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成阳市采用不同除尘设施的三家棉纺厂织布车间的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结果的分析,比较了三种除尘方式的除尘效果。其中,静电除尘的除尘效率为91.9%,悬空抽风除尘的除尘效率为85.8%,地下抽风除尘的除尘效率为80.5%,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江西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炼银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为ZnO粉尘。粉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其捕集,主要的除尘方法有电除尘、袋式除尘、湿法除尘和重力除尘等。不同的除尘方法及其选用的除尘器的处理能力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除尘效果。参照原收尘系统提出1套新的除尘方案,设计1套新的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9%,达到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除尘风速是除尘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基于SPSS 19.0软件平台,对湿式旋流弦切除尘系统除尘风速试验测量值进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弦切网盘转速对除尘风速值的影响时,除尘风速测量值的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更高,即在除尘风速测量时,不可忽略除尘器本体内部结构对除尘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了通风除尘、除尘器除尘、喷雾除尘、煤层注水除尘、控尘技术、泡沫除尘的技术特点。新型泡沫抑尘技术在邢台煤矿的现场应用证明了泡沫抑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能改善作业环境等特点,尤其对呼吸性粉尘能有效抑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湿式除尘风机除尘是煤矿井下除尘的主要方法之一。离心除尘器结构是影响风机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掘进工作面湿式除尘风机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含尘风流经过离心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湿式离心除尘系统,能有效提高除尘效率;除尘器入口风速为1.9m/s,螺旋挡板间距为0.3m的降尘效果最好。现场实践表明,使用设计后的湿式除尘风机能够有效提高降尘效率,降尘率可达96.7%。  相似文献   

6.
贵州铝厂石灰石矿YQ-150潜孔钻原采用布袋除尘,由于粉尘浓度高,湿度大,经常造成布袋堵塞,更换频繁,工人工作量大,因而放弃使用。 目前,国内外潜孔钻除尘一般采用干式旋风除尘和布袋除尘二级除尘系统。布袋除尘器容易被腐蚀和堵塞。在总结国内外潜孔钻除尘系统使用的经验上,我们提出干-湿式除尘系统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潜孔钻除尘问题。 潜孔钻除尘系统由捕尘罩、CLT/A5.5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井下综掘面粉尘治理难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风幕集尘除尘系统。其中风幕风机的风速、除尘风筒的结构尺寸及出口压力是影响整个系统集尘除尘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为使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的防治粉尘效果达到最优,通过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分析风幕风机风速、除尘风筒直径及出口压力改变的条件下风机的表面空气流线以及粉尘颗粒轨迹。得到风机风速、除尘风筒的直径及出口压力对整个系统集尘除尘效果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单方面增加风幕风机的风速或出口压力时,系统的集尘除尘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好,但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风速的增加或者出口压力的增大反而使系统集尘除尘效果变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除尘风筒直径越大系统集尘除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气水联动除尘装置影响因素及现场除尘效果,以便更好应用于现场实际。基于煤矿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控除尘系统,利用数值仿真和正交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除尘装置叶片参数、进风量和进风口位置等因素对除尘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安装角为40°,扭转角为4°时,除尘器入口处负压值和进风量最大,而吸风口距工作面5 m、吸风量≥300 m3/min时的除尘效果较好。控除尘系统采用气水联动除尘装置后,各测点全尘除尘效率提高了40.8%~55.4%,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提高了31.4%~41.3%,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除尘是在水力除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除尘技术。通常情况下水的表面张力较高,微细尘粒不易被水润湿,除尘效果不好。但是水力除尘设备简单、节能、维修管理费用低,因此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提高水力除尘效率的方法。本世纪60年代出现了添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善氯化钙、氯化镁等吸湿性无机盐的捕尘效果,这一方法在7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国际上在润湿剂除尘、化学药剂抑尘、聚合物溶液除尘以及泡沫除尘中的除尘剂配方中都加入了表面活性物质。国外对表面活性剂除尘的研究十分广泛,仅在1983~1984年获得的表面活性剂除尘专利就有100多项,其中苏联粉尘润湿专利30余项。  相似文献   

10.
概括介绍了传统的除尘机理与除尘设备,着重介绍了目前研制的一些新型除尘方法及设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桉树人工林是否会对海洋初级生产者产生影响,实验选取了桉树及4种滨海植物(木麻黄、台湾相思、秋茄和白骨壤),对比5种植物叶片水浸提液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桉树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最大,低浓度的叶片水浸提液(5 m L/L)表现出很强的抑藻作用;木麻黄、台湾相思和秋茄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次之,低浓度的叶片水浸提液(5 m L/L)表现出较弱的抑藻作用,15 m L/L时,对藻的抑制作用较强;白骨壤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最弱,25 m L/L时,表现出对藻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桉树比其他常见的滨海植物对海洋微藻具有更强的化感作用,在沿海地区大面积种植桉树人工林会对海洋初级生产者产生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分析侵财类案件的危害程度,以抢劫、抢夺和盗窃3种典型侵财类案件为例,利用ZS市2008—2014年的犯罪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提取“发案时间”“发案地域”“选择时机”“选择处所”“选择对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职工月平均工资”7个特征,建立基于多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侵财类案件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开展预测结果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性能最优,危害程度预测准确率达到了0.88;在抢劫案和抢夺案中,一般和重大的案件容易发生在繁华地带,特大案件容易发生在其他处所;侵财类案件倾向于在工作日的城区中发生,发生的危害程度大多为一般;提出的侵财类案件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可为侵财类案件的风险评估及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障碍物排列方式对海洋平台蒸气云爆炸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蒸气云爆炸计算模型,选用国外MERGE项目的系列爆炸实验进行模型验证,提出用于衡量障碍物排列不均匀度的量化参数,针对海洋平台典型结构形式,分析障碍物排列方式对爆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蒸气云爆炸后果对于结构排列方式比较敏感,结构障碍物间隔均匀排列的形式造成的爆炸冲击作用最大;在爆炸发展初期阶段,障碍物阻塞程度对超压产生和发展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在海洋平台油气泄漏危险区将管线沿甲板非均匀排列布置等防控建议,为海洋平台蒸气云爆炸安全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的定义,将具有类似特性的铝土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海上运输风险的研究现状,评述2类研究方法——船舶与海洋工程方法和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探讨货物含水量及其本质物理属性作为热点的研究脉络,研讨作为承载工具的船舶适装性及其稳性特征,论述自然环境对船舶和货物的影响,探究船舶营运的全过程风险,归纳了有关流态化机理的研究结论。铝土矿安全运输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国际航运业对铝土矿船运时的流态化机理尚不清晰、研究方法不足、应对措施不强,展望未来应开展以下工作:健全铝土矿海上运输监管机制、强化铝土矿与散货船的耦合机理研究、开展铝土矿运输船舶营运的过程风险研究、推进铝土矿海运安全风险管理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藻类生物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综述了藻类生物技术在水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水生物净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同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应用藻类生物检测技术对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废弃物等的毒性评价结果证明,一些二价重金属阳离子对藻类的毒性顺序大致为Hg~(2+),Cd~(2+),Cu~(2+),Ni~(2+)和 Zn~(2+);酚类、酯类和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主要通过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而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固氮作用。有关藻类污水处理的研究资料显示,阳光的强弱,污水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藻类生物量的多寡是确保藻类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PROBLEM: Age and gender are frequently controlled for in studies of driving performance, but the effects of time of day or circadian cycles on performance are often not considered. Previous research on time of day effects of simulated driving is contradictory and provides little guid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these variables on results. METHODS: Using driving simulator data from 79 subjects ages 18 to 6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age, gender, and time of day on the simulated driving performance of subjects who self-selected the time of participation. RESULTS: Time of day effects were consistently evident for drivers' speed overall and across different simulated environments. Drivers in the late afternoon period consistently drove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drivers in other time periods. Age and gender affected speed such that women and those participants 50 and older tended to drive more slowly. Time of day also had an effect on reaction time and on speed variability measures. Gender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eaction time or variability measures, but age effects were present. SUMMARY: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ime of day eff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part of simulated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time of day and other variables, notably age, should be controlled for as part of future research. IMPACT ON INDUSTR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on current efforts for older driver test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从电力需求、发电能源结构、发电能源布局、电力成本及发电技术等方面阐述了环保法规的变化和环境标准的制定对电力工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研究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趋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对“社会弱势群体”含义、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社会弱势群职业卫生与安全法律保护现状的总结,本文指出了法律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卫生与安全给予倾斜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职业卫生与安全法律保护具体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列车运行功能转化方程,分析铁路线路坡度对列车运行能耗的影响,阐述线路坡度起伏、拔起高度、节能坡等选线设计要素对列车运行能耗的影响机理,得出坡度对列车运行能耗影响显著、线路起伏在相应的"临界坡度"值以下对列车运行能耗无影响、拔起高度与下坡坡段长度比值可近似判别线路方案的节能状态等结论,以期为铁路线路选线提供能耗影响方...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安全注意力对新、老两代矿工的安全行为影响的差异,基于代际划分的视角和安全注意力的分类,结合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在新、老两代矿工群体中不同类型安全注意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意注意对新、老两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无意注意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老一代矿工影响显著;有意后注意对群体安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