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一切”。土壤作为作物载体,它的环境质量直接维系着农产品安全,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深远。在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为严峻的同时,确保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安全是保障整个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因此,土壤污染及其环境安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县域尺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标准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悦风  谢丽  孙华  谷玮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743-4751
为提升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研究以太湖沿岸某产粮大县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与地区土壤环境负载容量对研究区耕地土壤中As、Hg、Cr、Cd、Pb五种重金属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两种评价方式在区域整体评价结果上趋于一致,却在各类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上存在一定差异.有别于"一刀切式"的浓度标准评价模式,土壤环境负载容量法通过"双界面"标准进行污染总量控制,可以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较为准确的反映外源污染累积变化情况.为提升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相关评价在普适性国标的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负载容量评价作为有益补充,继而为县、镇尺度土壤污染责任主体认定与风险控制区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具体工作内容。土壤环境监测是各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4.
正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2016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我国土壤环  相似文献   

5.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之一,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半个世纪粗放掠夺式的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使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的范围、形式、影响扩大化。近年来,频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己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总结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及土壤环境保护的要求,简述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历程,并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历程,围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阐述了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明确了构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是土壤环境监测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思路,也是"十三五"期间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分析了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国控点布设工作的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7.
土壤是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壤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甚至关系到社会发展与稳定[1].近年来因工业污染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涉重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调查某金矿采选企业各功能区分布,特征污染物,重金属等...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土壤环境质量关系农产品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美丽四川的建设。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区域面积广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土壤风险隐患较大。“十三五”以来,全省在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受污染土壤风险防范和治理修复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现阶段我省土壤生态健康任重道远,“管源头、防风险、治污染”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立足于区域实际,分析了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就土壤环境质量由“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全面改善”作了谋划构思,并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改善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萍乡蔬菜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采样区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的均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其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Hg>Ni>Cd>Cu>Zn>Pb>As>Cr,其中Cd、Hg、Pb、Ni含量均高于对应元素的江西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但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较低.总的来说,萍乡蔬菜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和安全范围内,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主线,将农用地土壤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3个类别,并提出相应的分类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土壤环境安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我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背景下,做好污染土壤整治工作至关重要。据统计,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此种情况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  相似文献   

12.
正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质量关乎饮食安全、居住安全和生态安全,关系百姓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政府为改善土壤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人口众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约束趋紧,土壤污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瓶颈。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1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开发、利用和保护名优特农产品产地的关键和基础。铜陵是丹皮产区,依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结合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对丹皮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区。将种植区划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一般4个等级。从而为铜陵丹皮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今年全国首次对水库取水口周边土壤进行监测,了解水源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宜兴通过对横山水库取水口土壤的分析,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土壤自然背景值为对照进行评价,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对比宜兴农田、菜地、茶园的土壤状况和江苏地区其他类型土壤的污染状况,对饮用水源地的土壤保护工作进行思考,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进入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出发 ,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 ,阐述了各种因素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作用 ,并提出了对土壤中重金属行为的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土壤具有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由于土壤本身的多重功能,土壤环境质量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国内外在土壤环境领域做了很多研究,目前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上,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结合现在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未来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实现污染土壤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地理生物、社会文化、行政法规、标准制定的科学基础等差异,各国推导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在基于类似的科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风险管理实践却各有特色,导致各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名称和标准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介绍各国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土壤样品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信息,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湖北省环境监测站土壤样品库于2017年建成,是安全储存不同时期土壤实物资源的基础设施,整合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的重要平台。湖北省土壤样品资源库创新性运用物联网理念,以射频智能标签体系为核心,以信息软件系统为引领,以智能存储硬件为支撑,以样品管理制度为保障,实现了土壤样品和环境质量信息的有效管理。该样品资源库软硬件体系具备样品分布式存储和信息集成管理的特点,为规范和指导土壤样品库建设、数据库信息管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土壤监测和科研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之一,划定土壤环境质量红线可以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在分析国外土壤环境保护经验、总结土壤环境功能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明确了土壤环境质量红线的具体区域,并提出了具体的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分区管理的重大需求,基于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与地球化学值及有机物等污染物信息的数据挖掘、空间叠置与验证分析,阐述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空间格局;通过全国尺度土壤环境质量形成机制分析,构建了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核心的区划指标体系,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将我国划分为4个一级区,22个二级区,57个三级区,为我国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制定与区域风险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