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心地带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总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以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为主。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流沙仅占沙漠总面积的3%,且植被发育较好,沙漠边缘地带的沙漠化并不明显,也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石河子垦区有18个农牧团场,其中11个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西南缘。这11个团场,拥有耕地216.9万亩,占垦区总耕地面积的66.3%,人口18万多人,占垦区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公路扰动带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伴随多条沙漠公路的修筑,公路沿线形成了生态扰动带(包括施工扰动带和运营扰动带)。它使地表空气流场改变、地表覆被剥离、风沙源出现、地表径流过程受阻、地表水分重分配以及生境隔离。野外考察和样品分析表明,扰动带的植被恢复取决于消面稳定性、降水的地表分配、时间、地下水位、种源和风场等因素,并初步总结出如下规律:①草方格内部表面沙层的有机质随时间逐渐增多;②草方格固沙措施加速了植被恢复的速度;③迎风坡自然覆沙,种子易于着床和萌发;④路肩上形成长营养期的中生植物,边坡形成旱生植物,路边优动带内的植被恢复情况因水分条件而变化;⑤植被恢复与时间成正比,演替过程为:短命植物、三芒草→蒿类→梭梭或白梭梭。最后提出改进草方格沙障的材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用干水、适时播种等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疆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开发和国外合作的前景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刘欣和八十年代,我国与国外进行了广泛紧密的合作。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曾有“死亡之海”恶名、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貌、地质等综合性考察和勘探,掌握了大量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物多样性有限,但珍稀、特有种类较多;绝大多数植物群落的生存,制约于沙漠中的水分状况;其生态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人为活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诸大河中下游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性、危害性和生物种类的贫乏性,决定了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较一般地区更加重要;它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并实行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据悉,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世界上唯一未经开发的大沙漠。据西方权威人士在七十年代估计,中国荒凉的西部心脏地带,潜在石油储量可能大于沙特阿拉伯的总量。经过我国多年勘探结果表明,该地区油、气储量极为丰富,开发远景十分可观。本文为我们近年调研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绿洲外围一定范围内,因开发过程中滥用资源,导致此区植被衰退,并危及绿洲存在基础。通过对界外区不同距离的植被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在不同距离,短命植物的种类组成,干鲜比,灌木的盖度、密度、冠幅,株距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并呈一定的规律性,有助于了解此区植被现象,退化程度与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产和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由于在生产中重生产、轻治理、重经济、轻生态,重眼前、轻长远,以及人口失控等原因,致使不少地区生态条件变差,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本文仅就保护和发展绿色植被以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谈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疆2001-2010年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对新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和演变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新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极化现象;新疆旅游外汇收入的“省域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北疆差异”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分布以及区位和交通条件的空间差异,是新疆入境旅游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山东海岸沙生植被的特点和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山东海岸分布着特殊意义的海岸沙生植被,其特点为群落类型单纯,组成种类结构简单,具有显著的镶嵌性。植物有很强的抗旱、耐瘠、耐热、耐盐能力,群落自然演替缓慢。本文对该岸区沙生植被的恢复、发展和防止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进行了生态评价,并从植物生态学角度提出海岸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2.
沙湾县是以农业生产力支柱产业的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半干旱荒漠内陆区域,区域内荒漠植物被较脆弱,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农、林、牧业的大发展、如何保护县域内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视角下的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视角,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对1995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产业分解.研究发现,1995-2009年新疆第二、第三产业的加权变异系数明显高于人均GDP加权变异系数,对总体经济差异起着明显的"上拉"作用.通过三次产业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差异对新疆总体经济差异的年均贡献率达73.5%,表明第二产业差异是造成新疆总体差异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彭州铜尾矿库植被特征分析与植物群落演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宗浩  王文国 《四川环境》2006,25(6):44-48
本文分析了四川彭州铜矿尾矿库的植被特征、群落特征与演替。在该尾矿库上自然定居的高等植物共91种,隶属38科79属,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形成6种相对稳定的群落类型;在2003年弃耕后形成的地段分布有史蒿+小飞蓬群落(Artemisia argyi+Conyza conadensis Comm.)、艾蒿+打破碗花花群落(Artemisia argyi+Anemone hupehensis Comm.)、艾蒿群落(Artemisia argyi Comm.)和白车轴苹群落(Trifolium repens Comm.);在经过30~40年自然演替的地段分布有芭茅+羊耳菊群落(Miscanthus sinensis+Inula cappa Comm.)和羊耳菊+千里光+密蒙花群落(Inula cappa+Senecio scandens+Buddleja officinalis Comm.);在近十年内新形成的地段现主要覆盖地衣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通过对群落结构和不同地段植被特征的对比,对本铜尾矿库的演替现状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人为影响对演替进程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恢复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建设用地的破坏现状、造成的危害,及保护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NOAA—AVHRR遥感数据为基础,使用彩色合成法对新疆地表植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利用不同时相的NDVI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可以直观地反映地表植被的变化趋势,通过遥感软件对彩色图像处理,还可以对地表植被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典型矿业城市乌海市剖析入手,拟就矿业城市区域植被恢复和重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元代实施屯田制,论述了其在统一全国、维护国家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剖析了正是由于大规模的进行屯田、加之采用“刀耕火种”,导致了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从这种破坏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繁,给人民带来严重苦难的历史教训中,告诫人们在考虑发展经济时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