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然而在政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与监测结果公信力不足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缺位的客观现状。未来应当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过程中通过健全环境监测市场规则,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严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等方式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分析了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在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空气和水土质量监测、生态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结合应用实例,对某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评价,进一步验证了 3S技术的可靠性,提升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促进生态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陕西省体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首先给出研究意义,讨论了体育生态环境的作用,探讨了陕西省体育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主要包括陕西省体育从业者的生态意识问题、陕西省体育系统的生态性问题、陕西省体育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和陕西省体育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最后给出加强陕西省体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系统建设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完善组织领导与完善法律法规、场地设施建设与优化体育生态环境和体育工作者的素质与生态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是干旱区城市实现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位于腾格里沙漠东部边缘的巴彦浩特为例进行干旱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在对巴彦浩特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及原则。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巴彦浩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范围,并提出了实施巴彦浩特生态环境规划的措施及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内蒙古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特征,以全面反映我国北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主要研究目的,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结合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成果,建立了横跨我国“三北”地区的区域性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值得探讨的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系统理论探析生态环境的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环境和生态系统理论,界定生态环境为生态系统理论所理解和同构的环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等概念作了具体说明,解释了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和方法。最后简要论及生态产业和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因此 ,在此区域进行油田开发建设 ,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以保护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建设相关资料,总结和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探寻城镇化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以及对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国家宏观政策,阐述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在调查和研究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资料基础上,总结列举了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结合典型案例——沈阳市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中好的举措,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农村生态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福建农村与农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依据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农村环境保护理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构建了福建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福建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以及为农村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刻了解当前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为福建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增加深度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动态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是我国南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剖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性的影响,分析鄱阳湖流域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不同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生态质量等级为差和较差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北部的低海拔平原与台地,质量等级为优和良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南部的丘陵山地区域;(2)近30年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呈改善趋势,改善地区主要位于低海拔平原区域;(3)人口密度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中驱动力最大的影响因子,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夜间灯光指数因子q值多年来呈升高趋势,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阜新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学、生态学及矿区修复基础理论,从煤矿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环境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等级标准三大模块出发,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根据煤矿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RMMER(Regulation of Multitudinous Min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模式,建立自然禀赋维、生态环境维及人文指数维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确定煤矿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三维体系下的16个指标因子;利用"多手段结合"的原则,确定煤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标准及相应等级阈值。分析辽西阜新矿区煤矿开采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采用信息提取技术定量指标因子;提出利用多次迭代法建立指标因子判断矩阵的方法;建立基于改进式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煤矿生态环境指标权重的阜新煤矿生态环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应用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给出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改善日益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处理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连云港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例,分析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