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在700℃干馏1小时的4~6目煤粒(灰分13%、固定炭57%和挥发物质30%)浸于含1.2%表面活性剂(聚氧乙撑一仲醇BT-9)的0.46%—V_2O_53%—H_2SO_4溶液中48小时,干燥,在空气中于350℃加热1小时,再次浸于0.046%—V_2O_53%—H_2SO_4溶液中,在N_2气流中于900℃加热。将含SO_22、H_2O10、O_26%,其余为N_2的气体在100℃通过其上3小时,SO_2的吸附量为8%,而没有表面活性剂的SO_2吸附量为5.6%。  相似文献   

2.
在六六六生产过程中有一定量含苯气体排放,不仅污染空气,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苯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1.5~9.5%)。大沽化工厂利用活性炭吸附含苯气体,然后再用蒸汽直接加热活性炭将苯解吸,使气体含苯量由250克/米~3下降到3.克/米~3,装500公斤活性炭的吸附器,每天能回收苯1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3.
硝酸盐的热化学破坏是在水媒体中进行的。六种还原剂(氨、钾酸盐、尿素、葡萄糖、甲烷和氢)分别与3wt%NO_3~-缓冲溶液混合,pH值为13;氨和钾酸盐也是这样混合,pH值为4。反应是在密闭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为200~350℃,压力为600~2800psig,反应时间为0.5~3小时,反应中获得的气体和液体样品都要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对FCC废弃物在不同温度下(400~800℃)催化NH3还原NO的活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考察了700℃时反应气体中各种组分NH3、NO、O2和SO2浓度对FCC废弃物脱硝的影响;研究了700~850℃范围内反应气体中添加CH4对FCC废弃物脱硝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5.
粒度对煤矸石活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煅烧活化是煤矸石为原料提取铝、硅等化工原料的重要环节,煤矸石破碎粒度对煅烧活化效率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山西潞安的煤矸石为原料,利用煅烧活化-酸溶法提取煤矸石中的铝,研究了粒度对煤矸石活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确定铝溶出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650℃、20%盐酸225mL/100g煤矸石、固液比1:3、酸浸时间3h,在此工艺条件下研究矸石粒度对铝和铁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粒度对活化效果影响显著,当物料粒度为60~80目时,铝的溶出率最大达到79%;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活化效果,动态煅烧活化效率显著高于静态煅烧,粒度对煅烧效果产生的重要影响很大程度来源于空气接触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6.
将钙化合物如 CaO、Ca(OH)_2和(或)CaCO_3与粘土,用水调制成可塑物料,而后成型、干燥、在600~900℃(最好在800~875℃)焙烧,适当碾磨,则得可由气体脱除污染物如 SO_2、SO_3和 HF 的试剂,脱除净化过程的温度为20~800℃,最好是250~500℃。实例,将 Ca(OH)_2400g 与干粘土600g 混合,加水调制成稠状可塑物料,冲压成型、干燥、破碎、过  相似文献   

7.
以CO_2为活化剂,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甘蔗渣活性炭。探讨煅烧条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CO_2流量对生物吸附剂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并分析甘蔗渣活性炭的结构。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700℃、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40min及气体流量150 mL/min条件下制备的甘蔗渣活性炭性能最佳,其碘吸附值达到1089.76mg/g,得率34.27%;活化后甘蔗渣活性炭的中孔孔隙增加,吸附性能增强。该方法制得的活性炭性能优于化学法,且更为简单环保。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压空气氧化法使废碱液中的S^2-,SR-转变为S2O3^2-,RSSR,该过程能否成功操作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空气与水的接触,尤其是空气与水的传质速度将会较大的影响硫化物的氧化去除速率和空气中氧气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活化沸石处理采油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山西灵丘沸石对其活化用于处理油田采出中的COD。实验结果表明沸石活化的最佳条件是:选矿石粉碎粒度50~80目,用10%的HCl浸渍处理,在80~120℃干燥的,400℃焙烧4hr活化。吸附后沸石可用HCl处理的烧再生。活化沸石对采油污水中COD的吸附率可达75%左右,预计在石油污水COD的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炼制生物质油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炭为原料,CO2为活化气体,通过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CO2流量对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运用响应曲面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3.91h,活化气体流量30ml/min,此时由软件预测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0.66ml/0.1g,得率42.66%,经验证,与实际相符。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并选择不同温度下制备活性炭进行N2吸附脱附等温线实验,得到所制备活性炭BET最大可达948m2/g,由BJH理论分可知其中孔比表面积为296m2/g,平均孔径为3.76nm。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固定床反应器在350℃~850℃范围内对氧化铁催化甲烷脱硝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有2%氧气存在条件下,氧化铁催化甲烷脱硝的效果最高只有20%,而且在350℃~750℃范围的氧化铁催化甲烷脱硝反应机理与850℃时的脱硝反应机理并不相同。在高温的850℃~950℃范围无氧气条件下,NOx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单调增加,随CH4/NO摩尔比的增加而升高,氧化铁催化甲烷脱硝的最佳效果可以达到将近100%。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温850℃~950℃无氧气条件下的脱硝反应机理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了氧化还原反应,即首先发生了CH4与Fe2O3的气固反应,将Fe2O3还原为Fe3O4,而后Fe3O4再与NO反应将其还原为N2。  相似文献   

12.
以油页岩废渣为原料,通过酸浸法浸取油页岩灰渣中的铝酸钠溶液。采用焙烧活化方法将废渣中含铝的低活性晶体物质活化为高活性半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利用酸浸法浸取焙烧后的高活性含铝废渣,得到铝液;依据试验分析了影响酸浸法浸取铝酸钠溶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酸浓度和浸取温度;得出酸浸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3h,选用酸浓度40%,浸取温度60℃,此时油页岩废渣铝浸取率为75%。  相似文献   

13.
李亮  金容  刘琛  李朝辉  王雪峰 《环境工程》2021,39(3):183-188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在低温干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干馏废渣,长期堆积可能会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以抚顺西露天矿回填油页岩干馏废渣为研究对象,在模拟抚顺降水条件下,探究了油页岩干馏废渣浸溶与淋溶过程中pH、电导率、SO42-、NO3-的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废渣中的Ni和Fe溶出浓度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饮用标准,会对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油页岩干馏废渣中有大量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以及有机质,其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但在浸溶5 d后,pH急剧下降至5.5,可能是废渣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小分子酸。此外,油页岩干馏废渣中NO3-的溶出规律存在明显特异性,在浸溶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NO3-溶出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在淋溶时,NO3-浓度逐渐提高至600 mg/L,并产生了大量的NO2-。这可能是因为浸溶为缺氧/厌氧条件,油页岩干馏废渣中的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可能在缺氧环境下将NO3-还原。而淋溶为微氧/好氧条件,在氨化细菌、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等作用下,将有机氮逐渐氧化为NO2-和NO3-,导致NO2-和NO3-的大量累积。因此,可通过控制油页岩干馏废渣的氧化还原环境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溶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大气温度正在逐渐变暖。测定大气温度的变化是从1900年开始的,第一个测定站建立在 Smithsonian 研究所。以后全世界相继建立了地面测定站与高空大气温度测定站。近30年来先后对地球上面850~300毫巴的对流层、300~100毫巴的对流顶层与100~50毫巴的低平流层的大气温度作了系列的测定。全世界在1958~1987年间,在850~300毫巴高度的所有测定站的95%所测得的大气温度平均每10年上升为0.09℃,在100~50毫巴的平流底部在1973~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Mn Ox/AC、AC、无催化剂对甲苯的去除率和副产物的浓度,得知Mn Ox能大大提高甲苯去除率和降低副产物浓度。实验同时研究了负载量、煅烧温度和载体活性炭的活化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20%Mn Ox负载经过850℃活化的活性炭在350℃下煅烧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试验用BET、XRD和红外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经过活化的催化剂比表面积高于没有活化的催化剂,随着负载量的增加比表面积降低,温度为250℃时硝酸锰主要分解为Mn2O3,温度为350℃时主要分解产物为Mn3O4,温度为450℃时主要为Mn O。红外表明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氧化基团增加。  相似文献   

16.
南部德国铝冶炼厂的废气净化装置已于最近投产。这套由柏林 Leisegang 环境技术合资公司设计并制造的装置,据官方报导,能净化五座燃油冶炼炉的尾气。需要清除的主要有害物是灰尘和氯化物。这套冶炼设备的除尘过程由三个操作步骤所组成:气体洗涤和气体输送、洗涤水的中和与浓缩以及余热回收。其新颖之处是热回收和无废水洗涤。在热回收装置中,高温尾气(700~900℃)的热量被回收用于燃烧室空气的预热及净化气的再加热。空气预热可节省约  相似文献   

17.
空气氧化法处理碱渣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则飞 《环境工程》2002,20(1):53-56
炼油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 ,含有浓度很高的硫化钠 ,硫醇钠等恶臭物质 ,在中和废碱液前需对其进行处理。可采用低压空气氧化法使废碱液中的S2 - 、SR- 转变为S2 O2 - 3 、RSSR。该过程能否成功操作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空气与水的接触 ,尤其是空气与水的传质速度将会较大的影响硫化物的氧化去除速率和空气中氧气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乙炔 ,俗名电石气。它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无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杂质 (磷化氢 )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体相对密度 0 .91(空气 =1 )。液体相对密度 0 .6 1 81 (-82℃ )。稍溶于水 ,溶于乙醇 ,易溶于丙酮。乙炔的化学性质活泼 ,能起加成反应 ,容易聚合。乙炔在氧中燃烧可产生高温 (35 0 0℃ )和强光。乙炔是易燃气体 ,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2 .5 5 %~ 80 .0 0 % (体积 )。乙炔的点火能很小 ,其最小点火能为 0 .0 2 m J。最常见的乙炔—氧焰 ,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及金属表面喷…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厨余垃圾进入市政管网导致的污泥处理问题,利用厨余垃圾制备初沉污泥(PS),与污水处理的残余污泥(RS)混合制备了不同厨余垃圾比例的混合污水污泥(MSS)。采用TG-FTIR评估了含厨余垃圾的混合污水污泥的热解性能及逸出气体特性。质量损失可分为3个阶段:初步脱水阶段、主要分解阶段及连续轻微分解阶段。PS含量的增加导致反应速率提高和热解特性参数CPI增加,反应时间缩短,从而提高了污水污泥的热解性能。不同温度下PS和RS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低温区(<300℃)基本不存在相互作用,中温区(300~550℃)为相互促进,高温区(550~850℃)为相互抑制。FTIR主要检测出CH4、CO2、H2O、CO、CO、SO2 6种气态产物及官能团,表明CO2是主要的气态产物,且随着PS含量的增加,逸出气体及官能团的产生均增加。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质量损失过程中,也体现在产物演化过程中,PS50RS50呈现最明显的相互促进效果,可认为是最适合的比例。随着温度增加,产物普遍在500~600℃内达到最大值,可认为是最佳的热解温度。  相似文献   

20.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三废较少等优点.但所用原料丙烯和氢气,属易燃易爆物质,其沸点分别为-47.7℃和-252.7℃,丙烯的闪点为-108℃,与空气混合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且爆炸范围宽,分别为2%~11%和4.1%~74%,最低引爆能量只需0.28mJ(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