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分类,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的指导原则,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生态监测等内容,建议资源主管部门、开发建设单位与环保部门,齐抓共管寓保护于开发之中,使二者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农业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以往的农业资源评价思路、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等也与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宜,农村与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很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和理念、先进的方法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查清农业资源家底的情况下,重新对湖南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和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等评价模型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丰度等两个角度对湖南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与湖南农业资源实际相吻合的评价结论,并根据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从正确处理耕地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建立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实行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并举、强化农业资源利用的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湖南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长江流域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先后被包括美国“工程索引(EI)”、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化学文摘(CA)”等在内的数十家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它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问题,报道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成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江河流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的最新成就。对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以及广大农业、林业、气象、能源、水利、土地管理、旅游、经济、人口、生物、地理等学科部门的科技人员、决策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都有参考价值。欢迎广大读者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土规划的作用、性质和基本内容等入手,详尽分析了国土规划在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资源综合开发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制定统筹兼顾,考虑生态、经济效益的规划(即国土规划)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作用和政府职能,指出发挥市场优化配制资源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量,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当前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方法途径的系统性与实践性不强的问题,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出发,应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与地域单元的要素组成及其结构层次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三级体系框架,并分别按地域单元与行政区划设置了相应级别的空间尺度。同时,在此模式体系框架下,以江汉—洞庭平原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体系构建的实例分析,探讨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的应用与发展,为农业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框架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干瘠山地”泛指土层薄、肥力低、干旱、草木稀疏的山地丘陵。山东省“干瘠山地”面积约46.7万公顷,加上疏、残林“干瘠地”,将达到66.7万公顷。山东省人多地少,“干瘠山地”小地貌多种多样,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仍是宝贵的资源。作者从资源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了重建“干瘠山地”植被,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做到林牧并举,造林种草与产品综合加工并举的途径,以期达到保护和利用资源与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欢迎订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 ,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统一刊号 :CN4 2 - 132 0 /X ,邮发代号 :38- 311。它是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长江流域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源期刊。它立足长江流域 ,面向国内外 ,围绕长江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问题 ,报道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成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 ,介绍…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系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业资源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持能力相当薄弱,农业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江苏为例,探讨了农业资源开发与区域共同发展,经济国际化及科教兴省等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对该区域主要农业资源开发前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业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准确地评价地区农业资源,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地区农业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结构特征、不同样点差异及满足易于收集、便于数量表示和定量处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部小区的农业资源具有整体优势,南部和中部的资源利用较为合理,北部小区则具有较为丰富的后备资源。最后,根据各地资源要素的不同组合,简要给出了较适宜的开发途径,为该地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多个层次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新秩序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文化力 ,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主导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生态、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产业化地域类型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江苏沿江地区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现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加工企业带动型、流通企业牵引型、专业市场辐射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型、主导产品推进型和外向型农业导入型等多种农业产业化地域类型,对促进江苏沿江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实现江苏沿江地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途径是:构筑农业创新体系,包括完善农村市场组织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建立新型的农业投资机制、创新农业土地流转机制和转变行政、农业科研部门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农业和农产品结构,加快建设区域专门化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农业技术革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建设适应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农业经营理念,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略论长江开发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长江开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所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其直接威胁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既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又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主干区,其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前途。因此,在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双重转型的过程中,长江的开发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协调,成为了我们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在于国内市场分额被挤占、农产品质量差距明显等;有利影响主要是开拓国外市场、引进技术和资金等,文章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在WTO框架下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江流域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产量大,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农业、农村经济水平较高,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农业生现代化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但部分农产品产量(包括商品粮)在全国的地位下降,流域内省际间农村、农业经济差距扩大。据此本文提出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大中上游于区的投入力度,进上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名特优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  相似文献   

16.
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经济协作区的概念,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的组成、区位优势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必然趋势。从协作区内城市体系的角度,就协作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主要对策:强化武汉市在经济协作区中的中心城市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原则,加快协作区资产重组步骤,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产业缺乏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等原因,我国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协作,区域整体效益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逐步拆除,区域经济势必在市场作用下走向一体化,产业发展也将趋于地区特色化,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也日益密切,先前地区割据局面将逐步打破。从这个观点出发,以长江流域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为前提,在分析中游地区产业成长环境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游地区在长江产业带中的产业地位和分工;比较研究了资源导向型,出口导向型,中心城市带动型,智力发展型的不同发展战略在中游地区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中游地区应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市场逐渐开拓,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大量的初中级制造加工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以及沿江航运及水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区内进口替代--面向区外市场的农业和制造业的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为同时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构造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为此必须在推广猪-沼-粮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猪(牛)-沼-果(渔)等循环农业模式,进而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生态占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主导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以及湖北省地处内陆、资源条件组合良好的特点,确立了湖北省选择主导产业的四个原则,即资源优势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关联效应原则、收入需求弹性和生产率上升原则,从这四个原则出发,阐述了湖北省适宜发展的相关产业。并着重从收入需求弹性和生产率上升原则、关联效应原则出发,分析了湖北省发展钢铁、汽车、房地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及良好的市场前景,最后综合考虑确立湖北省的主导产业为:以轿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