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2015年《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根据《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装〔2013〕511号),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就安全生产领域而言,工业机器人的蓬勃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生机,在提高生  相似文献   

2.
司建楠 《中国安防》2015,(Z1):70-73
要打造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市场“热”的同时要“冷”思考,在鼓励应用的同时,要加大对国产智能装备产业的扶持力度。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860台。其中,国产品牌只占8%。在“机器换人”背景下,民族产业如何发展壮大,在井喷的市场中分羹?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闻鼎传媒公司等单位承办的“2014中国(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热敏感半导体智能发热技术、本质安全防爆技术及新一代可穿戴智能取暖系列装备的性能指标与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生产、出口增速将有望回暖,其中汽车工业增速放缓,机械工业运行出现分化,船舶工业继续回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但装备工业仍存在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出口形势仍难积极乐观、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及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等问题。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有所下滑。展望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各项产业政策措施出台释放发展红利、国内经济趋于回暖、新一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从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大会将于2016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透露:"为了落实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信部正在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范,目前正在征求相关专家和企业的意见,旨在鼓励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今年4月份,工信部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防》2015,(Z1):2-6
《装备制造》杂志以“提升中国装备工业全球竞争力”为己任,为中国装备工业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是一本以装备工业为报道分析和研究对象的高端产经商业杂志。作为一本旗舰刊物,《装备制造》杂志立足“装备”,关注“制造”。杂志在着重报道、分析和研究中国装备工业成就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大背景下,研究装备工业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商业价值法则,对中国及世界装备工业动向进行深度报道,对装备工业企业进行全景展示、独家报导和权威分析,力求为读者提供新资讯、新视野、新价值。  相似文献   

7.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气》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2020年12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2020年第31号公告。根据该公告,GB 39800.2—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气》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用人单位个体防护装备(即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总体要求、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估及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  相似文献   

8.
由职安健集团和《中国个体防护装备》编辑部共同举办的中国PPE产业发展现代模式研讨会,于2005年2月25日在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探讨中国PPE产业发展的现代模式为主题。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国PPE行业科研、生产、流通领域知名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层人士,围绕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目标,探讨了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整合PPE产业链,促进我国PPE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制造业和工业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它们在服务、娱乐、安防、军事、消防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安防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行业的细分领域之一,这几年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国家级规划的出台发布,对公安安全和警用机器人的研究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作用。同时,一些安防企业以及"产学研用"各单位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的具体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从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的应用优势、存在问题及不足2方面出发,分析消防装备典型智能传感器的种类及具体应用情况;结合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实际应用案例,重点分析智能传感器在火灾监测、消防装备信息采集、感知识别、智慧消防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的应用,提高了火灾监测精度和准确性;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消防装备及火灾监测方法,可有效应对复杂火灾火情监测任务,同时对于升智能消防机器人环境感知及消防员防护装备的实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全国劳动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主办期刊《中国劳动防护用品》更名为《中国个体防护装备》,消息传来,令人高兴。这对促进我国护品产业发展,提高个人防护装备水平,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工信部近日正式发布《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将加大对示范区内物联网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税收政策扶持;同时,推进物联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相似文献   

13.
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在我国俗称劳保产业或劳保行业,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现已成为门类和品种比较齐全、产供销比较稳定、基本上能适应生产需要的产业,在减少人员伤亡、保障职工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多年来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规定,特别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强化了劳防用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整顿了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加强了劳防用品的监督管理,为个体防护装备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1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是弱势产业回顾我…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战略》指出,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智能交通体系,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和协同运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环球要刊     
美国Safety+Health2022年1月刊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进入生活后,在安全领域也有了具体应用。人工智能嵌入视频设备,可识别个体防护装备的佩戴情况和人机交互情况,配合可穿戴设备,还能绘制风险地图,监测作业人员位置和疲劳度。自然语言处理能分析事故报告和安全文档,通过语言判断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3月21日,辽宁省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北方安全(应急)智能装备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评审验收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国家发改委、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辽宁省经信委、辽宁省安监局、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安监局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营口市有关领导,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及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各类防毒服和防毒面具的发展历史、各国的研究情况,对装备的穿戴情况和时机作了简要的概括.最后对未来个人防护装备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阐明了未来装备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07~2010年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发展规划》第二次编制工作会议,于2007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崔凤喜处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邬燕云处长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贯彻,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水平正在得到不断改善,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同仁们的努力与奉献。与劳动者对职业安全健康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供给能力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加速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结构升级,是本刊长期以来所践行的一项重要使命。要想有效应对挑战,我们必须充分研究挑战来自何方、性质怎样、强度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化挑战为机遇。本刊今年开始开辟了《行业标杆》专栏,向业界同仁们全面展示世界领先的个体防护装备制造商的发展经验,以供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展示的这些行业领军企业应成为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所参照的标杆,学习他们,将帮助我们确立起适宜的发展目标,制定好合理的发展规划,设计出科学的实施路径,从而使产业在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贯彻,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水平正在得到不断改善,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同仁们的努力与奉献。与劳动者对职业安全健康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供给能力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加速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结构升级,是本刊长期以来所践行的一项重要使命。要想有效应对挑战,我们必须充分研究挑战来自何方、性质怎样、强度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化挑战为机遇。本刊今年开始开辟了《行业标杆》专栏,向业界同仁们全面展示世界领先的个体防护装备制造商的发展经验,以供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展示的这些行业领军企业应成为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所参照的标杆,学习他们,将帮助我们确立起适宜的发展目标,制定好合理的发展规划,设计出科学的实施路径,从而使产业在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