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信息     
第二期中日合作大气污染 防治第二国培训班在沪开学 继去年第一期中日合作大气污染防治第二国高级培训班以来,第二期中日合作大气污染防治第二国高级培训班又在上海开学。 在5月5日的开学典礼上,国家环保局陈子久主任、日本JICA中国事务所驹汜彰夫副所长分别致了词,国家环保局人事司高文涛副司长、上海市环保局吕淑萍局长讲了话。陈子久主任讲道:“中日合作开展第二国研修是中日两国政府为在中国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材,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进展的一项重要的举措。”“解决环境问题不仅要抓污染治理工作,同时也要抓环境人材的培训工作。只有不断的提高环保工作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才有希望解决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     
《环境》1994,(10)
中日两国政府已商定了一项5年培训计划: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在中国进行一次大气污染防治的培训,以此为中国地方环保部门官员提供深造机会,了解目前世界上大气污染管理防治的最新方法和最新技术,提高学员们解决当地大气污染的实际能力。今年首期大气污染防治高级培训班日前在上海开学,由中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知名专家任教,日本政府将派出督导员对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并作日本大气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概况的介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日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经国家科委和煤炭部批准,由日本政府援助的中国煤炭工业环保安全培训中心已开始试运行。第一期煤炭环保安全准对口专家培训班于1997年10月13日在中国煤炭工业环保安全培训中心举行了开学典礼。煤炭工业部王久明付司长、国家科委封兆良处长以及日方协调员山口幸夫先生到会表示  相似文献   

4.
资讯     
《环境保护》2014,(4):6-9
正要闻 2月10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北京会见了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设与核安全部国务秘书约森·弗拉斯巴斯一行。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李干杰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订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希望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中德双方继续保持联系,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5.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率领的中国政府环境代表团一行8人5月30日离京赴日本访问。代表团是应日本政府的邀请前往访问的,这是自中日两国建交以来,我国第一次派高级环境代表团访日。代表团在日期间,中日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重大环境问题交换意见,如全球气候变暖、保护臭氧层、酸雨、大气和水体污染问题;介绍各自国家的环境现状及其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研究加强在环境领域的合作,如在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大自然保护,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代表团访日期间还将与日本环境厅讨论两国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并拟签署中日环境保  相似文献   

6.
资讯     
《环境保护》2013,(14):6-9
要闻6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京会见了韩国环境部部长尹成奎。双方共同回顾了中韩环保合作的历程,并就大气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气候基金合作等议题交流了看法。双方认为,中韩环保合作是务实、积极、有效的,双方愿进一步加强交流,积极推动以上领域的合作,为中韩两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28日,日本环境大臣小泽锐仁在中国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徐庆华司长的陪同下,参观了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心主任唐丁丁向小泽大臣等介绍了该中心的发展历程以及中日环保合作的主要成果。据唐丁丁介绍,中心于1996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是利用日本政府无偿援助资金105亿日元以及中国政府的配套资金6630万元合作建成的国家重点环境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16日能源基金会(美国)主办的"重塑蓝天: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能源基金会主席Eric Heitz、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原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等200多位业界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国内外专家针对中国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从宏观战略、区域防治和行业政策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应对方案。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英民司长代表中国环境保护部致辞,他回顾中国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指出下一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积极贯彻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机制,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本文根据赵司长致辞录音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欧洲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长效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介绍了欧洲跨地区大气污染公约及其合作体系概况。分析了欧洲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的主要做法:成立专业的监测和评价机构,提供最核心的数据和科学认知基础;注重利益协调谋求合作共赢,横向推动政府间友好协作;注重组织保障和能力建设,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建议我国在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跨地区环境合作框架;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国家层面的跨地区大气环境保护机构;推进科研技术力量的整合,建设跨地区大气污染数据共享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冲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正一、Vo Cs治理与大气污染防治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逐渐形成了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政策基础,2010年5月,国务院转发九部委《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是中国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VOCs污染控制。2012年10月环保部出台《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油气回收、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工作思路。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全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5):209-211
通过对“九五”期间上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回顾,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源排放情况和污染物分担率的分析,总结了取得了成效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上海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韩两国乃至整个东北亚都面临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和挑战,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环境合作的热点议题. 为共同应对雾霾挑战,2019年以来,中韩两国通过密切交流合作,探索形成了一套以合作机制创新、共同平台建设、旗舰项目打造、互助联合研究等为主体的务实高效的合作范式,打破了双方在组织、地域、学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五大壁垒”,实现了政策、技术、数据、信息、成果等共享,助力了两国空气质量改善,也推动了东北亚区域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区域层面的实践提供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宝贵经验. 本文在分析阐释2015—2019年中韩两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和挑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2019—2021年中韩大气领域合作进展和成果,以及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复制性的合作范式,阐明双方在提升两国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助力空气质量改善、切实回应社会关注问题实现增信释疑、支撑多边环境外交等方面的合作成效,并基于东北亚大气环境治理需求和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展望和建议,建议未来两国应持续打造和推广中韩大气领域双边合作范式,积极推动建立“中韩+”环境合作新格局,为东北亚乃至全球大气环境治理贡献中韩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立法目的和调整重点、管理体制、调控机制、防治战略、管理措施和实验保障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了初步比较,并对完善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介绍了全球大气污染状况最新评估结果以及应对大气污染的全球行动,分析了我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国际合作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我国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国际合作方面要积极与美国、欧盟等具有丰富环境治理经验的国家开展合作,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利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多边平台积极宣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我国开展南南环保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推动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和治理技术"走出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员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  相似文献   

17.
陈惠陆 《环境》2013,(11):14-17
近期,广东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频频出拳,不仅公布地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和排名,还研究出台与“国10条”配套的“粤20条”以及“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骆敏 《环境导报》2000,(4):44-45
20 0 0年 4月 2 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下简称《大气法》) ,并定于今年 9月 1日开始实施 ,新《大气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是我国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的集中体现。与 1995年八届人大常委会修订过的《大气法》相比 ,新的《大气法》体现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的十大转变。1 大气污染防治从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新《大气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制定规划 ,采取措施 ,使本辖区…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于近期公布,并将自200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针对我国严重大气污染形势,在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治大气污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其中将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作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主要内容,提出了比以往更加明确、严格的防治标准和要求。本文从我国能源结构现状,  相似文献   

20.
资讯     
《环境保护》2014,(5):6-9
正要闻2月25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双方就环保合作等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周生贤介绍了中国环保工作的最新进展。此外,双方还就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生态足迹、环保课题研究、国合会合作等方面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