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样气预处理产生的冷凝水会吸收样气中SO_2,逃逸氨在预处理过程中与SO_2发生化学反应,对样气中SO_2进行二次吸收,造成CEMS检测SO_2偏低。特别是超低排放限值标准下,损失率会更大。文章以氨法脱硫装置的热抽取式CEMS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样气预处理中增加动态磷酸滴定和Nafion管,有效解决CEMS系统中冷凝水、逃逸氨对样气中SO_2吸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烟气SO_2制备硫磺,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对推动当前我国SO_2治理由污染减排为主向资源与环保兼顾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烟气SO_2难以直接用来制备硫磺的问题,介绍了烟气SO_2制备硫磺所涉及的烟气预处理和反应转化方法,分析总结了较有应用前景的烟气SO_2制硫磺工艺,指出烟气预处理富集SO_2结合碳还原或烃类物质还原的集成工艺更适合将来大规模烟气SO_2制硫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主要测量技术,分析了不同测量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催化裂化脱硫烟气排放污染物的特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冷干直抽法烟气CEMS在应用中存在的水汽、NH_3干扰SO_2测定结果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分析技术对比、烟气预处理技术对比,提出了选用稀释采样法或加装烟气预处理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MN法是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近年来在实验室开发研究的一种新的烟气脱硫方法。具有净化剂完全循环使用、无抛弃物、无二次污染,设备处理能力大、能耗特别低等特点。该法系将一定浓度的MN浆液与烟气在三相反应器内及常温下接接触,使MN与SO_2反应生成MN的亚硫酸盐固体物。经过物理分离后在100多度的温度下将此种固体物分解成MN部SO_2,达到循环使用MN和回收SO_2的目的。SO_2可以制成希望的产品。实验表明,在处理含SO_21000~3500ppm的烟气时,一次脱硫率>95%,硫回收率>90%,处理后的排放气中含硫<50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填料塔胺法脱硫实验装置,以乙二胺/磷酸溶液为吸收剂,通过条件实验,考察了操作参数对SO_2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率随液气比、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空塔气速、气相入口SO_2浓度及吸收贫液中四价硫S(IV)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空塔气速和贫液S(IV)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显著;实验条件下,吸收液气比不宜低于1.73L/m3,贫液S(IV)浓度宜控制在0.1mol/L以下;增大吸收液流量或降低贫液S(IV)浓度均会降低液相传质阻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家环境标准"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84-2016),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水样中8种无机阴离子(F~-、Cl~-、NO_2~-、Br~-、NO_3~-、PO_4~(3-)、SO_3~(2-)、SO_4~(2-))进行分离分析研究,对氢氧根体系相关的色谱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对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本实验室同时分析水中8种阴离子的方法,为国家标准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SCR脱硝的大规模应用,尽管脱硫实施超低排放之后SO_2得到有效控制,但烟气中的SO_3浓度反而成倍增长,尤其在燃用高硫煤的电厂,烟囱SO_3远远超过SO_2的排放水平。烟气中的SO_3浓度过高,会引起大气环境污染,并严重影响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和经济运行。文章以西南地区某电厂2×600MW机组为例,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SO_3的形成及危害,硫酸氢铵ABS的形成,"前端"烟气SO_3脱除技术原理,重点阐述"前端"烟气SO_3脱除产生的协同经济效益。对今后同类机组烟气SO_3的控制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SO_2作为大气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由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而受到重视。根据模型对SO_2浓度变化规律的认知程度以及时空模拟能力,将预测方法分为统计预测、智能预测和数值预测,并分别就当前国内外常用的SO_2浓度预测模型的原理及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并根据现有各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未来的发展势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污染物(PM_(2.5)、SO_2、O_3、NO、NO_2、CO)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PM_(2.5)、SO_2、O_3的"周末效应"及出现的原因。结果显示,PM_(2.5)、SO_2存在工作日浓度明显高于周末浓度的"周末效应"现象。PM_(2.5)、SO_2的"周末效应"与人类活动强度在工作日较大有着密切关系。O_3的"周末效应"表现为:抑制阶段周末浓度较高,光化学生成和消耗阶段工作日浓度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在上述阶段周末NO浓度较低,而NO_2和CO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城区近地面SO_2浓度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山东大学对济南城市大气中SO_2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济南城区SO_2年均浓度为0.049 mg/m3。SO_2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SO_2在采暖季表现出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在非采暖季显示出单峰型日变化,这归因于非采暖季SO_2排放量远低于采暖季。风向、风速与SO_2扩散和输送密切相关,偏东方向,风速越大,SO_2浓度越高;其他方向,风速越大SO_2清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引言目前人们已把SO_2和NO_2对作物的许多影响完整地记录下来。有些研究者指出,很低浓度的SO_2就能有效地降低某些重要的经济作物的生理过程和产量。不过,降低农作物产量的临界浓度很可能得取决于环境的变异。烟薰法实验系统的差别引起了获得结果的许多差异。作物对SO_2的感受性与温度和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     
<正> 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和废物处理过程,经常向大气中排出大量的煤烟、化学气体、金属氧化物、粉尘等等,它们改变了空气本来的成分和性质,使之超过了环境所允许的极限,产生有害于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存及损坏各种器物等现象,造成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的。据研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大气中污染物,以煤尘、CO、SO_2和NO_2居多。 SO_2主要是由含硫的煤燃烧时产生的。它往往和飘尘一起进入人体,引起呼吸道疾患。SO_2能与血液中的维生素B_1结合,而使体内的维生素C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活动。SO_2还能破坏或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影响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O对SO_2测定的干扰。采用不同浓度CO对定电位电解仪显示值的贡献建立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SO_2测定值进行修正,最后对不同固定污染源进行监测,将SO_2修正值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数据进行比对。实验表明,CO对SO_2测定的干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经修正后的SO_2浓度值和SO_2真实浓度数值之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低浓度CO对SO_2测定的干扰接近0,而高浓度下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值经修正后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的数据相比,相对误差在-1.1%~9.8%,满足同步监测精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气自然沉积物亦称降尘。通常以专用玻璃降尘缸(保持300—500毫升水),采样器在3—20米高度范围内,在自然沉积条件下,以一个月为一采样周期进行采样。对降尘中的非水溶性及水溶性降沉量、用重量法测定,其值以:吨/平方公里·月表示。降尘所吸附或凝聚大气中的SO_2、NO_2含量常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其检测限分别为:SO_2—0.025mg/m~3、NO_2—0.04mg/m~3。降尘中以无机盐形成存在的阴离子(如SO_4~(2-)、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模式设置和排放源处理,并评估其对2017年2月成都市的气象要素和PM_(10)、PM_(2.5)、SO_2、NO_2小时浓度的24小时预报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好的预报成都市主要气象要素的逐小时变化情况,平均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均在0.72以上,但对累积降水的预报效果仍需优化;系统能合理的反映各污染物的时空分布,PM_(10)和PM_(2.5)的预报效果达优秀水平,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NO_2的预报值与实况值的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性最高,空间分布对应较好,但模式预报对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对SO_2有显著的高估,但其空间分布模拟效果最佳。优化源的空间分配,及时更新源排放清单,同时针对不同排放源提高小时尺度排放清单分辨率可能是未来提高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间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油菜、水稻、红薯3种农作物进行SO_2急性伤害实验,研究不同浓度SO_2对受试农作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可造成农作物的急性伤害,导致农作物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大幅度变化。在熏气处理后,3种农作物的叶片含硫量、细胞膜透性均明显增加,与处理浓度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处理浓度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处理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可选择叶片含硫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作为监测SO_2对农作物急性伤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闭路循环》法在燃煤锅炉烟气中脱除SO_2、回收硫磺的技术,及在林州市发电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燃煤电厂废气脱硫的成本高、效率低及二次污染问题,实验研究了不同O_3含量在N_2/SO_2/O_2体系中对SO_2脱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在O_3的强氧化作用下,N_2/SO_2/O_2体系中SO_2的最高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且O_3生成量越高,去除率则越高,能量利用率也随之升高。但是,反应装置中的副产物氮氧化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燃煤电厂的"十二五"规划中,SO_2的减排仍是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有机胺脱硫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再生型脱硫工艺,能有效对燃煤电厂烟气中的SO_2进行资源化回收,实现"零污染"。文章重点介绍了有机胺脱硫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有机胺脱硫工艺的特点及其在燃煤电厂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一、作物的暗呼吸和二氧化硫在二氧化硫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所造成的影响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显著,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对光呼吸或暗呼吸而带来的影响,几乎没有研究。水稻幼株的暗呼吸和二氧化硫浓度之关系见图1。随着SO_2浓度的增加,对水稻幼株的危害几乎呈直线加剧。SO_2为4 ppm时,暗呼吸暂时加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危害作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