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用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丘陵有农村王禾村能源生态旧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其能源生态与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建立了能源生态工程的新系统主导结构能源、物质流向图、提出了开发治理的思路,并在该村进行了初期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准确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的社会效益及其能源生态经济效应,我们研究提出三个层次共15个指标组成的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权值.最后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课题组研究的“二六”工程规划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划方案,让决策者面对多种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建设方案有选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涛  徐南孙 《环境与开发》1998,13(4):11-12,19
为全面,准确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的社会效益及其能源生态经济效益,我们研究提出三个层次共15个指标组砀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权值,最后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课题组研究的“二六”工程规划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划方案,让决策者面对种农村能源系统工程建设方案有选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态学原理探讨了郑州市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人口与环境、生态系统彼此适应性与制约性,能源利用与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利用与防治生态破坏。进而,探讨了郑州市生态经济系统管理的宗旨;生态工业建设目标定位于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力争使物质在系统中多资循环利用和多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及从能量平衡和转换规律视“三废”为放错位置的“原料”,以及开展和完善城乡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洱源县背景,农村物质、能源代谢问题和建设农村循环经济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按规划思路和制定的规划目标,对洱源县农村循环经济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循环型生态示范村设计和优美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并对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研究中忽略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不足,从土地碳吸收功能的角度将生态足迹法与净初级生产力相结合,根据构建的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模型,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东北地区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显著,辽宁最低、吉林居中、黑龙江最高;三省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均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理想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存在显著矛盾,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能源结构优化决策过程中需要对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估.应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实现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视角,建立国家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对我国2005-2016年的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进行评估,并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研究显示,2005-2016年我国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指数(文中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从44.5升至66.4,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减轻,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矛盾有所缓解,但部分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的响应措施执行不力,应从注重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强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倒逼机制、完善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提升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优化水电开发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重视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等方面优化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王圣 《环境保护》2022,50(8):36-41
本文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二次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二次能源(电力)发电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十三五”时期能源总的发展变化特征,并结合国际形势复杂化、国内能源系统多元化、能源产业智能化的背景,从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系统效率、能源技术水平四方面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我国低碳转型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艳芳  刘晓 《环境工程》2023,(1):294-295
<正>环境与能源专业涉及多类产业,包括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治理、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绿色技术研发等等,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事业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和谐生态体系构建的智库支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着重提升大学生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创造力,以推动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发展。具体到高校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先要明确“环境与能源工程”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产出应聚焦“环境”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能源结构调整是应对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天津市能源结构进行研究,从低碳角度出发,以改善天津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目的,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天津市能源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非低碳模式、低碳模式和强化低碳模式3种模拟方案下能源消耗情况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比较,找出适合天津市能源结构调整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泰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环评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明确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力求把区域经济建设等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钱玲燕  何金廖 《环境保护》2020,48(3):96-100
本文总结了德国生态总体规划体系及其发展历程,指出了近年来德国新城生态总体规划在交通、能源、公共空间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以弗赖堡市迪滕巴赫新城为例详细介绍了德国新城区生态规划的综合策略与基本理念。文章分析了以气候中和型城区为发展目标,实现低碳排放、去机动车化、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生态补偿等新城区生态总体规划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和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节能工作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又是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锅炉房、换热站、供热管网节能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分析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模式与演化过程,提出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即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及战略型新兴产业;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自然,推进区域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能源资料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对煤炭资源不合理的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以及技术一志致的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24(1):11-11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日前表示,2008年我国能源工业的工作重点将是"节能、新能、绿能".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国今后的能源发展应该总的目标是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能源生态体系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流域生态重建措施要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国斌 《环境保护》2001,(11):26-28
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及历史生态债务等原因,生态破坏极为严重,长江中上游的生态重建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其措施要点是:做好生态环境规划;加强林业建设;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重建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在高海拔,干旱河谷和不适宜造林的地方发展畜牧业,发展农村替代能源及其他非木质产业等。就林业的社会定位问题、林水关系,生态补偿、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绿色大学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背景下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于校园的必然趋势.作为技术传承和创新的主体,积极探索和深化高校能源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的面板数据作为数据研究基础,结合气候能源因素,提出基于综合节能模型的绿色大学构想,采用簇聚类和遗传优化进行能源整合,动态评估后进行系统参数加权优化,从而达到能源优化使用的目标.实践表明,该模型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江苏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江苏省1985~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对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林地足迹与GDP之间是双向的Granger原因。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发现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91.84%。研究结论揭示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消耗型,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是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江苏省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能源足迹变动及其分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分解分析模型,定量核算了1990-2005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生态影响变动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5年来,北京市能源足迹在区域生态压力中的贡献份额高迭80%,且99%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北京市能源足迹总量与人均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