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风 《绿叶》2008,(6):5-15
今日之中国,"资本的逻辑"已成为约束制度建设的最有力的"逻辑"。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的逻辑"所支配的社会是极度畸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如肿瘤般膨胀而精神文明极度萎缩的文明。走出生态危机的惟一出路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限制"资本的逻辑"。这既需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独立地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去创造发明真正适合自我的生活方式,又需要国家制定鼓励适度消费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
王行坤 《绿叶》2012,(11):100-107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论一行动,是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中所概括出的行动方向。无论是从劳动力的再生产还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来看,现有的发展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可能走美国的老路,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真正地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生产力的升级转型,也需要一个更为公正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是为了资本的增值;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是以人为本,从而也就能够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发展的规划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绿叶》2020,(7)
正檀香是历史上全球贸易互动和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物质。檀香所联结的全球、区域、国家和地区关系网络,复杂多元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皆使得今人需对其给予关注。研究一棵檀香树的历史,不仅要了解其物种演化变迁的历程,还要关注其物质文化体系建构的过程,更要关注人类追寻檀香文化、热衷檀香消费、从事檀香贸易给全球范围内带来的生态文化影响。这些也正是本人关于近代全球檀香贸易史的博士论文需要回答和解释的核心问题,即一棵檀香树的历史蕴含着怎样的全球商贸互动和人与自然生态互动的意义。檀香在植物学上属于檀香属,是常绿的半寄生小乔木。檀香属基本是一种热带植物,其空间分布范围或生长区西至印度西南卡纳塔卡邦西部,东至智利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北缘为小笠原岛,南至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将檀香与檀、紫檀混淆。紫檀属于豆科紫檀属,其心材无香气,与檀香有很大差别。中国古代文献,如《诗经》中多次出现的"坎坎伐檀兮"指代的多为青檀,是榆科青檀属的一个树种,无特殊气味,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4,(2):31-31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品种、原始的生态环境、有科研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生物遗迹以及具有重大环境效益的生物群落等,以供应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之用。 世界上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它建于1872年,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公园里有数以千计的温泉、喷泉和泥山,还有熊、鹿、野牛等  相似文献   

5.
彭兆荣 《绿叶》2012,(7):69-74
当现代旅游与资本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旅游也在形式上表现为对生态的单方面"索取"。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中的一种形式,不过是在承认现代旅游对生态破坏前提下的"亡羊补牢",即希望将破坏压缩到尽可能小。我认为,我国传统的"生生"概念比"生态"内涵丰富且深邃。"生生旅游"可以自觉地在旅游中注入和贯彻"生生"的理念和价值,鼓励旅游在对生态"消费"的同时,也诉诸"反哺"的价值、理念和行动,由此创造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6.
卢风 《绿叶》2008,(11):114-121
看似公正的西方社会制度实际上受到"资本的逻辑"的隐秘制导。以自由主义、经济主义等为核心的现代文化激励人们无限地追求财富,经济主义的善观念又使人们只考虑效率而忽视生态。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当以中立的生态学和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建立反映生态真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术界对于GEP的概念内涵和核算方法仍在探索之中,而地方实践已然走在理论研究之前。GEP核算是生态服务价值的货币化评价,主要是为了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价值,不等同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市场显现;核算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保护自然资本,而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GEP核算通过货币化评价生态服务价值,将自然资本保护更好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引导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进入生态产业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GEP和GDP都是流量,将GEP直接转化为GDP在逻辑上不成立。如何使GEP核算更好地服务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在理论上厘清逻辑关联,在实践中明晰政策边界。  相似文献   

8.
90年来,除了外敌入侵,我们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都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20世纪90年代,"五四"开启的思想文化上破旧立新的使命远未完成之时,否定启蒙、消解科学与民主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纪念"五四",倡导个人价值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不仅仅是怀念,更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9.
正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昆虫发生兴趣,了解昆虫世界,从而了解自然。中科院动物所昆虫学家刘晔博士开启了虫虫特工队的"筹建"工作。刘晔作为专事昆虫研究的专家,有其大量的研究工作任务,所谓筹建不过是个比喻,真正的意思是希望把他掌握的知识分享给孩子们,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对昆虫发生兴趣,了解昆虫世界,从而了解自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1.
李昌平 《绿叶》2008,(10):100-105
菲律宾师从美国,企图依靠资本的力量改造小农和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结果导致菲律宾由"亚洲典范"沦为"亚洲病夫"。"日本模式"则是在土改的基础上,限制大资本下乡,扶持小农组织为现代小农,道路、结果与菲律宾都相反。指望资本家救小农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绿叶》2015,(Z1):5
2015年新一期的内容,我们关注《舌尖上的生态文明》。沿袭以往的风格,我们约请了学界七位学者为专题赐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对粮食安全、食物链、生态农业、乃至饮食文化的思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为什么食物链中增加了那么多有害物质?资本使然。最终资本在每一个环节收益,而受害的是大多数人,且每一个人都难以幸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者荀丽丽:利益格局的无序与失衡才是造成食品安全危机的根本原因。中国"牛奶"的"环保"问题不仅是  相似文献   

13.
李志青 《绿叶》2014,(11):64-71
经济新常态实质上是中央力图在为下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创造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要从维护资本的收益和安全出发,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在资本上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规模。今天,资源环境被扭曲的程度已经到了一个重要临界点,即其边际产出低到了无法再低的地步。只有适时控制资源环境的使用程度,才能逐步提高这个部门的边际产出水平。保护资源环境与其说是一项民生工程,不如说是一项资本工程。但在经济新常态的进程中,还远没有到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提高到优先于资本要素的地步。因此,切不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度有过高的估计,只有立足于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两方面,为改善生态环境打好基础,才足以在经济再次腾飞之时,彻底冲破深秋的重重雾霾,水到渠成地交上让大众满意的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  相似文献   

14.
将生态资本引入内生增长模型,构建实证检验模型,以林业投资作为生态资本投资的测度指标,运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14年的数据,检验生态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生态资本可通过促进创新来提高经济产出。考虑到内生性问题,利用生态资本的滞后期和森林覆盖率作为生态资本的替代变量进行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较稳健,因此增强生态资本投资与积累是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生态资本在国际上的研究现状,生态资本的特征和作用及其运动和经营等关于科学运作生态资本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马军 《环境教育》2014,(8):69-69
正台湾有三多:机车(摩托车)、槟榔、夹脚拖。每当我朋友让我推荐一些私房景点时,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总是"机车瀑布"。"机车瀑布"景点位于淡水河上的台北大桥。由于是连接新北市和台北市的交通要道。每天上班高峰期,几十万辆摩托车要从这里经过。红灯时,满桥尽停摩托车;绿灯时,满桥的摩托车倾泻而下如过江之鲫。  相似文献   

17.
生态资本运营理论在西部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特点分析了该地区进行生态资本运营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并对该地区生态资本运营进行了经验实证,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机制.创新之处在于,把生态资本运营理论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相关措施,对西部地区生态资本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6月25日,"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的有机农耕与乡村文明"国际研讨会在河北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举行。此次研讨会由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来自中美两国生态有机农业的学者、实践者等1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45岁的安金磊是所有参会者中唯一一位农民。这次会议也正是在他的责任田里召开的。不过,安金磊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一个"生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的自私性的生态哲学分析——论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从人性角度分析了该问题,承认该问题的出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反映,进一步提出它与人的自私性有关,正是人性中自私的成分在资本、科技等帮助下扩张而伤害了自然。因此可努力挖掘人性更和谐的成分,加以培养,达成社会共识,以指导人们的实践,也作为预防和处理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服务与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纯  张琦  余国培 《环境教育》2003,387(4):17-18
1.生态服务与生态服务系统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利用其生态功能从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生态食物、生态服务两种利益。举个例子讲,热带与亚热带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生长在潮滩上、沿海居民采海时所收获的鱼、虾、贝类等即为生态食物,而红树林抗御强台风、保护海堤、吸收废物的能力等便是对人类的生态服务。通常也将生态食物和服务统一视为生态服务。资产,也称为资本,指某一时间某处物质或信息的储量。某一形式的资本储量既能独自也能与其他资产储量的服务一起产生影响。人类使用这些资本可能会使其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