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水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海水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方法。方法在0mg/L-4.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2%-104%,RSD为3.2%-8.7%。  相似文献   

2.
正如其它一些稀散元素一样,铊也常有时伴生富集于煤中.尽管近年发表的铊测定方面文章较多,但作者未见有应用于煤中这方面的报道.结晶紫、孔雀石绿、罗丹明  相似文献   

3.
对某入海河口在春季和夏季进行2次水体环境因子(TP、TN、COD、Chla、SS)监测,利用Arc Map扩展模块中反距离权重插值模型,对各监测值分别进行插值分析。通过插值结果,对营养盐、Chla、COD和S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进行探讨,揭示了入海河口水体环境因子在季节差异和流域分布上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4.
复杂污染源下采煤沉陷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学、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采煤沉陷区土壤中Cu、Zn、Cd、Cr、Ni、Pb、As和Hg等元素空间分布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Zn平均值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1倍,其他元素未超过筛选值.Cu富集在工业园区南部,Zn、As富集在两河交汇处、工业园区南部,Cd、Pb和Hg富集在沉陷区西部,Cr、Ni富集在沉陷区东部、西部;土壤剖面上Cu最大值出现在80 cm处,Ni最大值在40 cm处,其他元素最大值均在20 cm处.土壤中元素迁移程度为Cu最高,Zn、Cr、Hg和As最低;土壤中Cd活化率较高,达到27.1%,易被植物吸收富集.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是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中,包含分类学信息的指数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近20年来,在海洋、淡水、陆地等生境中开展了许多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关的应用研究。一些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灵敏地反映出环境退化和污染,在环境监测能力和历史资料对比等方面优于传统多样性指数。在使用分类学差异性指数区分人类干扰和自然变化时结论不一,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的应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物类群选择、生境、水深、纬度等是产生分歧的因素。扩大研究范围,明确应用范围可有效发挥分类学差异性指数在环境保护和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遥感在生态与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 ,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和快速的特点。在解决宏观尺度的环境问题时 ,卫星遥感可重复获取多种空间、不同时相和不同波谱分辨率的地球信息 ,是适宜于调查和研究这些主题的唯一的、最有效的工具。本文通过对遥感在环境与生态监测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概要阐述 ,旨在抛砖引玉 ,推动遥感在环境与生态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汾河河津段2004—2013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含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性。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有显著下降趋势,溶解氧含量有显著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在1、2月较大,8、9月较小;溶解氧含量在1、2月较大,6、7月较小。高锰酸盐指数含量在2004—2009年差异较大;氨氮含量在2004—2013年差异均较大;溶解氧含量在2010—2013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管理发展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情况下,厘清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并加以完善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和管理发展的梳理得出,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污染和损害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国内外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发现,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河口区域、生态恢复力、风险源、灾害、海域使用影响、湿地损害、生物入侵、环境风险源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9.
第三章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一、建立分析方法的一般考虑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是当今分析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因为它们在环境介质中含量极微,组成复杂,异构体众多,而且在环境中又可经历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导致了分离和分析上的困难.从分析化学观点来看,在设计分析方法时,要着重考虑复杂系统和痕量检测两个侧面,对每一环节——采样(采集和保存)、净化(预分离)、富集和检测,都需要仔细考虑和慎重对待,不同环境样品(水、土、气、生物等),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学与荒漠生态环境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景观生态的阐述,在讨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对象、内容、方法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生态学成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景观生态学在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新生产乘用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致癌风险,2017—2020年在环境舱中采集了48辆新车在常温、高温和通风3种模式下的车内空气样品。结果显示,新车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乙烯之和)的质量浓度中值在常温、高温和通风模式下分别为101、335、55.8μg/m3;醛类物质(甲醛、乙醛和丙烯醛之和)的质量浓度中值分别为103、446、30.0μg/m3。常温模式下的乙醛及高温模式下的甲醛和乙醛超出国家标准限值的比例较高,超标比例分别为77.1%、81.3%和89.6%。2017—2020年国内生产的新乘用车,车内空气中的苯系物和醛类组分在3种模式下不同年份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致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车内空气中苯的致癌风险可接受,甲醛的致癌风险在部分车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12.
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环境科学的特点,阐述了GIS在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决策、环境评价及环境监测等多方面的应用,对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论述.由于GIS技术和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相似性和互补性,GIS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必将会推动环境科学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冬季及夏季选取具有典型气候特性的天气,采集空气中TSP和PM10.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标况体积,计算TSP质量浓度,分析了TSP和PM10在大气中污染状况,研究了TSP和PM10的相关性及PM10占TSP的比例,并得出结论:在冬、夏二季TSP和PM10的浓度值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在冬季时TSP和PM10...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法国的核电规划、核电厂址的布局和核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比较了法国和江苏在电力需求、区域特点、核电厂址分布等特点,在总结法国核电的发展历程对于江苏核电的规划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在建设滨海核电站的基础上新建滨河等内陆核电站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壤中钛,锆,铪和钽的环境背景值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钛、锆、铪和钽在不同土类和地区的环境背景值的分布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数据库平台的支持下,对四川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间的草地动态变化特征、草地动态变化的背景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净增草地部分主要来源于耕地,净减草地部分的主要去向是林地。总体上,净增草地面积3812公顷,净增草地部分主要是在轻度土壤侵蚀区、中度土壤侵蚀区、剧烈土壤侵蚀区和强度土壤侵蚀区,坡度等级5、6和1的区域,环境等级5、6、4和1的区域;净减草地部分主要是在微度土壤侵蚀区和极强土壤侵蚀区,坡度等级3、2和4的区域,环境质量等级7和8的区域。净增草地的区域为川西北高原、丘陵和川西南山区,净增草地面积的前四个地州市是遂宁市、泸州市、巴中地区和广安市,净减少草地的区域为盆周山地和平原,净减少草地面积的前四个地州市是广元市、绵阳市、达川市和宜宾市。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是污染治理的前提,并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而可以进行现场快速分析和连续在线监测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并以酶基、微生物细胞基、免疫生物传感器和DNA等生物传感器为主,分别介绍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最后,对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选择郑州市6个特征区域进行布点,在冬季和夏季,每季连续3 d采集样品,并采用2,4-二硝基苯肼吸附管吸附大气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结果表明,郑州市大气中主要的醛酮类化合物是甲醛、乙醛、丙酮和2-丁酮,它们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冬季分别为8.23、7.67、13.9、1.56μg/m3,夏季分别为15.4、10.3、17.1、3.30μg/m3,夏季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无论冬季或夏季昼间浓度均普遍高于夜间,甲醛、乙醛和丙酮的日变化最高质量浓度多出现在08:00~09:00或12:00~13:00或18:00~20:00等时段;甲醛、乙醛和丙酮在冬季相关性较好,具有相同的源和汇,甲醛和乙醛在夏季相关性较好,而甲醛、乙醛和丙酮在夏季的相关性较差。大气醛酮类化合物变化趋势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光化学反应是郑州大气醛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是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陈昌笃关于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的标准和在新疆境内初步提出了5个关键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塔里木盆地古老物种和国家珍稀、濒危物种较多、特有现象较发达及柽柳鹰植物十分丰富和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在胡杨林,加之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破坏严重等特点和现状,初步认为,塔里木盆地应是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20.
太湖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2003年10月27、28日和2004年8月19日的太湖水质试验数据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氮浓度、磷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和CDOM(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003年10月份和2004年8月份,太湖梅梁湾地区水体的氮、磷浓度介于1~4mg/L和0.1~0.3mg/L,该浓度恰好处于易发生水华的营养物质浓度供应区间;②与2004年8月19日相比,2003年10月27、28日的太湖藻类处于低增长、高消亡状态;③在太湖梅梁湾地区,氮、磷浓度与CDOM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大于0.557;④在太湖水体中,磷浓度、CDOM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的四因子关系模型比氮浓度、CDOM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的四因子关系模型的相关系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