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南阳市危废处置中心药渣污泥干化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套有效的干化系统,使药渣污泥的含水率从75%~80%干化至含水率20%,为药渣污泥进一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供更多的可能。系统配套有效的尾气处理系统,使该项目废气排放指标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96)以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污泥脱水后含水率偏高或脱水时间较长等问题,利用卧式弹簧压榨机高压力、可变腔室的二次压榨等优势,通过浓缩、调理、压滤、压榨和卸料步骤,将约95%含水率的污泥一次性快速脱水到含水率低于60%,为后续污泥的处置或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双碳”政策及节能降碳的背景下,回收利用水泥窑窑头烟气余热做热源,低温干化污泥制备替代燃料是水泥企业处置污泥的新思路。本研究介绍了利用5000t/d水泥窑余热将污泥含水率从65%干化至30%的工艺,该工艺不仅实现了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还增加了污泥的处置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焚烧法是气田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文章分析了气田含油污泥的性质和特性,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对气田含油污泥焚烧性能优化机理、提高旋转窑焚烧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降低污泥含水率在30%以下和控制焚烧炉预热温度500℃以上为主要措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污泥集装化运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集装化运输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上海市污泥的集装化运输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污泥含水率、污泥运输道路和装卸环境等进行系统调研,综合分析和研究了上海市各污水处理厂污泥集装化运输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污泥性质对集装化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仅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含水率约为60%的深度脱水污泥符合污泥集装化运输的要求;深度脱水污泥性质较为稳定,对各种钢材料的腐蚀性为0.00016~0.00125 mm/a,对集装化运输影响较小,但污泥释放的氨气浓度高达173.66 mg/m3,影响集装化运输,需采取水雾喷洒等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程一  赵俊  高军会  肖科 《四川环境》2012,(Z1):41-47
油气田开发产生的污泥来源于油气田生产废水产生过程,具有干化周期长、含水率高、体积大、堆放、运输困难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污泥脱水的工艺流程优化进行研究,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缩短污泥干化周期,为后续运输和处理创造必要的条件。本文选取实例,通过对污泥特性、污泥脱水剂优化选择试验和污泥脱水性能试验,提出了油气田废水污泥脱水处理工艺流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深度脱水污泥的改性和资源化利用,以上海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两种不同含水率的深度脱水污泥A和B为例,通过向污泥中掺混土壤,研究土壤对污泥含水率、有机质、抗压强度、恶臭和植物毒性等的影响,探索其用作填埋场封场覆盖绿化用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掺混土壤可明显降低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和臭气强度,并显著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种子发芽率,且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对污泥的有机质、臭气强度和浸出液种子发芽率的改善效果较强;当土壤添加量分别为60%和30%时,污泥A和B的抗压强度可分别由32.99kPa和196.67kPa的初始值增加至117.6kPa和227.5kPa,臭气强度可由4.5级和4级下降至2级和1.5级,浸出液白菜种子发芽率可由50%和56.7%增加至90%和80%.改性后的污泥A和B均能满足填埋场封场覆盖绿化用土的要求,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土壤修复剂治理含油污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田公司某作业区废液蒸发池内含油污泥处理的难题,采用土壤修复剂对含油污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治理。介绍了含油污泥处理环保技术关键点,分析了土壤修复剂技术原理,实验室土壤修复实验测定了含油率、含水率,并进行了现场实施,对修复后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类浓度为1.58‰,达到HJ 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含油率小于2%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处理稠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分别利用三种生物处理方法:好氧、厌氧及酵母菌处理方法对稠油废水进行了处理。COD去除率在30%以下。在处理过程中,好氧污泥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增长。厌氧污泥及酵母菌在处理前后生物量几乎无变化。处理效果不明显与稠油废水可生化性差的性质有关,也与试验条件及选择菌种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相似文献   

11.
生物干化技术是在好氧发酵的基础上,利用可降解有机物分解代谢作用时产生的生物热量,通过通风、翻堆等过程控制手段,促进物料中水分快速散失,降低含水率的干化工艺。污泥生物干化过程受物料性质、温度、含水率、调理剂、通风、机械翻堆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他污泥干化技术相比,生物干化技术更经济、节能、环保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焦作市真节能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泥烘干设备"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项目工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实用、节能、环保"为准则,以干燥技术和设备为主导,积极致力于"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节能环保事业。"旋耙飞腾三级多回路污泥专用烘干机"已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皮革、电镀、污水处理厂、制药(抗生素菌渣)等有污泥、固废的企业中,技术先进成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烘干后污泥或废渣可作为辅助燃料和建  相似文献   

13.
许禄钟  吴怡 《四川环境》2012,(Z1):76-79
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和处置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污泥制合成燃料的技术特点与近年来的发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含水率约80%),用加入各种类型的添加剂改善燃烧条件,降低污泥水分,提升固化效果,达到利用污泥制合成燃料,实现污泥处理能源化。  相似文献   

14.
油田高盐浓度废水对其生化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田压裂液废水中的盐浓度对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对生化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生物学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中盐浓度低于2.5×104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2.5×104mg/L时,污泥活性开始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稳定在80%左右);当盐浓度达到3.5×104mg/L时,COD去除率下降到60%左右;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6.0×104mg/L时,污泥活性系统趋于崩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4,(6):70-70
正由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适用于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并配合有少量特异的异养菌组成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后续污泥干化后有机质的含量,为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此类微生物很快替代污泥中原有的持水能力较强的以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菌体胶团,后者逐渐死亡,从而使更多的毛细管水释放成间隙水或自由水,使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提高。污泥经菌群改性处理后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泥排入污泥均质池,用泵输送到综合处理车间内的污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脱水,压出的泥饼含水率低于60%,呈固态饼状,且污泥有益成分(热值、有机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针对这一不足,研究污泥减量技术并提出未来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紧迫。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该方法一直存在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弊端,其剩余污泥产生量达到污水处理量的0.3%~0.5%(按含水率97%计),产生量十分惊人,目前对剩余污泥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巨大,可占整个污水厂投资及运行费用的25%~65%,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因此,如何使污泥处理达到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及减量化,将是今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急需关注的重要课题。污泥减量化是指通过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的手段,使得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向外排放的生物同体量达到最少。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热解的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油污泥"无害化"为目的,考察了温度、升温速率及含水率对热解反应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热解剩余残渣率和残渣含油率越低,热解产气率越高;含油污泥中有机质发生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为350~500℃和575~625℃,若热解残渣含油率控制在3.0‰以下,热解温度选择600℃较为适宜;升温速率对热解产气率、剩余残渣率和残渣含油率基本无影响,但升温速率越快,热解反应的产气量曲线峰越向前迁移,热解反应的时间缩短;含油污泥含水率越低,则热解产气率及残渣率越高,但含水率对残渣含油率和热解反应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的流程和原理,其核心设备涡流反应沉降罐集加药、混凝反应、沉降、污泥回流、污泥排放于一体,混凝沉降效果好,出水稳定,确保后续工艺设备的安全运行。以长庆油田采气一厂为例,分析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沉降污泥含水率降至90%,污泥减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浅谈污水厂污泥堆肥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鹏  吴星五 《四川环境》2005,24(3):41-43
堆肥化技术是使污水厂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手段。目前常用的污泥堆肥化系统可以划分为:条垛系统,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和发酵槽系统。为了加快微生物对污泥中有机物的降解转化,提高处理能力,可对以下因素进行控制:C/N比,含水率,空隙率,温度和通风。在判定污泥堆肥腐熟上,建议采用与氮有关的参数如氨氮、亚硝酸和硝酸盐氮等作为污泥堆肥一般性熟化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保产业》2008,(1):60-61
由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开发的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 (EGSB) 反应器技术,适用于淀粉、啤酒、柠檬酸、屠宰、制药等行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