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依托城市街道把辖区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组织起来,组建劳务型公司,通过劳务派遣、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兴办实体等方式,帮助这部分按寻常方式难以实现就业的特殊劳动力资源,在就业市场中及时找到自己的岗位。政府则通过购买公共就业服务的方式,整合相关优惠政策,对这类劳务型公司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东川区因民镇采空区风险调查与隐患评估项目》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召开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东川区安监局、区水务局、区国土局、因民镇政府、因民公司、金水公司、雪岭铜选厂、新泰公司、全利公司等单位的代表。《东川区因民镇采空区风险调查与隐患评估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承担,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采用地表高密度电法探测、井下三维激光扫描等多种方法,查明了工作区内采空区数量、体积和充填情况,构建了矿区范围内的地表、地下和采空区三维数字可视化模型;采用边坡孔径干涉雷达技术,监测了崩落区山体  相似文献   

3.
<正>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城市,更是云南的首善之区。"十三五"期间,对于昆明市来说,是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目前,昆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安全生产工作处于一票否决的关键节点。对于这样的关键时期和关键节点,昆明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如何保障,本刊记者采访了昆明市安监局局长张洪安。  相似文献   

4.
<正>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是重大社会民生问题。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矛盾突出,尘肺病和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多发,尤其在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表现更为突出。本文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抚顺市进行职业病防治分析研究,以期给类似城市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盘点2003年就业,发现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下岗职工和长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当困难,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面临了非典的考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并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00万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地区,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和城市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但另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人口众多和劳动力资源过剩的客观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低于1000万,而与此同时,现有的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不少于2400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非正规就业得到迅速发展,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非正规就业领域仍存在着社会保障的普遍缺失。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最主要的流动人口。大量农民离开乡村跨区域流动就业,一方面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找到了出路,避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为城市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急需的劳动力,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建立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的发展观,必须逐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社会保障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如何为庞大的劳动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始终是我国政府首要经济发展目标。应当说我国在解决人口就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业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0.
辛麟 《中国劳动科学》2004,(10):F003-F003
2004年9月4日下午,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胜利闭幕,劳动保障部旋即召开全国劳动保障厅局长座谈会和有关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劳动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做题为《学习先进,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各项任务》的讲话,提出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多次成功地缓解了突出的就业矛盾,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为改革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07,(1):F0002-F0002
“十五”期末,成都市GDP总量居中西部省会城市之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支村居民人均收入居中西部省会城市第三位;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十五”时期二、三产业就业数量年均增加20.5万人,年均增长5.8%,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已有的泥石流灾害资料,建立泥石流风险评价体系和实施流程;提出风险评价的定量计算方法;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了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灾害的定量风险评价。研究结果与泥石流实际分布和调查资料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管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本文针对海洋资源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以"资源域"为标准划分管理范围,突破属地管理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资源管委会为主导,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这将强有力的中央权威和基层自主治理相结合,化解由公共资源管理引发的区域性冲突。为养护渔业资源,1980年中央出台伏季休渔规定,并于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伏季休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的状况,同时解决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之一。市政府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围绕统筹城乡劳动力管理、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年初下达《落实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年中实施监督检查,年末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就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种快速的农村就业扩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实现的:第一,农村长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村劳动者有了自主有效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的机会;第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非农就业有了惊人的增长;第三,城市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内必须要正视的。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入手分析,提出农村劳动力应通过城市和农村两条渠道同步双向吸纳,有层次性地实现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近46.7%;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科学》2007,(1):11-17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到2008年实现全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城乡统筹此较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什么是比较充分就业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衡量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本报告对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理论、就业失业涵义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和测算,在对相关副省级城市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成都市未来五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成都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本期将研究报告(摘要)刊发,以期对城乡统筹就业这一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浦江动态     
《上海安全生产》2021,(2):12-14
上海将发布城市运行“数字体征”,实时发现处置城市运行问题上海的城市运行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在市、区、街镇三级建立了城运中心和城运平台,在全市建立了一套“观、管、防”一体化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解决了部门资源碎片化问题,让更多政府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集成、共享、融合.发挥出新效能,更加高效地处置市民需求和城市运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