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复合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开发并提升工业应用价值较高的非晶态镍-磷镀层.方法 采用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技术,在45#钢基材上制备Ni-P化学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检测处理后镀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耐磨耐蚀性能,结合镁硼硅水体活化表征,分析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镀层的强化机理.结果 相比传统的Ni-P镀层,镁硼硅改性晶膜处理的Ni-P镀层表面平整,分布均匀,表面致密度明显提升,摩擦因数减小了约32%,腐蚀电位正移221 mV,腐蚀电流为原来的1/2,腐蚀质量损失速率明显较低,耐腐蚀性能更为优异.经过镁硼硅改性晶膜处理的水体分子团明显减小,活性提升,这说明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易于溶解来自复合陶瓷中的硅石和硼素等物质,在Ni-P镀层形成致密的晶膜,提高镀层的综合防护性能.结论 经过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后,Ni-P镀层表面致密度和耐磨耐蚀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更为宽广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的形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扫描电镜(SEM)对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进行了形貌观察,并用能谱仪(EDS)测定其组成,发现硼、铝和铁元素的加入能改变聚硅酸的形貌,提高其稳定性,并且增大了聚合物的聚合度;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是其中各种元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形貌均一的聚合物,而不是各自均聚物的混合物;硼、铝、硅和铁四种元素靠吸附、键合、配位等作用复合。  相似文献   

3.
对母液中Mg2+离子对硼掺入无机碳酸盐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确定在Mg存在时生成的无机碳酸盐是低镁方解石。实验发现:溶液的pH值是硼进入碳酸盐的主要控制因素,低Mg2+方解石中硼的浓度从63.91 μg?g?1(pH?=?7.40??±??0.03)增加到582.41 μg?g?1(pH?=?8.80??±??0.03)。Mg2+离子严重影响硼进入碳酸盐中的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硼在低镁方解石中的含量高于无Mg2+方解石中的含量,平均为2.57倍(1.83?—?3.56倍)。这一结果表明:有Mg2+离子时,硼掺入无机碳酸盐的机制和无Mg2+离子的是不同的。Mg2+离子的存在改变了晶体的形貌。这对利用B/Ca指标恢复深海碳酸盐系统研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压力、回收率、p H值、温度对NF90纳滤膜去除酸性模拟含硼废水中的硼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一定时,除硼率随回收率的升高而降低,回收率一定时,除硼率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p H在3~5时,除硼率随p H值升高而降低;温度的升高将使除硼率下降。在本实验条件下,NF90纳滤膜除硼率为20%~40%,采用NF90纳滤膜方法除硼还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处理。  相似文献   

5.
由于硼在自然界中分布较集中,平均丰度低,而且11B和10B之间质量差大,分馏效应显著,故硼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判定硼来源的有效示踪剂和指相标志。硼同位素的分馏方式主要有吸附作用、蒸发(沸腾)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温度和pH是控制硼同位素分馏的重要条件.地壳中的硼库主要有碎屑岩、陆相蒸发岩和海相蒸发岩,次之为中酸性大山岩(硼丰度很低)。幔源岩和陨石中的硼含量极低。这些岩石中的硼丰度和δ11B值标志为我们判别矿床中硼的源区和成矿环境提供了依据。电气石由于其在变质、热液作用中的稳定和与热水沉积矿床的密切关系而成为最主要的测试对象。根据电气石等矿物的δ11B及岩石中硼矿物的数量可以判断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硼的来源及其与金属矿化的关系。本文简要讨论了布罗肯山、巴伯顿绿岩带和辽东硼矿床中硼的来源及成岩、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6.
 选择辽宁某地67 名硼作业男工及附近68 名非硼作业男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环境及生物样品中16 种元素进行分析,比较2 组人群多种元素的作业环境污染水平、血清和精液中的浓度水平及在精液中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硼作业组工作场所空气颗粒物污染严重,颗粒物中多种元素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饮食中的暴露差异较小;硼作业组血清和精液中元素B、As、Se 和Zn 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液中元素Cu、Mn 和Pb的浓度也有升高的趋势;硼作业工人长期职业暴露可能会使精液中元素As、Mn 和Pb 产生蓄积.  相似文献   

7.
<正> 氟硼酸根选择电极已用于淡水、海水和盐湖水中硼的测定。为测定青海钾肥厂所在的察尔汗地区的盐湖水、卤水和饮用水(来自格尔木市)中的硼,我们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快速测定硼的方法。实验部分一、仪器和试剂氟硼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江苏电分析仪器厂。  相似文献   

8.
硼是人体与动、植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然而,当水中硼浓度超过最大允许值,将对人体和部分动、植物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硼独特的物化性质导致常规水处理方法对硼的去除效果较差。论述了各种水处理除硼方法,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液液萃取、纳滤、反渗透、正渗透、膜蒸馏、组合工艺和其他方法;分析了各种除硼方法的分离过程、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等;展望了水处理除硼方法发展趋势,认为开发出能在中性p H条件下快速高效除硼的膜,以及具有高硼吸附量、易再生和回收硼的特效硼吸附剂是除硼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施硅对白菜体内镉的分布及其吸收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外源镉污染下,施硅考察土培盆栽条件下白菜体内不同部位间镉的分布及其吸收迁移状况。试验表明,施硅显著降低白菜根、茎、叶中的镉含量和镉累积量,随土壤外源镉污染加剧,施硅抑制白菜各器官吸收累积镉的效果愈好,且不同硅水平处理间的差异亦渐趋显著。硅降低根的镉吸收系数,在土壤外源镉处理下,施硅降低镉的初级转移系数和次级转移系数以及地上部的镉转移系数,显著降低地上部的镉吸收系数;施硅增加白菜根、茎、叶中的硅含量和硅累积量,硅含量和硅累积量的分布为根>叶>茎和叶>茎>根,与镉含量和镉累积量的分布规律一致,白菜体内有可能形成硅-镉复合物以减轻镉的毒害。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以前的有关电气石NaR_3Al_6[Si_6O_(18)](BO_3)_3(OH_(?)F)_4(其中R-Li,Al及Fe)晶体的合成和生长的文章中以及C.Frondel等的文章中,都研究了电气石在硼-氯化物、硼-氟化物以及混合的硼-氟-氯化物系统中的形成。合成是在500°—700℃及压力达3千巴的条件下主要是由水溶液同一系列铝硅酸盐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硼泥污染防治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治理硼泥污染不能一步到位,工艺成熟的是利用真空过滤历缩硼泥中的水份后用车拉出硼泥,其结果是真空压力不足,硼泥干度不够,影响产品收率,运送途中造成第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硼污染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和植物都含有少量硼。30年代以来,对土壤中的硼及其对植物生理的作用,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说明硼是植物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缺硼土壤中合理施用硼肥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均有明显作用。虽然硼并非剧毒物质,也不属于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一、二类有毒物质,但是环境中过量的含硼物质会使土壤变劣,农作物受害。  相似文献   

13.
<正> 在Frlitz Heide遗著的基础上,总结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采希施泰因盐矿床中方硼石的分布和形成条件的区域研究结果。 根据假立方方硼石的区域和垂直分布,可以得出结论,方硼石是在很宽区域范围内多次形成的。只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补充烟田土壤硼元素,平衡土壤与烟株之间的硼营养,并最终改善烟叶品质,本研究选择广西百色靖西市壬庄乡史典村、化峒镇三友村及德保县燕峒乡那布村植烟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烟株及其根系土壤的硼素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史典村土壤全量硼变化范围为35.23~90.47mg/kg,平均值为52.44±14.5mg/kg,处于中等水平;三友村变化范围为19.27~42.01mg/kg,平均值为28.26±6.72mg/kg,处于缺乏水平;那布村变化范围为84.28~130.71mg/kg,平均值为110.76±13.7mg/kg,处于丰富水平;(2)三块烟田上部烟叶硼含量处于适宜水平的占4.17%,其余均处于高含量水平;中部烟叶硼含量处于适宜水平的占20%,其余均处于高含量水平;三友村下部烟叶硼含量处于适宜水平的占60%,处于低水平及欠缺水平的占40%。三块烟田烟株的烟茎、上部及中部烟叶的钙硼比均低于1340,处于不缺硼状态;三友村下部烟叶钙硼比略高于1500,处于缺硼状态;(3)三块烟田烟株硼含量均为上部烟叶>中部烟叶>烟茎,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硼在新生组织中含量较成熟组织高;(4)土壤pH与土壤硼含量及上部烟叶硼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烟茎硼及中部烟叶硼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上部烟叶硼含量与土壤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部烟叶硼含量与土壤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可在一定范围内改良土壤pH及调节土壤硼含量,以提升烤烟品质。  相似文献   

15.
对母液中Mg~(2+)离子对硼掺入无机碳酸盐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确定在Mg存在时生成的无机碳酸盐是低镁方解石。实验发现:溶液的p H值是硼进入碳酸盐的主要控制因素,低Mg~(2+)方解石中硼的浓度从63.91μg?g~(-1)(p H=7.40±0.03)增加到582.41μg?g~(-1)(p H=8.80±0.03)。Mg~(2+)离子严重影响硼进入碳酸盐中的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硼在低镁方解石中的含量高于无Mg~(2+)方解石中的含量,平均为2.57倍(1.83—3.56倍)。这一结果表明:有Mg~(2+)离子时,硼掺入无机碳酸盐的机制和无Mg~(2+)离子的是不同的。Mg~(2+)离子的存在改变了晶体的形貌。这对利用B/Ca指标恢复深海碳酸盐系统研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温度影响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及其生化反应速率,而高寒地区由于常年低温,常规处理方式是否能有效去除该地区污染物仍有待研究。基于此,选用硼选择性螯合树脂处理某高寒地区硼超标地下水,通过现场中试探讨工艺运行参数及效果,采用FTIR、SEM和BET表征探究树脂除硼机理。结果表明:16 BV/h(BV:树脂床体积,1 BV=22.5 L)的进水流速适用于该工程,此时的出水水质可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树脂柱的穿透点为871.11 BV,树脂的交换容量为3.58 mg/g;树脂再生水中硼浓度为342.81 mg/L,可用作硼产品生产原料。树脂除硼后,树脂表面羟基官能团含量和孔容减少,且表面出现明显的褶皱,说明树脂对硼的去除过程包括颗粒内扩散和螯合过程。该试验结果可为高寒地区硼超标水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苦竹林植硅体碳与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 PhytOC)具有很强的抗风化能力,能存在于土壤中达数千年之久,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论文以中国亚热带地区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林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究硅、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在竹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硅体碳广泛分布于苦竹地上部分各器官中,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均为叶>枝>秆。被传统植硅体研究所忽略的竹枝和竹秆中的植硅体碳储量占到地上部分植硅体碳总储量的7.2%和51.1%。植硅体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叶、枝、秆中分别为0.59%、0.21%和0.28%,植硅体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因积累器官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植物体内植硅体的含量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硅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 = 0.91, P< 0.05),而与土壤中总硅无相关性(R2 = 0.16, P> 0.05)。苦竹林植硅体碳封存速率为40.2 kg·hm-2·a-1。  相似文献   

18.
X7 .2以X心3354用煤渣、黑液生产硅肥/林州斌…(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化工时刊/东南大学一2000,(3)一33~34环图吸一16 介绍了一种采用固相催化原理用工业废渣、废液生产硅肥的新途径。采用工业用的燃煤、造纸厂黑液、工业级cao或Cac几及自行研制的固相催化剂为主要原料。将锅炉燃烧用煤磨成约60目,在搅拌机中按重量比8.5:1.5的比例加人煤粉和工业Cao粉末,再加人适量固体催化剂和造纸黑液,搅均匀后,由造粒机制成直径约为scm的煤球,自然晾干12h,送往锅炉燃烧,燃烧后的煤渣冷却球磨,制成了含有效硅约30%的硅肥。经田间试验,增产效果明…  相似文献   

19.
谈谈硼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硼这个元素并不陌生。如硼酸、硼砂在医疗卫生方面用作消毒剂;在农业生产中,硼又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硼的用途更为广泛,金属冶炼、化工、搪瓷、玻璃、焊接都要用到硼酸硼砂等含硼的化合物。最近还发现硼和氢的化合物——硼烷可作为“高能燃料”用于火箭发射方面。  相似文献   

20.
硼泥是环境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国家非常重视其治理问题。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硼泥综合利用技术的进展,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