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岷、沱江断面水质例行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岷、沱江流域干流及其支流水质现状,探讨了岷、沱江干流水质沿程变化和可能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岷、沱江流域均以总磷超标为主,沱江流域水质污染重于岷江流域。岷、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下降既有年均径流量减少导致生态基流减少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点源污染源包括涉磷企业及城镇生活和面源污染源包括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及农田径流等人为因素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蔡正帮 《四川环境》1992,11(3):35-40
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恢复沱江流域生态,以增流量;运用生态工程治理污染,平衡水体生态。从总本上提出了防治沱江水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沱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为光 《四川环境》1996,15(3):67-71
本文首先在描述了沱江流域的水质问题,沱江干流的几个主要水质指标与10年前相比呈继续恶化的趋势,于流的水污染仍未得到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和流域非点源是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沱江流域水环境潜在问题陆生生态恶化和水资源贫乏两大难题,文章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控制,修建城市污水厂,增加枯水流量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地提出沱江水污染防治的建议,系统地对前期水质情况进行梳理十分必要。根据“十三五”期间沱江流域断面的水质例行监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2016~2020年沱江干流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阐述了2020年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16~2018年,干流断面中三皇庙水质相对较差,2019~2020年沱江干流沿程水质变化不大;“十三五”期间,整体上沱江流域水质变好,其中沱江干流大多数断面水质转好显著;2020年,沱江干流水质相对较好,水质较差断面位于支流,9~11月水质相对较好,3~5月水质相对较差。系统的对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开展分析评价,可为沱江水环境改善及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面源污染形成过程及其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彬  李纳  王军霞 《四川环境》2012,(4):110-113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面源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按照地表累积—降水—径流冲刷—输送这一城市面源污染的形成过程对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初始冲刷效益等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及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特性。  相似文献   

6.
沱江流域上游储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并通过表水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最终富集于沉积物中,对沱江流域沿岸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沱江流域上游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查明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重金属来源,对重金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RI值显示,流域整体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5、15号点处于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6、9、11号点为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绵远河中Pb、Cd为轻微-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漳浦县农村饮用水源地的调查,分析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指出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面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并针对这些污染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沱江水质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沱江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揭示了沱江水质污染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视律。针对沱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防治水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少辉 《四川环境》2022,(5):137-142
北方干河流域径流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的潜在蒸发量,影响累积污染排放率,导致污染削减强度过小,污染分析结果不准确,针对该问题,研究北方干河流域径流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建模分析。采用水文循环作为径流驱动力,数值分析北方干河流域径流影响因子,确定面源污染的扩散速度,输出面源污染特性,采用SCS径流曲线模拟地表流量数值,确定潜在蒸发量数值,控制累积污染排放率,构建径流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模型,完成北方干河流域径流面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建模分析。采集径流污染数据,输入面源污染数据,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削减强度数值最大,符合实际径流面源污染态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沱江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分析,重构流域经济发展格局,推动沱江流域全面绿色转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分析沱江流域碳达峰碳中和的人口经济发展、碳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等基础条件,发现沱江流域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社会主体参与不够、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协同推进沱江流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五大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沱江富顺段水质分析及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平 《四川环境》2013,32(2):23-26
为了解沱江富顺段水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沱江水体的氮、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指标进行监测。3个监测断面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1mg/L、0.247mg/L,其中TN含量超标3倍以上,TP含量超过标准的1.2倍,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河流平水期和枯水期严格控制氮、磷的排放,可通过调高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氮、磷排放标准,缓解沱江氮、磷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沱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由于流域内水资源贫乏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枯水期中下游区无法保证水资源的需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沱江水质污染将日趋严重致使枯水期有限的水资源变成不能使用的污水。因此,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沱江水质保护规划。在水目标、水污染控制最优方案、总量控制标准、流域水质保护区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中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着手,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求得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沱江河水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洗脱,用色一质联机定性检测出56例有机物。结果表明:沱江水质的有机污染仍很严重,治理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陈西平  杨柳  向艳  陈诚 《四川环境》2010,29(2):66-69
本文在对沱江上游支流石亭江水质现状监测和区域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计算了石亭江水环境容量;探讨了石亭江化工开发试验区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排放对河流影响的水质模拟方法,导出了多点源同时排放对河流影响的水质模拟递推式。计算结果表明:控制开发试验区废水氟排放是防治石亭江和沱江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谢良成 《四川环境》1993,12(4):53-56
本文根据沱江源头水源涵养林辽度砍代,导致源头蓄水量锐减,以及滥采乱控矿石,造成资源损失与灾害频繁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建立沱江源头水源保护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Ames试验检测了以沱江为水源的内江市东兴水厂枯水期原水和新、旧两两种工艺处理的出厂水的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并对两种工艺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其原水未检出致突变性;两种处理工艺的出厂水均能检出较弱的致突变性;新工艺能更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三卤甲烷前体物。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past two years on a 4.6 mile stretch of the Saddle River near Lodi, New Jersey.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wo fold; initially, the amounts of various heavy metals being contributed to the Saddle River by stormwater runoff, rainfall, and individual tributaries, etc., were investigated to better delineate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Secondly, a series of benthal deposits from the Saddle River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fate of these metals once introduced into the receiving stream. A mass balanc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addle River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these materials contributed from unrecorded sourc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emed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scouring of river sediments as a secondary source of metals in determinations of this type. The distribution of metals in precipitation samples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to that in runoff, with lead and zinc predominating.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in precipitation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stormwater were relatively insignificant.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bottom sediments were found to vary considerably from sample to s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