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所说的危险点,一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及机械设备安全、影响作业正常进行、甚至造成经济损失的起因点。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物、环境。人的危险点是指作业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如:有的人在高处作业不绑安全带,或绑了安全带不挂在牢固可靠物上。物的危险点是指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  相似文献   

2.
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想就可以发现。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预控。  相似文献   

3.
<正>电气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电气安全管理上,各类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仍有分不清3类电工证的现象:《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监局颁发,侧重安全教育和培训;《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由国家能源局(原电监会)颁发,侧重实际操作;《职业资格证书》由人社局颁发,代表持证者的技术水平。对企业进行用电安全监察时,重点要查找配电房、车间等易出现电气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化加强电力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生产中普遍应用安全施工作业票进行安全控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送票效率低、事前准备不充分、事中控制不及时、事后经验总结不完备、危险点控制和安全措施标准更新不及时和版本控制管理难等问题,通过对电力安全施工作业票的信息化管理,能解决传统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方法的不足,大大增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对其他管理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气作业人员在从事电气作业时,虽知设备已停电,但如未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就应视为该设备带电。在办好工作许可手续的停电设备上作业,也还有发生突然来电的危险。其原因有:误调度、误操作;附近带电设备的存在,使设备意外带有危  相似文献   

6.
电力建设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作业面广.涉及的号业多,工种杂.从业人员多,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多.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高。为了治理习惯性违章行为和预防事故,电力行来从反事故斗争的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做法——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在锅炉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是电力职工从反事故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新方法.将其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安全工作中,使电厂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危险而认识危险.分别对锅炉运行中的锅炉制粉系统和锅炉检修中的焊接作业进行危险点分析,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有限空间作业是化工企业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之一,但只要在作业之前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频繁不间断地对有限空间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控制,就能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避免相关事故发生。下面笔者就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主要危险点以及作业前的准备措施、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  相似文献   

9.
<正>在各类作业现场,常出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及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如带电作业或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不穿绝缘鞋、不配戴绝缘手套;高处作业不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生产经营单位及作业人员在个体劳动防护方面未遵守相关标准有直接关系。作业现场情况复杂,机械、电气等设备存在隐患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在设备未严格遵守相关国标、行标等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如违反  相似文献   

10.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现场作业人员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点缺乏事先预想,或者虽然预想到有可能存在危险,但缺乏有效防范造成的.为此,开展危险点预控工作,对避免可能诱发事故的人为因素,将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危险物质的特点,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危险点分为起重机械、机械设备、变配电站(室)、锅炉、压力容器、危化品等6类。以该分类为基础,选用风险评价半定量的评点法作为危险点评价分级的理论依据。分析并研究各类危险点所应考虑的不同评点因素,设计评点分层标准和评点分值,计算各类危险点的总评点分值。结合研究院危险点安全管理的控制重点,统筹分析每类危险点的风险等级分布情况,确定其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中电气误操作事故往往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严重的后果,而造成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找出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加以实时控制,对于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了胜利采油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工作现状,查找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电气试验现场作业安全实践,按作业前、作业中、作业结束三个工序分别进行危险源辨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保宏 《劳动保护》2005,(12):78-79
10千伏及其以下的电气线路与设备检修作业安全,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部分,它包括检修作业前的安全措施,检修作业中的安全保证和检修作业完毕的安全恢复与检查等。它要求凡是参与电气线路与电气设备检修作业的人员,均不得在作业前饮酒,身有疾病,如发高烧呕吐、思维混乱情绪不良、状态疲惫的人员,以及患有妨碍检修作业安全的其它疾病者,均不得参与检修作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阐述AP1000三代核电重要结构模块运输吊装的特点及管理难点,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查找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终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编制专项方案、安全交底、资质和证件核查、人员控制等总体安全措施,以及装车作业车辆控制吊装作业安全措施等专项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现代化工厂有几大生命攸关作业(Life Critical Related Work),如动火作业、密闭空间进入、登高作业、化学品工艺管道首次断开作业、高压水作业、开挖作业、吊装作业和电气作业等。而化工厂发生的不少火灾爆炸事故,多与动火作业的管理、执行的偏离或违反安全要求和规定相关。化工生产企业易燃易爆物品多,只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梳理危险点、危险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危险点概念,对设备设施、生产工艺过程、地面试验等开展危险因素辨识,进行危险点分级、分类评估定量方法研究,统一危险点分级标准,使危险点具有纵横向可比性,并完善危险点管理支持性技术文件,以加强危险点的管理,提高管理资源利用率,促进危险点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开展井下作业现场管理一直是采矿坑口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搞好井下现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认识井下作业的特殊性,然后运用各种手段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性,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1 井下作业的特殊性 (1)井下生产和作业场地随生产的进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无固定的作业空间。 (2)工作环境差。空间狭窄、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粉尘、炮烟、废气、噪音等有毒有害物质较多。 (3)危险源、危险点多。除作业场地顶板及边帮外,还有溜矿井、通风井、废石天井、管路天井等,存在着坠井危险。此外在作业中还存在着爆破、运输、电气设备等危险因素。 (4)岩层地质结构变化复杂,加之在采掘爆破作业中,使长期稳固的岩层结构受到破坏,改变了岩层应力结构,增加了地压活动,致使在采掘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20.
露天矿作业现场运行的设备碰撞事故属于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尽管发生并不频繁但是同类事故依然在生产中发生。控制诱发该类事故的危险点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根据现场的事故案例运用AHP法,通过对危险点排序找出其中的重要度,确定碰撞事故中的主要诱发因素,以此在动态生产中识别系统关键节点的危险性,找到预防同类碰撞事故的有效措施。由于诱发危险点在生产中的复杂性,AHP法解决的只是一段时间内的问题,但也为快速掌握安全预控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这样在管理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工艺运行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