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实验室得到的数据为样本,选取了CODcr和絮凝剂投加量为指标,采用三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批处理梯度下降法对CEPT系统进行辩识。辩识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在3.7%左右,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该模型还具有适应性强,使用方便,高效的特点,为CEPT系统的在线实时控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1系统危险辨识系统危险辩识是危险源管理乃至整个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必要前提。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危险辨识的任务是全面发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被触发而引起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初步提出消除或控制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分析评价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系统危险辩识主要包括对以往发生事故及故障的综合分析,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和辅助系统危险状况分析等。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模式和设备、设施固有危险状况(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缺陷、作业环境缺陷、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整车的行驶性能,使车辆可以自主调节,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路面,从而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方法 以双气室油气弹簧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推导出油气弹簧的阻尼力和刚度等非线性特性与车身位移的关系。根据RBF神经网络控制原理,设计RBF-PID控制器,依靠神经网络自学习性对PID参数动态整定,使整个车身振动衰减,快速达到稳定状态,并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在B级和C级不平路面输入的情况下,重点对轮胎动载荷、车身质心加速度以及油气悬挂动挠度等3项性能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 同普通PID控制相比,RBF-PID控制下,车身3项性能的RMS分别降低26%、54%、0.1%。结论 RBF-PID控制能够克服环境影响,实现油气弹簧特性的可靠控制,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对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水污染严重的长江流域需从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构建开展水污染治理研究.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存在污染物去除效率预测精度较低、污水优化控制成本较高、水污染监测滞后效应严重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因此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污水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及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能力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指导.结果表明: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径向基神经网络、多层前馈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污水污染物去除过程进行建模与优化,为精确预测长江流域重金属(Cr、Cu)、营养盐(TN、TP)、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BDEs(多溴二苯醚)、HCH(六氯环己烷)〕的去除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②采用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递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神经网络等)构建污水智能控制系统,为长江流域实现高效节能的污水优化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③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小波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叠层去噪自动编码器等)建立水污染智能监测系统,为解决长江流域水污染监测响应滞后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对长江流域提高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降低污水优化控制成本,提升水污染监测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华能太仓电厂300MW机组脱硝控制系统传统PID控制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学习控制、以及自动适应技术等高级算法,彻底解决了脱硝系统不能很好适应负荷、煤种变化等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烟气脱硝工艺应用中喷氨量的控制问题,通常采用传统PID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时效滞后或负荷的波动等,使得SNCR脱硝系统存在惯性滞后,因此提出一种喷氨量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对输出误差在线实时检测,再根据模糊推理对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进行在线纠正,得到最佳控制参数。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控制效果优于后者。该策略既具有传统PID控制策略的特点,而且还有模糊策略超调量小、调节迅速的优点,从而实现喷氨量的实时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7.
1前言根据在Canadianshield的实践经验,采用Bieniawski(1973)的岩石分级系统,岩体随深度增加,其质量(RMR)一般可划分为好(RMR:60-80)到很好(RMR:80-100)。这些脆性岩石,即含有一定数量的节理到少量节理的岩石和块状岩石,在其中发生的断裂过程主要是受致裂应力值大小的控制,而不是受岩石本身结构的控制。这些岩石中地下坑道周边的破坏形式为成层剥落或裂开,控制其破坏机理的因素是岩石材料本身内聚力的减少。使用基于摩擦力为主控因素的断裂判别式,来预测坑道周围断裂的开始或最大断裂深度都未能取得满意结果。Mar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导弹武器系统使用可用度评估问题,方法通过基于故障数据的使用可用度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径向基函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结果该模型克服了灰色理论的长时间序列预估误差大和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需求量大、输入变量选取困难等缺点。结论仿真结果表明,GM—RBF神经网络对导弹武器系统使用可用度评估具有评估误差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石灰湿法脱硫传质-反应过程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以旋流板塔作吸收器的石灰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为浆液吸收SO2的传质-反应过程,并提出了Ca(OH)2浆液吸收SO2的传质-反应过程机理。本机理认为,总反应速度由气相中SO2的扩散(气相阻力)和液相中Ca(OH)2固体的溶解(包括在液相阻力之内)及扩散控制;同时认为,反应过程可分为气相阻力控制、所液共同控制、液相阻力控制3个阶段。此外,本机得到了实验的验证。以上结果将有助于改进为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23日,由重庆市科委主持了重庆大学王孝培教授等人承担的“管材剖切及其模具CAD系统(NDCAD系统)的研制”项目鉴定会。 该项目课题组对管材剖切技术的研究较为全面、系统、深入,技术先进可靠,所设计的模具可行。已成功应用在摩托车102车型前横管、103车型后横管、138车型车架尾管、本田CB-125型及CM-125型车架管件的冲切生产,完全取代了铣削加工,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经济效益显著。可在管材上冲切各种与轴线有夹角的截面,不仅能冲切直管,而且也能冲切弯管。 该项目识题组开发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减小复合材料结构振动响应。方法以全复合材料翼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该翼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带有压电作动器的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PID(Proportional,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控制理论设计主动控制律,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控制律程序,通过控制律变参分析得出PID控制各参数的设计规律,基于仿真模型进行主动控制仿真试验。以仿真试验结果为基础,在复合材料翼面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地面试验。结果有效地控制了复合材料翼面振动响应,振动响应减小了79.74%,验证了模型和控制律设计的有效性。结论以压电作动器作为控制作动器,通过PID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律,能够有效控制全复合材料翼面振动,使振动减小。  相似文献   

12.
以一辆配置怠速起停系统的国V缸内直喷汽油车为研究对象,使用底盘测功机试验系统、全流稀释采样系统和固态颗粒计数系统,试验研究怠速起停对缸内直喷汽油车油耗与颗粒数量排放的影响,并分析起动温度、试验循环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NEDC循环车辆冷机起动时,车辆怠速起停系统开启的百公里油耗降低了5.1%,颗粒数量排放升高了16.7%;车辆热机起动,怠速起停开启产生的百公里油耗降幅增大到7.3%,颗粒数量排放升幅减小至9.3%;WLTC循环热机起动,车辆怠速起停系统开启的百公里油耗降幅减少到1.7%,颗粒数量排放升幅减少到6.2%.怠速起停有利于降低汽车的百公里油耗,但不利于缸内直喷汽油车颗粒数量排放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现有研究只考虑单一制冷工况,导致数学模型建立不精确,对飞机液冷车控制系统PID控制效果产生较为不利影响这一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方法根据飞机的保障需求和飞机液冷车的具体工况,分别建立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下制冷换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结果与单一制冷工况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相比,两种工况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其PID控制在制冷、制热工况下响应时间分别为2.1,3.1 min,短于单一制冷工况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2.8,4.5 min)。系统误差分别为0.75%,0.51%,低于单一制冷工况(1.5%,0.71%)。结论在两种工况数学模型下的PID控制在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军事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降维状态观测器的曝气量最优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污水处理厂曝气过程的能耗,对曝气系统的优化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活性污泥模型ASM1的曝气系统的简化模型;然后,利用降维状态观测器重构在线不可测状态,提出了基于降维状态观测器的曝气量最优控制策略;最后,将该优化控制策略应用于污水处理基准仿真模型BSM1,仿真采用晴天进水数据.结果表明,与溶解氧的PID控制相比,最优控制在保证出水氨氮浓度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的情况下,降低了曝气量和出水总氮浓度,同时曝气能耗相比PID控制可下降5%以上,并且改善了出水指数.  相似文献   

15.
孙鹏展  吴俊奇  康利民 《环境工程》2020,38(5):54-59,195
以实际生活污水(C/N(碳氮比)约为3)为处理对象,研究了进水方式和回流点位置对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连续进水和间歇进水条件下,系统对COD去除率分别为87.61%和78.94%,但出水COD平均浓度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当混合液从第6格回流到第1格时,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88.78%和83.10%,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TN处理效果与回流点位置相关。系统污泥量较少,无剩余污泥排放,TP去除效果稍差,采用化学除磷,TP去除效果与回流点位置无关。通过对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膜干质量的分析,表明增加回流改变了系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了系统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16.
模糊控制在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烟气系统的设计情况,重点讲述了增压风机动叶的控制,针对增压风机动叶系统时滞、非线性等特点,常规PID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设计出模糊控制器,仿真后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极端海况下AUV水环境模拟及定位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PID控制器,实现AUV在极端海况下的定位控制。方法本文基于Blendermann风载荷系数计算公式与ITTC双参数波浪谱及漂移力计算公式,在Matlab中建立极端海况风浪模型,对极端海况进行环境模拟;利用Simulink平台搭建基于PID控制器的AUV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优化PID控制器参数,对AUV进行定位控制研究。结果在该控制作用下,AUV仍由定位原点顺利抵达目标位置,在PID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约100s后达到目标位置状态附近进行微调,整体超调量约8%,在严峻的风浪环境中展现出理想的控制性能。结论本研究成功模拟了AUV的极端工作环境,并搭建了动力定位仿真台架,基于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实现了AUV在极端海况下的定位控制,为自主潜航器在恶劣环境中的作业能力保障及控制器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净水厂中自动加氯系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介绍了净水厂自动加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影响因素.控制系统以原水流量为前馈和出厂水余氯浓度作为反馈信号,采用PID算法控制加氯量.系统应用于南方某水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供水水质的安全性,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型低温环境试验室制冷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大型低温环境试验室制冷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复叠式制冷的复合降温方式。通过冷负荷计算,确定了制冷系统核心设备制冷机组压缩机的选型,采用基于PLC的PID控制系统,实现了试验室温度参数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