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全球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国际海洋法律基础。1990年第45届联大作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未来 2 0年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将以较快速度发展 ,石油需求量将年均递增 12 %。据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牟书令介绍 ,我国原油产量由 1949年的12万t,上升到 2 0 0 2年的 1.67亿t,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由1949年的 0 .1亿m3,上升到 2 0 0 2年的 3 16亿m3,居世界第 16位 ,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消费大国。未来 2 0年 ,我国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 ,预计到 2 0 2 0年 ,我国石油需求量为 4亿t,年均递增 12 %。天然气消费结构中 ,天然气发电、城市燃气增长最快 ,到 2 0 2 0年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 ,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 2 .7%增长到 10 %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资源退化和海洋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具体计算时,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收益还原法是评估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的基本方法,对于不同的海洋资源潜力的评估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本文分别核算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海洋盐业、滨海旅游业以及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同时评估了未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灾害的损失价值。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在199 737.16-320 335.57亿元,平均值为214 150.1亿元。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步短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成为缓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在这新的背景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成为促进山东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然而,海陆资源开发的诸多矛盾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日益显露。本文在对海陆资源开发战略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索了山东海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海陆资源开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思路,包括合理开发海陆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开发与保护并重等。  相似文献   

5.
一、“科技兴海”的战略作用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维系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大气中70%的氧气靠海洋提供,剩余的大部分CO_2也被海洋吸收。同时,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水资源、空间资源等。海洋提供的初级生产力约为5000亿t,水产品年生产力为6亿t,大陆架石油的远景储量为2700亿t,多金属结核矿为1~7亿t,还含有丰富的其它化学元素,矿产储量有些也比陆地高许多倍,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 支撑作用( 1)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自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来 ,矿产资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导致大量的厂房建设、机器制造和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得社会对能源和原材料等矿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如 2 0世纪以前的几千年中 ,人类共开采金属铜 0 .35亿t ,而进入 2 0世纪的近 10 0年中 ,就采出 2 .38亿t;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 80万t ,1997年却已达到 32 .47亿t。从消费角度看 ,2 0世纪初 ,世界范围内人均矿产品消费为 2t ,而现在却已接近 10t;1…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标》年度报告指出 ,目前 ,国际社会已制定了到 2 0 15年使全球贫困人口比例比 199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根据这份报告 ,到 2 0 15年人类社会应达到的发展目标还包括大幅降低婴儿和儿童死亡率、产妇死亡率 ;所有儿童都能上小学。自 1987年以来 ,全球日均生活费在 1美元以下的人口始终保持在 12亿左右。但由于同期全球人口增加了近 10亿 ,赤贫人口所占比例已从 2 8%下降到 2 4 %。主要由于中国取得的进展 ,东亚地区赤贫人口所占比例自 1987年以来急剧下降 ,但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却有增无减。报告显示 ,1998年 ,北美、…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 ,特别是上半世纪 ,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 ,但人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全球的人口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其主要趋向是 :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全球人口预计到 2 0 2 5年将达到85亿。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 2 0 2 5年 ,人口分布格局仍是亚洲居第一位 ,亚洲人口将达到 49.1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5 7.65 % ,世界 10大人口国中的 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过欧洲 ,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人口大国的变化。到 2 0 2 5年 ,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与区域重新组合,亚太地区经济日益繁荣,异常活跃。利用空间技术进行资源勘探与开发、环境监测与保护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提出了《21世纪议程》,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新的政策,积极参与近几年对空间应用的国际合作。反映了充分发挥现有空间应用潜力、加强空间应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0.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沿海各国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研究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进一步推进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以及保障城市、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目前,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困难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升;海陆互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河口岛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严重不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亟需开发与整合。因此,从转变思想,树立海洋兴市的战略意识;整体规划,重点布局;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海洋经济发展重在创新;大力发展岛屿经济;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方面,提出了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全国“科技兴海”工作的形势 “科技兴海”就是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海洋国土意识,把海洋开发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变海洋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构成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当前我国的“科技兴海”工作面临着很好的形势。 1.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实施“科技兴海”工作可以说是适应海洋开发的大好形势,抓住了一个良好机遇。目前,全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沿海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和海洋资源、环境状况纷纷提出了“科技兴海”、“科技兴岛”、建设“海上山东”、建设“海上辽宁”、实施“蓝色计划”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合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能源需求预测是合理制定能源规划的基础。能源需求预测的模型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单一模型预测和组合模型预测。本文在分析几种常用单一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与灰色GM的优化组合模型,对江苏省未来十五年煤炭和石油的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江苏省对煤炭和石油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中煤炭从2008年的19 601.39万t标准煤增加到2020年的25 615.26万t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1.81%;石油从2008年的2 628.64万t标准煤增加到2020年的3 532.60万t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1.36%;②基于BP网络与GM(1,1)的组合模型克服了单一模型的缺点,实现了优化组合模型"过去一段时间内组合预测误差最小"的原则,且预测结果误差较小,不仅适用于能源的中长期预测,还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3.
设在伦敦的一家国际环境研究组织潘诺斯最近发表新闻公报说,沙漠化造成的全球性损失估计每年高达420亿美元。受沙漠化损失最大的是亚洲,每年达210亿美元,非洲为90亿美元,大洋洲30亿美元,欧洲10亿美元,北美和南美是80亿美元 为了控制沙漠化的蔓延,从  相似文献   

14.
面对能源紧缺和环境约束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到新能源开发中来。核电因其清洁、高效、低碳、经济等特性逐渐受到各国的青睐。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电发展进入低潮,中国于2012年11月重新启动核电项目建设。在国际低碳发展背景和约束下,分析中国核电发展情况及发展空间与规模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根据中国发展核电的政策形势,结合当前国际低碳发展背景和国内能源情况,阐述了在降低碳排放和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中国发展核电的积极作用。其次,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讨论和比较了在基于碳价的基础上核电项目的经济性,得出在考虑碳排放的环境外部性情况下,核电经济优势明显,同时当贴现率为5%时,核电极具竞争力。再次,在电力行业碳排放约束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核电发展中长期的适宜规模:2020年装机容量为0.5-0.7亿k W,发电量为3 750-5 250亿k Wh(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7 500h计算),总发电占比为5%-7%;2030年装机容量为1.2-1.4亿k W,总发电占比为7%-10%。最后,针对未来核电发展规模的扩大,提出了健全核安全文化,加大安全管理监督力度;建立铀矿储备保障体系;注重核电产业链建设,提升核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激励核电企业自主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沼气的减排效果和农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基于统计报表,对沼气减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9年农村年平均沼气消费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的煤炭消费602.20万t,折算成煤炭,则相当于替代了843.423 8万t的煤炭消费量。以2009年为例,按照10美元/tCO2来计算,中国农村沼气替代煤炭减排CO2带来的收益为0.43亿美元。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将达到233亿m3左右,加上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年产沼气6.7亿m3,共计239.7亿m3,相当于替代1 711.46万t标准煤,核计收益1.71亿美元。文章通过在我国沼气典型省份湖南省的160户农户调查问卷,建模分析包括农户基本情况、生产状况、心理认知、经济状况方面的20个变量对农户的沼气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性别、年龄、是否参加协会、环境保护意识、是否有外来资金支持等因素对农户沼气采纳行为起到或正或负的影响。文章从减排的角度论证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性,从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角度论证了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宣传、培训、服务、技术、协会、资金等方面的配套跟进。  相似文献   

16.
国际能源机构 (IEA)在题为《中国在全球寻求能源安全》的报告中说 :在未来 10年 ,中国的能源需求将迅速增长。北京正在寻求保障其未来能源 ,特别是石油供应的途径 ,此举将对全球其他地区的能源状况产生影响。该机构说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从目前到 2 0 2 0年 ,石油在中国能源供应中所占份额将从 1996年的 2 0 %增长 2 6%。也就是说 ,中国平均每天需要 80 0万桶石油。它还说 ,从目前到 2 0 2 0年 ,估计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量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总量的 2 3% ,相当于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 2 9个成员国成源需求增长量的总和。但该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已不断影响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是近今日举行的纪念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各位专家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大量的资料分析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地面平均气温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预测下一个世纪全球平均温度每10年将增加约0.3摄氏度;我国已经有6年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得到2005-2008年广东省主要排放源CO2排放量估算结果,2005年为6.19亿t,2008年达到7.4亿t。首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次是土壤呼吸。两者占总排放量的77%-79%。其中土壤呼吸的排放量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27亿t左右(或6 200万t碳),而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57亿t CO2(或7 021万t碳)增加到2008年的3.44亿t CO2(或9 375万t碳),4年增长了33.52%。其他排放源由大而小依次为:生物质转化、工业过程和人畜呼吸。2005-2008年全省主要碳汇总的CO2吸收量变化于2.53亿-2.56亿t(CO2)之间。2008年,全省最大的碳汇是林地,年固碳量达4 831万t碳,约合17 715万t CO2;其次为耕地,年固碳量为1 418万t碳,约合5 201万t CO2。这两类固碳地吸收的CO2占了全省碳汇的90%。源汇相抵后,全省净排放量从2005年的3.63亿t增加到2008年的4.86亿t。人均CO2排放量从2005年的3.95 t/人增加到2008年的5.09 t/人。单位GDP排放量则从2005年的1 625 kg/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1 361 kg/万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增加碳汇的潜力。其中推广冬种绿肥每年可增加吸收CO22 155万t。将全省现有未成林地全部实行封山育林,约2年后每年可以增加吸收CO21 000万t。同时还建议利用海洋的生物生产力增加碳汇。  相似文献   

19.
实施“强县带动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海上山东”战略实施以来,山东海洋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1993年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但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辽阔的海域、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实力转化为强大的海洋经济优势,笔者提出“海洋经济强县带动战略”(以下简称“强县战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对西部开发带来挑战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西部开发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制定西部开发法是西部开发的保障,西部应在市场开发与开放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走非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