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填埋场场地复用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丹  李启彬 《四川环境》2004,23(1):15-17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地复用技术是一种能增大填埋场填埋能力,避免过高的填埋场地费用的新方法。该技术在德国和美国的实践都已取得了成功。为使该技术能在我国得到推广和应用,文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实施条件,列举了部分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潜在问题,最后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以及对地下水的污染,介绍了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措施,包括顶部覆盖层、垃圾分层填埋、地表入渗水导流等;然后主要介绍了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加药法、地下曝气法、生物修复,等。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某镇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为例,介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及主要工程措施,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秦皇岛市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受到当地经济、交通、气候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环境保护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本文总结了秦皇岛市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鉴于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面的成效,将其运用到秦皇岛市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中,对研究区进行适宜性分区,依次划分为最佳场地区、适宜场地区、较适宜场地区、不适宜场地区。  相似文献   

5.
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田  孙卫玲  倪晋仁  周翠 《四川环境》2007,26(2):1-5,10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深圳市两个垃圾填埋场(A和B)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垃圾场A是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场B是生活垃圾焚烧底渣填埋场。垃圾场A渗滤液中COD、TOC、NH3-N、NO3^--N等污染指标的浓度比垃圾场B渗滤液高一个数量级。两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分别检测出主要有机物72种和57种,其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如酚类、胺类、杂环类物质。两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渗滤液A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渗滤液B中有机物多为长链烷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老港填埋场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容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容量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两种调节池容量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小型卫生填埋场为例进行计算,模拟出填埋场日渗滤液的累积图。在对两种设计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后,确定出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方法。旨在推广这种设计方法,使我国的卫生填埋场设计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老港填埋场地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6,(5)
正我国普遍存在城市"垃圾围城"现象,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对水、大气和土壤等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危害。如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解决垃圾占地问题势在必行,可以作为实现城市发展绿色化的重要抓手。而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对存量垃圾占地修复和治理,又需要对增量垃圾有效控制。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改造为静脉园区和北京丰台北天塘填埋场改造为用于环保总部的循环产业园区这两个案例都说明了垃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波,垃圾渗滤液回灌可以利用填埋场内微生物加速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可以利用回灌控制填埋场的含水量,促进填埋场的稳定.本文概括了渗滤液回灌处理的理论基础、工艺流程,分析了回灌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对表面回灌和地下回灌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推广应用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芊  张垒 《四川环境》2020,39(1):87-93
目前在大量垃圾填埋场库容逐渐饱和的背景下,老旧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存量垃圾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对老旧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主要分为异位治理和原位治理两大类,选择攀枝花市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实例研究,从不同环境要素方面分析原位封场处理与异地转运处理的环境影响,可为其他垃圾填埋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生活垃圾的焚烧综合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3月,我们到美国参观考察生活垃圾焚烧厂,共考察了5个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2个灰渣处理厂及垃圾分选厂等,受益不小。现着重介绍美国几种生活垃圾焚烧综合处理炉型和灰渣厂。美国以前由市运输公司运走的生活垃圾,大部分送到大型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理,小部分送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卫生填埋场越来越少,焚烧发电厂越来越多。因为卫生填埋场缺点是占地多,还污染大气、水源环境。焚烧发电综合处理之后,彻底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美国随着纽约市最后一个大型卫生填埋场于20…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与周边限建区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红霞  余杰 《四川环境》2010,29(2):100-103,108
随着我国城市垃圾状况和城市建设的变化,填埋场气体问题日益突出。探讨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合理确定垃圾填埋场周边建设的控制距离,科学设置垃圾填埋场的防护距离,已成为解决恶臭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将恶臭污染影响作为限制性因素,提出垃圾填埋场周边限建区的概念,并探讨了划分思路和原则,最后文章从恶臭污染控制因子选取、恶臭污染影响计算模式及参数选取等对恶臭污染防护距离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垃圾填埋场周边限建区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文章探讨的基于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影响的限建区划分方法,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及垃圾填埋场周边建设项目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渗滤液场内循环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水场内循环处理的两大研究流派-以欧美国家为主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和以日本为主的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根据我国城市垃圾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将准好氧填埋技术与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波液场内循环处理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尹学英 《四川环境》2007,26(6):106-111
城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垃圾渗滤液性质及处理工艺的现状,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气资源的产量估算及其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填埋场甲烷气体的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介绍了三种产气量估算方法及其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并指出运用数学模型对产气量作出预测,为垃圾填埋场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论述了甲烷气体的减排和综合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迪  张绍修  邓洪伟 《四川环境》2012,(Z1):188-193
随着城市化和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工业企业搬迁或遗留的污染场地数量与日俱增,亟须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工作,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本文综述了我国污染场地的产生及风险,污染场地管理、修复技术及工程实践进展,污染场地管理和修复的主要问题,场地污染防治与修复政策、技术和融资机制需求,旨在为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大片污染场地亟待进行修复。通过分析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综述了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及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特点及其效能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04,(9):44-45
由湘潭江麓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开发、湖南省环保局推荐的YZLK20垃圾压实机适用于各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这是以压路机为母体研制的适合垃圾填埋场工作的垃圾压实机。工作原理是依靠凸块滚轮及车体自身的质量和滚轮内的偏心质量旋转产生的激振力及驱动马达产生的驱动力联合作用对垃圾进行捣碎挤压压实,又依靠各凸块强大的附着力及双油缸推整机构,将堆积如山的垃圾推铲平整。该机的传动部分由行驶、振动、转向、推整四个独立的系统组成,均采用液压传动。二、技术关键垃圾振动捣碎技术;垃圾振动压实技术(压实参数…  相似文献   

20.
石油烃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不断被重视,释氧材料作为一种强化生物修复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介绍了释氧材料的发展史,阐述修复场地条件、地下水化学环境和材料释氧速率控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