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电站建设工程涉及的人员多,设备设施多,作业点多,战线长,作业安全风险大,需要系统性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以解决安全问题.对作业要素安全风险、作业过程安全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化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为水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是我国第四、世界第七的千万千瓦级的超级水电站,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后续工程建设任务,努力把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精品工程。”这座“超级水电站”在安全管理上有哪些独到之处?近日,本刊记者有幸专访到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安全总监唐道初,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3.
文章拟在对加气站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加气站进行重大事故风险分析,评估加气站风险水平,结合风险可接受水平,确定加气站的安全距离,并对加气站原有安全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凤 《安全》2009,30(9):59-59
一、项目介绍 “社会重大活动安全风险评价技术研究”是“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一“社会治安风险、动态预警、综合防控体系效能评估研究”的子课题。本子课题主要研究和分析影响社会重大活动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根据主要风险类型确定社会重大活动的确定原则及其可接受风险基准及安全风险分析评价方法;研究并提出社会重大活动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和标准,并给出社会重大活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芸 《安全》2016,37(4):7-8
本文以青义涪江大桥施工项目为依托,对桥梁施工中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旨在通过风险分析及时发现施工风险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做到提前预防,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使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风险矩阵和保护层的风险分析方法,对煤气柜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建立煤气柜事故场景。针对煤气柜各事故场景,基于风险矩阵和LOPA分析法建立事故分析模型,应用LOPA方法辨别在煤气柜运行过程中各保护层的有效性,判定其风险结果是否位于可接受的水平,从而决定是否应该增加减少风险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规范对监理项目的安全监管,减少水电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避水电监理执业风险,结合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实际,监理实施了安全保证体系审查、监督检查安全基础性活动、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审查以及安全预控和过程监管等措施,并研究其落实效果对安全监管工作的影响。结果表明,规范安全监管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长德 《安全》2009,30(1):26-28
由于小水电站建设工程相对于大中型水电工程规模小、地处偏远山区、信息滞后以及对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安全问题认识不足等原因,有的安全措施得不到很好落实,不安全事件或事故时有发生。加强小水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又快又好又省地完成水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下水电站洞室群火灾风险研究为国家地下水电站防火设计规范的修编提供依据.通过故障树分析找出引发地下式水电站火灾事故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权重,并根据专家评分法确定最底层指标.结合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地下水电站的火灾风险.结果表明,地下式水电站的火灾风险级别为中.本研究也为其他类型水电站的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对监理项目的安全监管,减少水电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避水电监理执业风险,结合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实际,监理实施了安全保证体系审查、监督检查安全基础性活动、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审查以及安全预控和过程监管等措施,并研究其落实效果对安全监管工作的影响。结果表明,规范安全监管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遏制大型水电工程中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探索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系统介绍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流程,在大量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以安全设计减少风险源头、以本质安全强化风险管控、以安全隐患微信系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结果表明:以建设单位为主导,在参建单位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下,使用反馈分析并持续改进的方法,可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弥补传统赋权方法主观意识较强的缺点,提出将变权思想与可拓学理论相结合的改进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结合水电站施工特点,构建涵盖厂址信息、施工总布置、道路及运输、辅助生产措施、作业安全、施工设备、安全管理行为、职业健康安全8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引入变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级可拓评价法计算水电站施工安全现状的安全等级,并进行指标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电站施工安全现状等级变量特征值为2.42,即为“合格”,该结果基本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的问题,根据以信息化建造、数字大坝、智能大坝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趋势,运用安全系统理论,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最新信息技术,提出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理的内涵特征、层次结构、基础要素及技术体系,建立基于安全系统理论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模型。该模型借助数据感知技术,以推动人、机、环境三元融合为目标,形成基于群智数据协同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体系。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为例,在该模型下实现了安全管理的风险识别、全面感知、智能管控和实时预警,为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和智慧高效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危险性测度的准确性,考虑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和危险性测度主观性对传统风险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结构方程(SEM)与蒙特卡洛模拟(MC)相结合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危险性测度方法。首先,从基坑支护、基坑开挖、降水排水以及周边环境4个维度建立危险性测度指标体系,利用SEM确定指标权重,并确定关键因素;然后,根据指标的数据分布特征,利用MC法模拟出潜变量值并与风险损失程度、指标权重相结合得出危险度;最后,将该危险性测度方法运用于南昌地铁双港站。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车站深基坑风险等级为4级,基坑开挖为该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其直接影响因素为开挖技术参数设置。项目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危险性评测适用可信。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生产和运行,基于标准《Risk-based Inspection Methodology》(API RP 581 2016)和可靠性分析方法GO法,提出1种可完全定量的站场失效可能性评价方法,为站场的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首先,分析站场内各设备的失效机理,计算其失效概率;然后,根据站场工艺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利用GO操作符的定量计算公式,确定各子系统及站场整体的失效可能性值;最后,以某油田联合处理站为实例,采用该方法对其工艺设备、站场子系统及站场整体的失效概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该站场的失效可能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失效可能性定量评价可使站场风险评价更加量化直观,为站场维护及安全生产运行工作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更科学规划消防站选址,实现有限资源下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消防站联动效率,根据“不同火灾风险等级的需求点应得到主管消防站和不同数量增援消防站服务”的原则,提出1种消防站分级覆盖选址模型,同时使用覆盖衰减函数表示消防站对需求点的覆盖度;基于遗传算法设计消防站分级覆盖选址模型的求解流程;以济南市区为例,基于POI和火灾数据,使用核密度分析法进行城市火灾风险分级,进而对选址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覆盖火灾风险值为评价指标,分级覆盖选址模型的选址结果优于现状消防站、广义最大覆盖模型、P-中位模型和P-中心模型。  相似文献   

17.
江新    孙正熙    徐平    刘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142-147
为有效评估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应急能力并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种应急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首先,引入脆弱性理论,将应急管理系统的脆弱性分为暴露性、适应性和恢复性3部分;然后,根据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的特点构建了进攻性和防御性指标体系,并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聚类分析得到各防御性指标和系统整体的脆弱性系数,从而判断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脆弱性等级;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水电站工程应急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得到该应急系统的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该系统脆弱性等级处于中等状态,并发现其薄弱环节,为完善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地铁换乘车站风险,制定客流组织方案,基于Fruin设施服务水平划分标准,提出通过比较各级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对地铁换乘车站风险进行分析。以北京地铁1,5号线换乘站-东单站为研究对象,对单向换乘及双向换乘2种方案下,早高峰1 h的客流疏运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向换乘方案时,客流平均密度高峰值对应区域发生变化,站台北端上行扶梯入口的E,F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共增加68.5倍,站厅北端楼扶梯附近E,F服务水平累积时间共增加4.9倍,成为新的客流风险点,早高峰期间在该区域应加强客流疏导。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我国公共安全风险沟通中存在的“平时风险沟通缺位、战时危机沟通失灵”的问题,探索1种基于情景构建的风险沟通策略。在分析情景构建和风险沟通的技术框架关联性的基础上,发现情景构建既可以扩展为相关方风险沟通的扁平化组织模式;又可以为相关方的风险沟通过程提供模式化的聚焦载体,即情景(风险规律)、任务(责任定位)和能力(能力评估);实现风险信息共享、危机规律分析、最坏后果推演和基于既有能力的措施研究;以LG化工园区情景构建为例对风险沟通策略进行诠释。结果表明:情景构建是适合我国公共安全风险沟通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