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本刊作者鲍学杰在《论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本刊 2 0 0 1年 1、3、4期 )一文中提出的建立环境仲裁制度的建议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文作者于言午、齐学坤在同意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又对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欢迎读者和作者继续来稿 ,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一个难以言尽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北京月坛中学的学生孙冉的《我眼中的日本同龄人:从素质差异看教育差异》一文。小作者从自己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出发,发现了中日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差异:与中国青年不同,日本青年为避免“热岛现象”而宁用扇子不开空调;为避免地铁站成为垃圾站而将废物装进手提包带回家;爬山时尽管身体处于极限状态也不忘捡垃圾……。结合近年来媒体关于学生破坏环境的诸多报道,我们不难得出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低效这一结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念落后陈旧,环境思想空泛。“人类中心”的自然观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可…  相似文献   

3.
<正>张坤民老师翻译了一本日本著作《环境经济学新论》,书中谈到了日本"先污染再治理"的例子,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全书十章,从环境问题、环境治理、环境经济评价、环境政策手段、环境修复、企业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对入门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读物。《环境经济学新论》之"新"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潜在能力(Capacity)和治理(Governance),这体现了作者在新时期处理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核心思想。他将环境问题扩展为可持续性的问题,涵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即环境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保护资源,而是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刊自1980年创办以来,在编辑部周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由读者、作者和编者组成的所谓“杂志社会”。在杂志社会中,编者乃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没有作者就没有作品,编者本领再大,也难为“无米之炊”。12年来承广大作者对本刊的厚爱,几乎每天都收到一些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各种各样的稿件,这样才使我们的刊物从未断过“炊”。  相似文献   

5.
防渗材料在日本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四法  杨杨 《环境工程》2006,24(6):68-70
介绍了日本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造和防渗材料的分类,以及近年日本各种防渗材料的使用情况。同时作者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构造。  相似文献   

6.
赵挺 《环境科技》2005,18(1):F002-F002
在2005年春天来临之际,改版扩刊后的《江苏环境科技》与读者见面了。它倾注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悉心关爱,借此机会我谨向所有支持它的作者、专家和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改刊启事     
<正>经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审批同意,自2013年起,《地球与环境》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衷心感谢广大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一如既往地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政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日本和韩国同处于东北亚地区,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相互交流与合作。本文从日本和韩国在环境政策制定和施行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分析入手,借鉴日韩两国环境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完善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9月2日,第一届中日环境技术合作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40家来自日本的大型环境企业齐聚一堂,与中国环境企业和环境专家一同交流中日环境合作经验,共商中国环境产业发展蓝图。作为全世界技术立国和环境立国的典范,日本在环境领域积累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  相似文献   

10.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自1982年2月颁布实施以来,在促进企、事业单位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等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益,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然而,该法在实施过程中,人们发现对部分新建项目难免出现的污染问题还缺乏督促解决的办法,有碍于新污染源的尽快治理。就此问题该文作者提出了“排污收费的双轨制”新观点。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商榷的价值。为此,刊登出来,欢迎读者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实地考察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洲的三个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加州环保署、南加州水质控制局、南加州空气质量控制局的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总结了加州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中国城市一级环保局的实际情况 ,对中国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日本八大公害案件的裁决对日本环境法发展的影响,如法制思想的转变,判例的应用,民事责任制度的发展以及环境管理机构的完善等,讨论了其对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许克 《环境》2011,(1):6-11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在此选取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州环境科学》2010,25(1):41-41
<正>2009年11月16~18日,在珠海市召开了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15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对海洋环境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海洋赤潮方面的问题,现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导摘录於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序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缓慢发展后 ,如今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蓝图是 ,2 0 0 2年开辟中国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据专家权威人士预测 ,2 0 0 2年~ 2 0 0 5年 ,中国的轿车需求将保持 2 0 %~ 2 5 %的年增长 ,其中私有车辆将保持在 3 3 %的增长水平 ,2 0 0 2年 ,中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为 70 0万户 ,到 2 0 0 5年将是现在的六倍 ,增加到 42 0 0万户 ,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汽车使用国。汽车进入家庭 ,是中国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快节奏工作的需要 ,而且还可以推…  相似文献   

16.
曲格平先生1930年出生于山东肥城,70年代初即从事环保工作,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人之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任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随后任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联合国环境大奖、日本蓝色星球国际奖、荷兰金方舟大奖等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从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长期动向,对发达国家的日本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进行了比较.环境质量的分析数据采用了大气污染物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经济发展的指标采用了美元换算的人均GDP.从日本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变化可以观测到基本符合倒U形曲线的环境库兹涅茨规律,特别是在硫化物的排放变化方面.中国的人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依然呈上升趋势,但是近年来单位GDP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的变化开始趋向于倒U型曲线.  相似文献   

18.
信息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获审读专家组好评和学术界认可在环境保护部主管下,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和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领导下,在全国各界作者和读者大力支持下,政研中心负责办刊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改版一年来,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及社会影响显著提高,获环境保护部审读专家组好评和学术界及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9.
主编寄语     
《安全、健康和环境》已走过了4个年头,期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石油化工职工的厚爱,在大家的呵护下,刊物越办越好。在2005年新年到来之际,我首先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大家拜个早年,祝所有读者、作者新年快乐!  相似文献   

20.
井文涌 《环境保护》2000,(11):47-48
在我从事大学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 23年里,我读过曲格平教授不少文章和著作,也直接听过他多次讲话和报告,使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得到了启迪。这次,读完新近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曲格平教授的《梦想与期待》之后,更令我十分振奋,获益匪浅。   《梦想与期待》收集了曲格平教授自 1997年至 2000年间的讲话、演讲和报告以及答国内外新闻媒体的记者提问。虽然各编章相对独立,但读起来却是一本内容翔实,前后连贯,主题突出和时代感很强的著作。   第一,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讴歌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