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实际使用中,环境样品通常组分复杂、杂质较多、浓度较低且容易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一般都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环境监测分析。本文重点讲述了目前在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几种萃取方法的作用机理、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分别介绍了微波萃取、微波消解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展望了微波辐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环境监测指数值的意义及其在环境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采用萃取光度法测定了Cd2+的PAN—NTA-苯体系的环境监测指数数值  相似文献   

4.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此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目前也已被国内外应用在环境监测方面。如可以用此方法来监测环境中微生物在河流中随季节的变化情况,评价菌的富集情况,快速检测微生物等。随着此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方法在环境监测方面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中环境样品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环境样品成分复杂,干扰物质较多,组分的含量较低。传统的萃取方法耗时、耗能、试刘用量大、产生交叉污染,而且操作步骤繁琐。近年来,一些高效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的处理中相继成功运用,为萃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液萃取前处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建立了水中四乙基铅的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萃取剂、pH、盐度、萃取时间等条件的选择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其中萃取溶剂种类对萃取效率影响最显著。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长沙地表水和地下水实际样品中四乙基铅的含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检出限为0.03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6%~7.8%(n=6),加标回收率为88.0%~108%。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从稀醋酸溶液中萃取醋酸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萃取剂及配比情况下的萃取平衡常数及分相情况.并对萃取饱和量及平衡曲线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对实际工业废水系统进行了全过程考察,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经济分析显示,有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环境监测主要是指监测机构通过不同的检测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视与测定,通过检测过程中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来判断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有物理指标监测、化学指标检测以及生态系统监测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新技术已经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应用,如GC-MS技术、  相似文献   

9.
环境样品有机物分析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对环境样品进行预处理以进行分析检测必不可少,尤其针对环境中痕量存在的污染物,需经过预处理,浓缩被测痕量组分,以便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降低最小检测极限,并且可以使样品变得容易保存和运输。文章详细介绍了环境样品中有机物分析的预处理方法,将方法分为传统预处理方法和较新预处理方法,传统预处理方法包括: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真空升华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较新预处理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固相微量萃取技术和吹扫捕集法。分别就传统和较新预处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并以多环芳烃的提取为例列举了各方法的应用步骤,从而为其他环境样品其他有机物分析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各种环境监测结构纷纷采取行动,展开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工作。一方面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通过环境监测我们能够实现全天候的对周围环境的掌握,及时的治理出现的污染现象;另一方面,环境检测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破坏者起到警示作用,在环境监测设备的监控之下,环境保护的步伐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环境的监测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在进行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出现了监测设备误报警和漏报警的现象。因此这边要求我们选用更加可靠的监测手段。而灰色动态预测能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可以对环境监测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本文分析了灰色动态预测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同时对该方法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是充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并且为后续的环境问题整治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理论支持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地下水和土壤在环境监测选址布局缺乏科学性、现场采样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为我国环境监测和土壤监测的技术优化提供有效参考,并且针对地下水监测和土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期改善和提高我国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提升现场采样质量,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论述当前的萃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固相萃取技术的概念.详细的论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特点、萃取头的选择、在环境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有机分析中有广阔的前景,是有机前处理的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烷基酚化合物作为一类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在水环境中长期稳定存在,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调研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水体中烷基酚污染状况,针对其前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环境水体中烷基酚分析检测过程中常用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及应用范围等。经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1)烷基酚在国内外各类水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浓度范围一般为未检出(ND)~几千ng/L,易吸附在水中悬浮物或胶体颗粒上,亟须建立可靠、高效、快速的前处理技术,为其在水体中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2)与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吸附萃取相比,液液萃取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在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已被多个国家应用于水质烷基酚的标准分析方法中。未来应加强填料萃取容量和选择性、涂层耐用性、多种萃取技术联用等方面研究,以建立快速高效、微型化、无溶剂或少溶剂化、对环境友好、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加强烷基酚化合物的管理,建议将其纳入水质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况下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显得较为广泛,对于目前应用的水和气体的环境监测方面的情况中分析出,我国环境还是需要加大治理和改善的,离子色谱法在环境中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离子色谱在环境中的应用会对检测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检测的效果的合理性和环保的有效进行,本文对离子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溶剂化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集中于一个步骤完成。详细地介绍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装置和萃取方式及该技术在环境空气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农药是继有机氯农药以后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农药,它对生物体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对有机磷农药的充分提取及检测就密切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传统提取底质中有机磷的方法为索式提取或者采用有机溶剂对土壤直接萃取,而本文采用亲水溶剂对土壤进行萃取,并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对其进一步纯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对多种有机磷农药的分离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农药是继有机氯农药以后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农药,它对生物体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对有机磷农药的充分提取及检测就密切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传统提取底质中有机磷的方法为索式提取或者采用有机溶剂对底质直接萃取,而文章采用亲水溶剂对底质进行萃取,并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对其进一步纯化,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检测,对多种有机磷农药的分离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SDE与LLE在分析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对比了微滴萃取(SDE)与液液萃取(LLE)这两种预处理技术并对影响 SDE较大的几个因数(萃取溶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搅拌速度)进行了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SDE不仅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有更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6~0.9999),而且在萃取效率、精密度方面与LLE相当,检出限比LLE差,但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SDE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萃取时间5min)、溶剂使用量极少(萃取溶剂2μL)的优点。因此,用SDE GC μECD方法代替传统 LLE检测水体中 OCP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对水环境监测中ASE现代萃取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了ASE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工作流程、应用范围等,认为ASE快速溶剂萃取技术与传统索氏萃取、超声萃取、微波萃取相比,具备所用溶剂少、监测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尤其是剧毒、致癌的废液在排放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防范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如某些掩蔽剂、萃取剂等的使用,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文将从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上展开探讨,并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