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学》2020,(2)
科学有效合理的可视化能够提高泥石流灾害信息表达的有效性与可读性。以七盘沟泥石流为例,设计并开展了不同可视化方法对泥石流灾害信息认知影响的对比实验,构建了基于灰色色带、自解释性符号和应急颜色、真实纹理模型两类泥石流灾害场景,探索了上述可视化方法在泥石流灾害信息传递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实验收集得到两组参与者数据,从准确度和认知时间2个方面来评价参与者认知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①灰色色带和应急颜色进行泥深值可视化时,灾害信息的传递能力无显著差别;②自解释性符号与真实感纹理模型相比具备更强更稳定的信息传递能力,用户能够快速认知泥石流灾害信息。  相似文献   

2.
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成效。我国有2000多个县(市),其面临的地震危害性程度、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具有的资源环境条件等存在明显的差异,短期内不可能也没必要在全国所有县(市)都以大致相同的标准开展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因此需要各县(市)确立不同的建设需求类型及其相应的建设内容,实现分类指导、适度建设的目标,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基于县(市)地震灾害背景数据和防震减灾能力数据,对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需求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需求类型分类方案,给出了各类型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内容和建设项目选择的宏观建议,为各县(市)开展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尧  王立娟  马松  尹恒  王志军 《灾害学》2021,(2):124-129
以甘肃文县2020年"8.17"泥石流灾害为例,开展泥石流-堰塞湖灾害灾后应急救援决策研究,探索性将该类灾害前期阶段应急救援决策总结为:灾情盲估预判-先期应急备灾-成因剖析-灾情宏观初判-应急救援决策等。研究结果表明:预判影响人口约10.8万人,预估需求帐篷约2.3万顶、饮用水约240 t/d,文县消防救援大队距离最近,附近有文县第一人民医院等8家医疗防疫力量,石鸡坝初级中学等10所学校可作为临时安置避难场所备选;受影响矿山企业5家,重要水库1座;泥石流淤积物堆积区约7.91×10~4 m~2,堰塞湖面积约1.06 km~2,淹没区约37.4×10~4 m~2,因灾受损民居51处、桥梁3处、电站1处、加油站1处及耕地10处,优选3条灾后救援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正>雨洪灾害是指在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过大或降雨时间过长,导致城市内涝、洪水、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首先,大规模的洪水和内涝可能导致交通瘫痪,妨碍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的运作,甚至使人员被困。其次,洪水和泥石流可能损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引发财产损失,甚至造成城市的重建压力。此外,雨洪灾害还可能引发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侵蚀等,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在面对雨洪灾害时,准确、及时的传递信息和指导至关重要,而救援文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救援文件包括应急预案、指挥手册、警报通知等,这些文件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操作流程。通过救援文件,各级政府部门、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可以有效地协调行动,迅速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救援文件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应对灾害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2019,(1)
台风灾害事件发生后的救援阶段,应急救援物资有限且物资需求点对物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现有调度数学模型只考虑了救援车辆调度距离以及时间等因素,没有考虑到提供给受灾点的救援物资可能存在不足或是过量及其对应应急救援效果的影响,导致调度成本过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离散蜂群的台风灾害应急物流车辆调度优化模型。考虑到提供给受灾点的应急物资可能不足或是过量的特点,在设定受灾点所需物资量遵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以最小化物资分配不足和供应过量所带来的损失、车辆调度成本为优化目标,考虑受灾点对服务时间的要求和车辆承载能力等约束,构建了紧迫性需求条件下的调度问题的优化模型,并采用离散蜂群算法对调度问题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其他调度数学模型相比,有效降低了应急物流车辆调度成本,可为台风灾害应急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代数这一数学工具,该文创新建立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描述理论架构,包括面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灾种建立的救援灾害轴,面向村、社区、街道(镇)、区(县、市)、市、省等区域建立的救援区域轴,面向准备、响应、处置、保障、善后等时间建立的救援时间轴,由此构成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描述三维坐标系;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应急救援能力途径通用表达式模型。研究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包括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的通用表达式,以及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的通用表格;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就可根据实际的救援灾害轴、救援区域轴、救援时间轴等实际情况,得出具体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内容。  相似文献   

7.
2019年8月20日,四川省汶川县绵虒、三江、水磨镇爆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绵虒镇板子沟泥石流为典型实例,通过泥石流灾害前后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对比分析,以及雷达数据获取的流域内不同海拔位置的降雨数据,从物源和降雨两个角度分析了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利用FLO-2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并计算此次泥石流强度指数,作为泥石流危险性的表征关键参数。基于板子沟流域典型建筑物类型的调查,构建了易损性曲线,量化了承灾体易损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区泥石流致灾性和风险性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研究强震区泥石流灾害发生规律及风险性,为泥石流预警工作与有效工程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应急救援物资需求进行高效、精准的动态预测,是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灾害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深入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及物资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序变化的救灾物资需求预测模型",针对受灾人口的年龄分布对物资需求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向量模型来描述人口结构对生活类救援物资的影响。综合考虑受灾群众的心理和家庭观念等因素,分析了"不考虑家庭规模"、"典型农村留守人员组成的家庭为主体"、"普通三口之家为主体"等家庭组成,对三种情境下的应急救援物资需求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生活类物资和取暖御寒类物资的需求变化与受灾人口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证明了针对饮用水和帐篷等救援物资动态需求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16,(1)
鉴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为保证救援的有效性,需要及时确定应急救援路径,以最短的时间将足量的救援物资送到事故点。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不同数量的救援物资。由于救援点的救援物资数量有限,当非常规突发事件灾害性强时,一个救援点无法满足事故点的物资需求,则要求多个临近救援点同时参与输送救援物资的任务。该文主要研究在实时/时变的复杂道路状况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后多救援点实施的应急救援物资输送的路径优化问题,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实现动态路径调整达到求解最短路的目的,实现了应急救援物资路径动态优化,为救援团队提供准确、及时、可视化的救援方案,提升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2019,(2)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最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灾害数据的管理及平台建设是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根本保障。该文对当前灾害数据获取、集成、共享服务和可视化等灾害数据管理技术及国内外灾害数据平台的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灾害数据平台发展五个方面的主要需求,具体包括:①灾害数据分类编码与统一标准;②基于元数据的灾害数据发现与平台间关联访问;③多类型灾害数据集成与可视化;④灾害数据服务多样化与用户在线协同;⑤面向重点区域的灾害数据资源汇聚。  相似文献   

11.
高原地区地广人稀,零星分布的小聚落需要通过一条条交通要道和外界连通起来。因此,在遭遇灾害情况下,高原山地地区道路破坏对应急救援影响显著。但是由于应急救援车辆队伍在不同救援阶段行驶的区域大小尺度存在差异因而出现了对道路需求的不同考虑,由此导致如何解决大小尺度共同存在的情境下道路应急救援优化问题的提出。当前研究发现,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各自特点分别满足应急救援车辆队伍在不同区域大小尺度下行驶时对道路的不同需求,而将两者结合来解决大小尺度共同存在的情境下道路应急救援优化问题的研究尚且不多。因此,文章通过模拟地震并计算得到震后道路通达性结果,再针对道路需求差异并考虑不同区域大小尺度情况,分别采用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蚁群算法,通过设置不同情景,规划总体应急救援方案。研究表明,该方案所提供的不同情境下应急救援规划路线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可以在关键节点等研究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谭玲  叶汶华  吴先华 《灾害学》2019,(4):195-202
利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78 287份网络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①在灾害管理全过程中,对气象灾害不利影响担忧程度较高的公众主要关注防灾、减灾、避灾的具体建议和措施;②年均损失值较高的公众主要关注灾害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影响;③认为预报预警信息能减少灾害经济损失的公众主要关注灾害等级、强度等信息。最后,结合四川凉州森林火灾的灾害管理,提出对策建议。认为:①公众和专业救援人员应该掌握灾害的基本常识,专业救援人员应对复杂气候条件下的灾害演化规律有充分的认识。②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③构建完善的灾害保险制度和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分散灾害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灾害学》2020,(1)
由于近年来旅游景区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对旅游景区的景观资源、基础设施以及景区内人员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初步探讨制定旅游景区突发泥石流灾害应急对策,分析泥石流形成原因: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强度关系、降雨、旅游景区内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游客安全、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等存在的危害;针对这些危害采用检测与预防、加强旅游景区人员的防范机制教育、加强泥石流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应急措施,降低泥石流灾害对旅游景区造成的危害;在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当地的城镇村庄布局、强化通讯装备、灾后注意防范疾病发生和疫情流行等方面,深入思考了旅游景区突发泥石流的应急策略。  相似文献   

14.
邹逸江  孔家辉  斯港杰 《灾害学》2022,(2):167-173+181
面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应急救援灾害,省、市、区(县)及街道(镇)、社区(村)等不同级别的应急救援区域,开展针对综合应急救援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分过程、分过程子项等能力提升进行评价及结果专题统计地图表达研究,一是创新出该全过程、分过程、分过程子项的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果计算模式,使得人们能实施综合应急救援全生命周期的能力提升水平评价;二是创新出该全过程、分过程、分过程子项的能力提升评价结果专题统计地图表达,使得人们能很直观的定量了解综合应急救援全生命周期能力提升评价结果的地理空间分布以及差异化。  相似文献   

15.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使公路交通网络受到严重破坏。为迅速抢通应急救援路线,借鉴网络堵塞流中最小饱和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最小运力最优恢复模型。运用现代智能算法,寻找路网瘫痪后的网络堵塞点,研究在最小费用情况下受灾区公路交通网络最小运力的恢复问题。并以四川泥石流灾害为背景,测试了应急救援网络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应急救援时运输路线的选择和救援物资的配流。  相似文献   

16.
徐玖平  王鹤 《灾害学》2010,25(1):98-111
灾后重建是在灾害体发生之时及发生之后,采取应急救援、灾害管理,以及灾后评估、救助、规划等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可划分为前期应急重建、中期恢复重建及后期发展重建3部分。以自然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外关于灾后重建文献的基础之上,归纳了灾后重建的系统特征,介绍了灾后重建技术和实践的研究进展。灾后重建技术包括灾害分类分级、应急救援、灾后评估、灾害管理和重建规划5个方面,灾后重建实践研究分为地震、飓风、洪水和海啸4个方面,并对中外的灾后重建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陈文涛  葛世友 《灾害学》2015,(2):167-171
在化工园区事故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为对象,从化工企业、园区自身、外部援助3个责任主体方面分析应急救援能力需求,针对性构建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量化处理,建立风险和应急救援能力之间的联系;基于三角模糊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而达到对化工园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价的目的。某化工园区应用实例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及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准确掌握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灾害事件与过程信息,是开展区域灾害预警预测、减灾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的基础。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对台风等过程性自然灾害事件进行建模。以"201319"号"天兔"台风灾害事件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元组时间标记法的台风灾害事件与过程的多尺度时空数据管理模式,并运用扩展SQL语言,将台风灾害影响区域等灾害事件的过程性信息按不同空间尺度同步存储,为台风灾害事件的历史回溯、数据共享与可视化以及风险区划等提供可靠、高效的过程数据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快速准确获取洪水受影响区域是洪水灾损评估的重要信息,可为政府制定应急救援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针对传统洪水评估方法存在的时效性差、工作量大和费时费力等不足,本研究以广西“西江2020年第1号洪水”灾情为案例,首先对NPP-VIIRS DNB夜光遥感数据进行统计量法辐射归一化处理;其次构建市级、县级尺度的人口评估模型进行模型适宜性和尺度适宜性分析,基于多项式最优模型反演受灾人口数量并进行对比验证;再其次基于洪水发生前后夜光亮度变化提取识别灾后受灾影响变化区域,并监测灾后恢复进程;最后构建灾情可视化管理系统,可实现灾情信息实时共享。研究结果可得反演受灾人口的准确率为79.4%,与新闻报道具有一致性,表明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评估洪水受影响区域及受灾人口的准确性较高,具有可行性;同时基于WebGIS将灯光密度、灾情统计、多媒体数据进行集成开发,实现灾情动态信息在线可视化展示,可为政府及公众及时掌握灾情进而有效制定应急救援措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3,(4):13
2013年6月28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灾害应急救援系列装备研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凤凰岭基地举行。该项目由中国地震局组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牵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等16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参加。该项目针对防灾减灾、生产安全等领域对应急救援与生存保障装备的需求,计划在3年内完成灾害应急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