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低碳宣言     
《环境教育》2023,(3):1-2
<正>低碳宣言在继承中求突破,在发展中求创新。打造具有现代气息、低碳环保、科技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学校简介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位于民主路19号,学校创建于1955年,隶属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5,(4):104
山东省莒县店子集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28亩,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绿化面积3075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坚持环境熏陶、文化涵养、课程渗透、实践体验和生活应用的环境教育理念,以环境教育为契机,在校园环境文化、体验式实践活动、环保课程渗透等方面,注重打造学校的绿色形象。经过不懈努力,教职工和学生均树立了较强的环境意识,学校先后荣获"国际生态绿旗荣誉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日照市绿色学校"、"明星学校"、"花  相似文献   

4.
面对石油开发与湿地保护相制约的现状,以低碳、低耗、低污染为目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生态矿区建设。围绕海外河油田绿色低碳生态矿区建设,以分级管理的方式,实现作业现场无落地油泥,钻井现场无落地泥浆,基建现场无垃圾,井站无油污,设备无渗漏,工业污水"零"外排,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安全转移,工业、生活垃圾妥善处置的环保工作目标,探索创建绿色低碳生态矿区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2,(7):104-104,F0003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自2001年以来,始终围绕"抓环境教育,办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沿着"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打造环境教育特色"的办学思路,打造了"绿色兴小"的学校品牌。十年间,学校展开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践行文化理念,用"精致、生态、美观"的理念打造了学校的绿色文化,让全体师生时时感悟、处处滋润、年年积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浙江省环境教育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群众对美好环境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不断创设教育载体,强化信息公开,引领公众参与,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支持。通过打造正能量、接地气、通俗易懂的环境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在学校"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行动过程中,作为绿色环保小记者的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利用暑假参加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课题研究。我们通过上网搜索,聘请老师专题讲座,了解了高碳的危害、什么是"低碳生活"、怎样过"低碳生活"。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假期里详细了解、记录自家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又通过计算器软件和家长一起计算自家生活中的碳排放量。通过计算,我感到十分震惊,想不到家庭生活中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做法,比如电脑、手机充电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建立了“ 1+N”政策体系,制定了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推进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编制实施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重点从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宋晨 《环境教育》2013,(10):65-67
社区上下深深意识到打造"绿色社区"对于打造高端文明社区的深远意义,小区已经把创建"绿色社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融入到小区居民有形的生活环境和无形的生活方式中去,并将长久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已成为云南省涉及地区最广、参与学校和社区最多、影响面最大的全省性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教育项目。新时代绿色创建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环保、宣传、教育等部门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创建活动,也是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环境素养,鼓励公众参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碳宣言     
《环境教育》2023,(5):1-2
<正>高富英党委书记、校长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低碳宣言建设“醉美校园”,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形成师生共同参与、上下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绿色低碳,我们一直在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以"五大创新"为主题,"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绿色发展为方向,改革创为动力,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全民共建共享为基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生态先行战略,促进增长与转型、经济与生态、建设与民生良性互动,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阜宁样本,使生态资源优势成为了发展的最大优势。如何在加快发展中保持优势、发挥优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绿色社区创建之路 江苏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起步于2002年,当年10月,为加强社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省环保厅号召省、市、县三级环保系统,组织了"万人进社区"活动,经过详细摸底,掌握了社区的规模、居民对环境的需求、社区污染现状等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办法,为社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各省     
正贵州:设定"贵州生态日"在近日召开的贵州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贵州生态日"的建议方案》,决定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据了解,"贵州生态日"期间将围绕年度主题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同时还将组织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寨、绿色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美丽中国建设都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以及路径。要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率先实现乡村绿色振兴,第一,要形成绿色治理模式,使全民参与保护并能共享保护成果;第二,要形成与保护互促的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的技术路线。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浙江仙居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龙头带动社区参与保护、共促发展方式转型,构建了以绿色公约、绿色资产清单、绿色货币为标志的"三绿"治理机制,与国家公园产品品牌增值体系一起初步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使乡村振兴的绿色化道路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6.
张胜玉  吴睿 《绿叶》2013,(10):29-34
建设低碳社区是控制生活、建筑领域中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总结国内外低碳社区发展的经验.提出建设低碳社区的路径与对策,以推动我国低碳社区和绿色生活模式的探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这里,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生态停车场、低碳小屋、低碳商铺、低碳读书角、垃圾分类站设施齐全,社区"低碳减排""绿色节能""循环利用"等低碳领域运用得淋漓尽致。家住广元下西坝一机厂宿舍的市民李师傅生活很"抠门":家有洗衣机却很少用,洗衣服用搓衣板,还用皂角代替含磷较多的洗衣粉;家里所有的灯具都是节能灯,一个月电费只有20元;淘米洗菜水用来浇花浇菜,出行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街买菜也总是提着一个帆布袋子……在别人眼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江南名城太仓,小桥流水,风景如诗如画。这里诞生了曾经走出过四位"两院"院士和众多名望之士的学校——城厢镇第一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百余年文化积淀下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毓灵""致和"。学校创办至今,教育质量始终处于第一方阵,赢得广泛认可。学校切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打造教育生态文明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组织打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学校切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这一主题可以理解为"低碳生活"是"全面小康"的必要前提。"低碳生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遵循"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理念。据媒体报道,2019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城镇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面积超过32亿平方米,全国风电、光伏装机达到3.6亿千瓦;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各类充电桩总数已达122万个……一组组数据表明,国家层面的"低碳发展"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低碳发展"需要全民行动。比如,能乘公交就不开车出门,能步行就不坐车出行,能走上楼就不乘电梯,能带茶杯就不用一次性纸杯等。"低碳生活"需要"从我做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积极培养"低碳生活"习惯,不断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生态道德修养,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让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桂林市飞凤小学把"绿色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绿色教育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广西桂林市飞凤小学积极践行绿色教育理念,以生物多样性为活动抓手,努力构建"生态德育圈、生态智育圈、生态美育圈、生态文化圈",不断丰富学校生态教育的内涵。如今,学校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系列生态教育探究活动,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环境教育,从而打造学校亮点,彰显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