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完善了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对管理部门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行政不作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增加了处罚措施、加大了处罚力度。本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2.
闫绪娴  刘杨  王俊丽  范玲 《灾害学》2024,(2):201-207
智慧应急既是城市减灾治理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前瞻性概念,也是智慧城市在风险社会中需要不断探索的理论前沿。该文从城市减灾的视角,系统阐释智慧应急的技术内涵、治理内涵和价值内涵,实现智慧应急赋能城市减灾的本土建构;通过全景式观察智慧应急赋能城市减灾过程中所存在的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共享难题、技术驱动与制度变革间衔接问题以及技术与权力滥用引发“数字利维坦”之恶等现实困境;尝试从建立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和协调价值主体利益诉求等维度探索提升路径,以期为智慧应急在城市减灾应用与实践中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3.
祝明  徐富海 《灾害学》2014,(2):165-169
一个完善的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包括基本理论、组织机构和管理框架等三个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但还存在机构缺乏强制力、信息保障不力、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中的信息沟通、技术保障、运作规范入手,构建自然灾害综合协调管理框架,并在法律制定、机构设置、信息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强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风险集聚,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城市生命线工程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急需全面感知、全面接入、全面监控、全面预警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基于"数据+模型+共享"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共享云服务平台并在合肥市应用,提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的数据架构和服务模式,将监测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进行融合,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规律,实现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综合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时强调,要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素养,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2日下午,王勇在北京参观了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察看了灾害防控与救援准备、应急保障与指挥凋度展示,观摩了灾后人员搜救、安置救助以及京津冀救援力量协同演练。  相似文献   

6.
为健全完善我国多元化巨灾保险模式,在研究我国巨灾风险和巨灾保险现状,分析国外巨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 4 个方面的途径:(1)坚持政府主导,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普惠保险;(2)发挥市场作用,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险产品;(3)运用金融工具,建立多元协同的风险分散机制;(4)注重“以防为主”,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议统筹政府、保险行业、减灾部门和社会资本的资源和力量,构建基本保障能“兜底”、保险产品多元化、 风险分散有支撑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构筑巨灾风险共同体,提高全社会的抗灾韧性,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灾害学》2020,(2)
为保障特殊灾害环境下的人员生命安全、指导装备体系建设,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军事领域装备体系构建优势以及我国生存保障装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特殊灾害环境生存保障装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针对高原高寒灾害环境进行了该方法的案例验证。研究表明:军事领域采用基于能力的论证模式、"自顶向下"的需求生成机制以及统一的体系结构框架来指导装备体系构建,解决了难于应对非对称威胁、联合作战能力不足、装备间无法互联互通等难题,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的生存保障装备体系构建方法,充分考虑了灾害环境风险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了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机制,增加引入了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能够确保装备体系有效满足特殊灾害环境下的人员保障需求。案例分析说明该方法逻辑清晰、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能够指导生存保障装备体系构建,对指导其他灾害环境装备体系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论,结合灾区实地调查结果和部分适时气象、水文资料,从降雨、洪水、灾情以及减灾模式等对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的主要致灾因子是洪水、内涝、滑坡、泥石流,而城市主要为内涝;此次巨灾是在强热带风暴引发的暴雨、湘江流域中上游多山的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工程建设不合理、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薄弱以及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建立综合减灾范式、提高巨灾应急管理能力等应对巨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科  张森  张萌 《灾害学》2021,(4):175-180
新冠疫情呈现出散点多发及不可预见性等特征,针对城市社区制定合理高效的预防与管控措施尤为重要。结合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武汉市265个疫情社区的空间特征与感染率分析,发现疫情社区的感染率与社区建成年代要素、规模要素及管控特征要素存在较强线性关系,与社区周边公共设施要素、空间布局要素、人口要素线性关系较弱。基于此,提出社区潜在疫情风险评价模型,从社区潜在风险识别评价、防疫圈划分及防疫管控机制三个方面,制定社区“防疫圈层”规划策略,构建多级共享的“社区-生活圈-城市”防疫体系,满足管控状态下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提升社区应对突发疫情的抵御能力,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0.
赤天 《防灾博览》2015,(1):60-61
日前,以"城市病"与城市治理为主题的2014中国城市学年会在杭州举行。在城市生态环境分论坛上,专家们就雾和霾从何处来,为何雾霾难以驱散,如何治理"城市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指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虽受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制约,早期呈现出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但随着城市汽车拥有量的激增,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逐渐加重,这使得我国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出复合污染的态势,即由煤烟型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他污染叠加构成。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20,(2)
以洪涝灾害风险为主题,将1999-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工具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归纳发文数量、分布特征和研究热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洪涝灾害风险研究研究热点呈现"灾害整合-气候变化-安全管理学-社会生态学-城市复杂性科学"的时空演化路径;研究主题涵盖"灾害认知研究"、"理论技术研究"和"典型区域研究"三方面内容。依据已有分析,对未来洪涝灾害风险相关研究方向进行预判和展望:理论技术探索聚焦于"精细化+自适应"设计;研究体系内涵由灾害认知评价向"超越工程至上"的适灾韧性体系转型,研究重心从应对和管理已知特定风险向更为灵活的适应和恢复过程转型,呈现涵盖"区域-城市-社区"(尺度)和"社会-自然-经济"(角度)的全面复合型研究内容框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需着眼于构建多元数据支持的统一标准方法体系,及有机互联、全面复合的适灾韧性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城市供水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保障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供水发展水平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城市家庭走向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供水面临很多问题,内涝积水和净水工艺尚未完善等问题,制约着城市供水的发展,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容  崔鹏 《灾害学》2013,(1):133-138
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经验表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风险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分析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成效基础上,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还存在总体发展不平衡、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综合减灾协调机制不完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和减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对社区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我国社区灾害管理工作:促进社区灾害管理立法,建立社会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加强灾害资源化利用,并注重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是火灾灾害系统的载体,街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火灾风险评估则是火灾风险管控的关键。本文先利用遥感图像识别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及K-means聚类获取街区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单位-街区-区域”层次的高密度建成区火灾危险性评估;然后通过POI(Point of Interesting)数据挖掘,识别城市空间用地类型衡量火灾损失,对高密度建成区进行火灾风险综合评估;最后利用聚类和异常值分析探究火灾风险空间分布,提出高密度建成区火灾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539个街区单元中,有37个为五级火灾危险性街区单元,45个为五级火灾风险街区单元;街区特征暴露性是影响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工业和商业活动范围是城市火灾的高损失区域;提出了集“重点监测点-重点监测区-重点改造区-消防优化区-改造优化区”于一体的石家庄市中心城区火灾风险防范建议;POI数据及遥感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风险溯源能力,还弥补了火灾风险评估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动态变化的局限。街区尺度的火灾风险研究为高密度建成区消防安全保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中国的大城市正面临着“建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转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作者在研究总结国外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趋势,论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应该创建的中国式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与法制。本文可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曾于2010年将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定为“减灾从社区做起”。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指出,要坚持群众路线,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只有社区层面真正做实防灾减灾工作,让社区内大多数居民了解和掌握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技能,才能切实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区居民提供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城市乃至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建松  王静爱  李睿  陈思 《灾害学》2011,26(2):91-95,113
农业旱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处在季风的尾闾区,降水极不稳定,旱灾频繁发生。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和农民访谈等基础上,从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非农经营收入、农牧交错的生产方式、生态建设以及设施农业五个方面,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旱灾适应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农牧交错带农业旱灾适应模式包括:"因地制宜"的空间适应模式、"减轻风险"的时间适应模式和"风险共担"的社会适应模式三个方面,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防范旱灾风险、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风险程度排序的模糊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强调了加强我国城市环境风险程度排序的重要性,然后将城市环境风险系统分解为大气污染环境风险等5个子系统。在建立包含14个城市环境风险因素评价集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贴近度理论分别构建了城市风险程度排序中“最优序城市”、“中序城市”、“最劣序城市”3个数学模型,这将有利于防范城市环境风险,提高我国城市环境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地质活跃的影响,致灾因素增多,发生洪涝、台风和地质灾害等的风险较高,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社会各界需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学习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生命和贝才产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各类灾害风险明显增多,城市安全设防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给防灾减灾工作带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2020,(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雾霾风险愈演愈烈,研究城市雾霾风险评估对治理雾霾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模糊数学理论,选取16个指标对湘南城市雾霾灾害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①衡阳、永州、郴州三个城市雾霾灾害风险等级分别为Ⅰ级、Ⅲ级、Ⅳ级。②衡阳雾霾灾害风险等级高于其他两个城市,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严重,城市建设项目众多,机动车辆数量较多,致使SO_2,PM2.5平均浓度较高。③衡阳、永州雾霾风险主要贡献者分别是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费与粉尘。最后提出了雾霾风险防控对策建议,期望为湘南城市防治雾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