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影响评价》2018,(5):106-1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始终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全体人民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  相似文献   

3.
新年寄语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又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三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论断,对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安排、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这些重大战略举措的贯彻实施,为安全生产工作提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本文从理论之维、文化之维、实践之维来予以诠释这一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底蕴厚实、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十分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一脉相承的;从局部执政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就从未间断过对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探索与实践,在积累了丰富理论成果的同时,也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需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于猛 《劳动保护》2023,(11):33-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强调要“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标志,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突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完备的科学内涵。同时运用了辩证唯物论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特质,彰显了造福于全人类的博大胸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以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为引领,以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导向,以科学完备的治理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创刊寄语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提出治理理念,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在"国家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加快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是顺应全面深化改革大势,深入推进我国消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的社会历史必然治理的社会历史背景治理是十八大后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提法、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责任型政府应当从价值理念与责任结构优化两个维度构建:从价值理念维度观之,应当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唯物史观、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宪政精神保持内在统一性,以求彰显人民利益至上、以人为本、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从责任结构优化维度观之,应该通过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责任方面的投入,把我国地方政府构建成人民本位、责任结构优化的责任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我国90%以上的土地面积在农村地区,因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尽管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环保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农村环保仍然面临很多障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12.
<正>在现代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发展应用,分析了高光谱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高光谱走航监测系统在水环境污染溯源中的具体应用,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按照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基本实现"进入到"实现"。与之相适应,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维护稳定工作,有着重大意义。从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看,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给维护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发展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政治保证。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6.
<正>95.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决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具有引导、规制、激励和服务等功能,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从系统论和实践要求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生态文明决策制度。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透过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来探寻当前环保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十六章第一节"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中提出:"遏制尘肺病和职业中毒高发势头。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张高丽今日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本次年会以"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为主题。在国合会中外双方副主席致辞后,张高丽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