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4月侣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京正式开启其2017创新峰会系列巡展活动。在活动中,植根中国三十年的施耐德电气借由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向逾干名与会嘉宾全面阐释了施耐德电气的物联网策略与创新之道,并分享了施耐德电气2017年中国业务发展重点与策略。整合数字化和行业应用优势,开启两大转型当前,城镇化、数字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耗挑战,旧的能源世界正在发生巨大转变。面对一个更加电气化、数字化、分散化和低碳化的时代,施耐德电气加快转型的步伐,从趋势中探索机遇和创  相似文献   

2.
ISO10015(培训质量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9年12月底颁布的一项新的国际标准,2000年初进入中国,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主持下,于2001年转化成国家正式的推荐性标准(GB/T19025-2001标准),正式中文名称为: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防》2012,(11):26
2010年,物联网产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自此,物联网研究机构、企业联盟及应用推广机构遍地开花。在无锡、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深圳、广州、重庆、天津等城市,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投入建设并广泛应用到了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十余个领域,物联网产业开始  相似文献   

4.
ISO10015(培训质量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9年12月底颁布的一项新的国际标准,2000年初进入中国,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主持下,于2001年转化成国家正式的推荐性  相似文献   

5.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为南岸茶园新区的“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授牌,此举标志着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正式落户重庆。授牌后,南岸区还就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入驻或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矿井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矿井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牵头组织,以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具体试点单位的国家级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事故风险防控水平,促进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国家矿井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介绍了示范工程建设目标、总体实施方案、总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技术路线等。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由长城战略咨询和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研究完成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共分五部分,从物联网的概念界定、全球视野下的物联网产业、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物联网四大产业链环节现状、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及关键问题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安全风险管理标准ISO 31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全风险管理领域,一项新的国际标准《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以下简称ISO 31000)已被国际标准组织(ISO)风险管理技术委员会完成制订工作,并将于2009年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9.
公安物联网是物联网等技术和传统警务进行融合、应用的产物,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具有现实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本文对公安物联网体系架构顶层设计进行了探索,主要描述了架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感知系统、互联网络、数据服务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等。公安物联网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程度地提升现代警务的战斗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打造"品质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3月9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意味着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有分析人士指出,物联网国家标准的尽早建立将有助于物联网研发应用踏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正>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注、识别、信息传输和处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和智能芯片。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益普索的预测,物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且即将经历五个阶段:1999年是物联网技术的开端,这一年物联网技术被正式提出,多个国家开始整合资源,相继投入研发;到2010年,RFID被广泛应用在物流、制药和零售行业,标志着物联网技术有了自己的行业依托;2010-2015年,物联网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实现了物体互联、  相似文献   

12.
日前,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的通知》,2012年将依托十大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着力突破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物联网规模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撑。这也成为继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启动的“物联网发展专项”之后,又一个针对物联网领域的重量级国家专项投入。今年发改委物联网专项投资规模有望达到6亿元,重点投向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示范工程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今天,物联网技术被各行业和各领域的企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酝酿已久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数据,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3,650亿元,同比增长38.6%,到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在物联网概念中,安防产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许多安防产品及技术应用都与物联网密切相关,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在各级政府努力打造平安城市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伶俐 《中国安防》2012,(11):41-44
《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项目数量195项,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合计57.9亿元。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爆发,智能交通也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商机。贝尔信在智能交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筑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架构,期望为智能交通的行业发展带来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立军 《中国安防》2012,(11):31-35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架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相似文献   

17.
工信部近日正式发布《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将加大对示范区内物联网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税收政策扶持;同时,推进物联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相似文献   

18.
高勇 《中国安防》2012,(9):24-27
近日,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旗下TC79技术委员会主办的报警与电子安防国际会议在俄罗斯DUBNA举行,各国安防专家针对TC79的工作计划和方向策略进行了讨论。作为中国楼寓对讲行业的龙头企业,立林公司当选为《楼寓对讲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国际标准起草组组长单位。众所周知,标准关系着整个行业乃至国家技术创新竞争力。国内至今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机制,而国际话语权的丧失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市场上的被动。而鉴于IEC楼寓对讲系统国际标准是全球市场准入的参照标准,且IEC标准已经成为全球楼寓对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争夺焦点,因此,直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无疑对中国楼寓对讲行业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至关重要。此次厦门立林代表中国直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不仅肯定了立林"代表国家竞争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地位,更是提高了中国楼寓对讲行业在IEC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那么究竟目前国际标准进展情况如何?其又将对推动整个国内楼寓对讲行业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到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汤光耀先生,请其为大家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在感知矿山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知矿山建设是当前矿山建设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是将目前备受国家、行业和企业界重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矿山建设中,实现矿山生产安全的全面感知。在论述物联网发展、可视化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从感知矿山建设的步骤和主要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感知矿山建设模型,为基于物联网的感知矿山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能效测试集成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为网络技术架构、以Zigbee为无线通讯技术,高度集成化测试设备,完全实现了现场测试数据自动采集、无线传输、记录和处理等功能,可现场出具测试报告等功能,可极大地减少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