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劳动科学》2007,(6):48-50
范某于1979年8月就职于某实业公司,1986年调到该公司下属的涂料厂做配料工,长期接触化学物品苯。1991年和1993年两次被职业病医院诊断为慢性苯中毒。当时,实业公司没有为范某建立健康档案,在调动工作中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协商,范某未能享受职业病待遇。  相似文献   

2.
张某自1997年起一直在某科技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原公司)担任销售主管工作。去年5月,由于公司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销售陷入困境,公司决定专门进行技术研发,暂时撤掉销售部门,与销售部门的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考虑到张某是公司的老职工,工作能力较强,在以前的工作中又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原公司经过与同属于一个集团的阳光公司协商后,将张某推荐到阳光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某等22人系某皮革制品公司职工。2006年5月中旬,刘某等22人出现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症状。4月10日至15日公司先后组织他们到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正已烷中毒。8月15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刘某等22人职业性慢性轻度正已烷中毒认定为工伤。9月15日,劳动鉴定康复管理办公室对刘某等22人分别评定伤残等级为八级、九级。  相似文献   

4.
某胶鞋厂职工韩某,1985年进厂,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从事接触苯的工作,1999年10月8日由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01年12月25日该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中毒诊断组《鉴定意见通知》结论:慢性职业性重度苯中毒。2002年4月29日该市劳动保障局据此作出工伤批复单认定韩某属于工伤。胶鞋厂不服,7月12日向该市政府申请复议,9月5日市政府复议维持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劳动争议案例说起。张某于2007年2月15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张某述称:本人于2000年1月1日进某机电公司工作,2007年2月15日被公司无故辞退。为此,要求公司按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共计10010元。张某还提供了一份由用人单位出具落款时间为2007年2月15日并载有“合同解除”的“退工单”。对此,  相似文献   

6.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6,(3):46-47
张某于2004年9月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年12月9日在张某工作时不慎将左臂绞进机器,造成伤残。张某要求单位为其申报工伤,单位以其为单位临时招用的工作人员为由,拒绝承认与张某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张某能提供他在工作时发放的工作服和工作证是否可以证明他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1998年5月,张某经熟人介绍到某医院工作,该医院系民办非企业单位。期间,张某从事过勤杂、专家公寓楼建设质量负责人、分诊等工作。双方—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1年8月26日,该院口头提出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张某自2011年9月1日起没再上班。2012年5月12日,张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请求某医院支付2008年2月至12月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不与张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问:2008年8月2日,张某应聘进入一家超市工作。8月15日,超市人事部门向张某提供了即将签订的劳动合同样本以及员工手册等,并书面通知张某在7个工作日内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给出书面答复。由于张某对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有不同意见,直至8月2;5日仍未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8月24日,公司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并拒绝支付张某在公司工作期间的工资。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9.
申诉人李某于1993年11月到山东省烟台市某金矿(以下简称金矿)配电室从事配电工作。1995年10月,金矿组建氢化车间后,申诉人被安排到该车间从事测定工作。同年10月26日,申诉人在工作中发生中毒。1996年8月20日,申诉入经烟台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确诊为混合性气体中毒后遗症。并在职业病医院住院治疗到1997年6月15日。  相似文献   

10.
程家早 《安全》2013,(11):34-36
正在油漆作业中,油漆工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监测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每年因装修而发生的中毒死亡人数多达11万,油漆工更是首当其冲。油漆工作长期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甚至还会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导致生育畸形等。因此,油漆工职业病的防护应当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人社局近日出台了《关于实施〈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父系(包括退休)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且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可享受工伤相关待遇。  相似文献   

12.
1957年意大利最先报道了“制鞋匠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病例,其后的分析怀疑与接触正己烷有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面纱逐渐被掀开,正己烷引发的职业病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罗时 《劳动保护》2009,(12):106-107
1.职业中毒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职业中毒共分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汞及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共56种。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以下三型:①急性中毒:毒物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一般因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泄漏等事故引起。②慢性中毒:毒物长期过量接触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是由于毒物在体内蓄积所致。④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慢性之间的中毒。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相似文献   

14.
《江苏劳动保护》2010,(9):51-51
[案例]张某自2005年1月开始在某建筑公司干钳工。2006年3月,张某在工作中不慎从楼上跌落。张某住院治疗期间,公司为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和医疗伙食补助费。2006年11月,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张某为工伤,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张某为伤残6级。张某伤前月工资为700元,在工作期间公司没有为张某缴纳工伤保险费。2007年1月,张某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保险补助金、  相似文献   

15.
张某于2003年3月进上海某电器公司,担任技术人员,劳动合同期限自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2005年5月20日,张某与同事发生冲突,停止了研发工作。5月25日,公司董事会开会决定以严重违纪为由辞退张某。5月26日,总经理向张某送达了书面《辞退决定书》,告知了辞退事宜,并要求张某当日作好主要的交接工作,次日起可不再上班。由于考虑到研发工作的延续性,为方便接替工作人员熟悉项目进程及一些细节,公司希望张某能在6月底前配合接替人员的咨询,同时考虑到张某需要重新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公司表示工资会支付到6月底。张某收到书面《辞退决定书》后即离开公司,未再上班。6月10日,公司在张某的银行工资卡内汇入5月份全额工资,7月6日汇入6月份全额工资,张某的社会保险费缴纳至5月份。由于种种原因,公司直至6月15日才到当地职业介绍所办理了退工手续,次日经电话通知,张某到公司领取了退工单。  相似文献   

16.
张某与某公司订立了期限自2010年6月28日起至2015年6月50日止的劳动合同。2011年9月15日,张某以“家庭原因”为由向公司书面申请辞职,并与公司约定最后的工作日为2011年11月50日,离职的生效日为2011年12月1日。10月30日,申请人在家中意外受伤,经医院诊断为“腰部外伤”,医生建议张某休养3个月。  相似文献   

17.
吃谁不会呀!吃和病挨得上吗?你还别说,吃跑职业病是可能的。“职业病”是什么样的病,它和你我有关系吗?下面我们先总结一下什以是职业病。职业病是人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主要有:1.尘肺:12种(如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放射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吴华(化名)最近频频失眠,还经常感到头晕恶心、全身乏力等。后经医生分析,吴华出现的症状是由于长期使用电脑引起的,属于“电脑综合症”。当吴华向单位提出职业病补助的申请时,公司称:你这怎么能算职业病呢?新“劳动病”区别于传统职业病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目前我国的法律还不承认它们是职业病,自然,在新“劳动病”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也就享受不到治疗职业病的相关待遇。  相似文献   

19.
管铁流 《劳动保护》2022,(10):74-75
<正>基本案情夏某曾于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在ABC公司工作。夏某离职近一年半后自行向上海市肺科医院提出职业病诊断要求。2012年11月7日,上海市肺科医院出具上海市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结论为:夏某患有“职业接触过硫酸盐所致轻度哮喘”。当日,ABC公司签收诊断证明书。针对该诊断结论,ABC公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张某2007年8月到某集团公司某事业群辖属A公司工作,并由A公司缴纳社会保险费至今。2010年9月1日,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13年9月1日。2011年4月,根据事业群工作安排,张某的工作部门由运行调整为质检,工资支付方由A公司调整为同为某事业群辖属B公司。后因工作内容安排问题,张某与部门经理发生争执,并拒绝执行其工作安排。2012年4月13日,B公司以张某拒绝服从部门经理合理工作安排为由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同日,A公司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